一种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81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鞋不适合术后康复训练、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鞋帮和连接于鞋帮的鞋底层,在鞋头部一侧的所述鞋底层中部开设有开口,所述鞋帮从鞋跟部沿鞋的两侧边延伸到鞋头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鞋头部减压充分、整体符合生物力学需要且减少安全风险的优点。

A decompression shoe for forefoot after ever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
本技术属于医用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前足减压鞋,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
技术介绍
在足部外科手术,特别是前足外伤、足跖骨溃疡或者踇外翻手术后,前足不能与地面接触,这时需要完全解除前足压力。但是手术后,病人的脚通常会肿痛,这时候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这种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的康复训练大体包括下床慢走和“掰脚趾”项目。针对上述问题,人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手术后用鞋。但是现有的前足减压术后鞋用于踇外翻术后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鞋的整体不符合脚的生物力学原理;2.前足减压不充分,不能满足足术后免负行走的需要;3.鞋的设计不适合足术后康复训练;4.鞋的结构设计存在安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帮和连接于鞋帮的鞋底层,在鞋头部一侧的所述鞋底层中部开设有开口,所述鞋帮从鞋跟部沿鞋的两侧边延伸到鞋头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鞋头部一侧的所述鞋底层中部开设有开口,该结构使鞋头部处于悬空状态,使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处在负重鞋面远端,免受负荷,前足减压明显,利于术后恢复。在上述的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中,所述开口使鞋底层分为鞋底层上部和鞋底层下部,所述鞋底层上部在鞋跟部最厚并朝着鞋头部逐渐变薄。在上述的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中,在鞋头部所述鞋帮开设有全开口,患者手术部位从所述全开口处露出。在上述的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中,所述鞋帮和鞋底层配合下可适用于患者任一脚使用。在上述的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中,所述鞋底层上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足弓处吻合。在上述的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中,所述鞋底层底面为防滑面。在上述的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中,所述鞋帮包括鞋后帮和鞋头帮,所述鞋后帮连有第一魔术贴,锁紧第一魔术贴后鞋后帮可抱紧患者脚跟及踝部,所述鞋头帮连有第二魔术贴,锁紧第二魔术贴后鞋头帮可抱紧患者脚背。在上述的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中,所述鞋底层下部的长度大于患者脚底的长度。在上述的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中,所述鞋底层上部的支撑面面积占鞋底层下部对接面面积的55%-60%。在上述的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中,所述鞋底层上部采用橡胶材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鞋的鞋头部减压充分;2.鞋的整体更符合脚部生物力学需要;3.鞋的设计更适应足术后康复训练;4.鞋的结构更能满足患者安全方面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鞋底层;2、鞋跟部;3、鞋头部;4、鞋底层上部;5、鞋底层下部;6、鞋帮;7、鞋后帮;8、鞋头帮;9、全开口;10、第一魔术贴;11、第二魔术贴;12、凸起;13、支撑面;14、对接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帮和连接于鞋帮的鞋底层,在鞋头部一侧的鞋底层中部开设有开口,鞋帮从鞋跟部沿鞋的两侧边延伸到鞋头部。进一步细说,开口使鞋底层分为鞋底层上部和鞋底层下部,鞋底层上部在鞋跟部最厚并朝着鞋头部逐渐变薄。采用鞋跟部最厚并朝着鞋头部逐渐变薄的结构,有两个作用:一、可以更好的分散患者前足压力,使患者行走时的重心集中到鞋跟部;二、可以使患者行走时更加稳。进一步细说,在鞋头部鞋帮开设有全开口,患者手术部位从全开口处露出。为了让患者无需脱掉鞋就可以进行掰脚趾等术后康复手术,在鞋头部开有全开口。另外,开有全开口的鞋可以保证患者手术部位不受任何压力干扰,更有利于患处恢复。优选的,鞋帮和鞋底层配合下可适用于患者任一脚使用。由于减压鞋具有开口设计,因此可以将鞋帮和鞋底层设计成左右脚替换穿着的鞋。这样设计具有两个优点:第一、在制造过程中,厂家无需故意区分左右脚的鞋,可以节约生产成本;第二、患者在穿鞋的过程中,无需区分左右脚,省时省力。进一步细说,鞋底层上表面设有凸起,凸起与足弓处吻合。使鞋子能更符合脚部生理曲线,患者行走时更加舒适,且将身体重力着重转移到鞋跟部。优选的,鞋底层底面为防滑面。由于患者在穿前足减压鞋时,通常重心不稳,如果再遇到路面湿滑的情形就非常容易滑倒,这时候需要在鞋底有防滑层。进一步细说,鞋帮包括鞋后帮和鞋头帮,鞋后帮连有第一魔术贴,锁紧第一魔术贴后鞋后帮可抱紧患者脚跟及踝部,鞋头帮连有第二魔术贴,锁紧第二魔术贴后鞋头帮可抱紧患者脚背。固定前部与脚跟及踝部,在步态周期摆动相及支撑相蹬离期防止足部滑移,负重重心固定于足跟部,符合生物力学的稳定,也防止鞋帮与患处随意碰撞。优选的,鞋底层下部的长度大于患者脚底的长度。设计大于患者脚部长度的鞋底层下部,一方面增大了鞋与地面的接触面,起到更好的防滑效果;另一方面,如果遇到障碍物,首先是鞋底层下部接触障碍物,进而保护了病人的脚趾不受碰撞。优选的,鞋底层上部的支撑面面积占鞋底层下部对接面面积的55%-60%。鞋底层上部和鞋底层下部设计成特殊的面积比例,让患者在行走过程中更加稳健。另外,使用该比例的鞋底层上部的支撑面面积可以使患者的重心转移到支撑面,起到更好的前足减压效果。优选的,鞋底层上部采用橡胶材质。橡胶材质的鞋底层上部更加舒适,又保有一定的强度,不会因足部的重量或外界因素而下移,从而保证了患者足部的恢复。另外,鞋底层的厚度为3-4cm可以使患者走路更加轻松,而且减压效果较好。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鞋底层1、鞋跟部2、鞋头部3、鞋底层上部4、鞋底层下部5、鞋帮6、鞋后帮7、鞋头帮8、全开口9、第一魔术贴10、第二魔术贴11、凸起12、支撑面13、对接面1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帮(6)和连接于鞋帮(6)的鞋底层(1),在鞋头部(3)一侧的所述鞋底层(1)中部开设有开口,所述鞋帮(6)从鞋跟部(2)沿鞋的两侧边延伸到鞋头部(3),所述开口使鞋底层(1)分为鞋底层上部(4)和鞋底层下部(5),所述鞋底层上部(4)在鞋跟部(2)最厚并朝着鞋头部(3)逐渐变薄,所述鞋底层下部(5)的长度大于患者脚底的长度,所述鞋底层上部(4)的支撑面(13)面积占鞋底层下部(5)对接面(14)面积的55%-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帮(6)和连接于鞋帮(6)的鞋底层(1),在鞋头部(3)一侧的所述鞋底层(1)中部开设有开口,所述鞋帮(6)从鞋跟部(2)沿鞋的两侧边延伸到鞋头部(3),所述开口使鞋底层(1)分为鞋底层上部(4)和鞋底层下部(5),所述鞋底层上部(4)在鞋跟部(2)最厚并朝着鞋头部(3)逐渐变薄,所述鞋底层下部(5)的长度大于患者脚底的长度,所述鞋底层上部(4)的支撑面(13)面积占鞋底层下部(5)对接面(14)面积的55%-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其特征在于,在鞋头部(3)所述鞋帮(6)开设有全开口(9),患者手术部位从所述全开口(9)处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踇外翻术后的前足减压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6)和鞋底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兰娟杨红萍杭灵燕陈清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