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理疗颈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743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中医理疗颈枕,包括第一枕体,第一枕体上表面设置有承托曲面,第一枕体设置有空腔,空腔内沿第一枕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四个支撑架,每个支撑架均包括位于空腔底部的横板,横板的前后两端固接有竖板,且两块竖板的上端固接有与承托曲面匹配的弯板,第一枕体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其均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靠近人体的端部固接有球体,推杆远离人体的端部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使推杆来回移动,第一套筒的球体用于按压颈部,第二套筒的球体用于按压肩部;第一枕体的下方设置有底板,底板与第一枕体之间设置有气囊层。本装置能够自动按摩颈肩部,且能调节枕体高度,方便不同人使用。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ysiotherapy neck pil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理疗颈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理疗颈枕。
技术介绍
颈椎具有生理弧度,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但经常低头伏案会造成头颈部前倾,颈椎生理曲线改变,颈神经受压,颈椎软组织积累性自身损伤,日久易成颈椎病,大脑供血受到影响,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记忆力下降、肩酸背痛、手臂麻木等症状。颈椎按摩即是采用适当的按摩手法,刺激人体的特定部位,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从而通过上述按摩理疗,达到预防颈椎病或促使患者颈椎康复目的,现有的中医理疗颈枕虽然能对颈部进行按摩理疗,但无法按摩到肩部,而颈椎病容易影响到肩膀部位,按摩肩部也可促进经络、气血的运行,对颈椎病起到积极的影响,另外,现有的中医理疗颈枕不能调节高度,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者,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中医理疗颈枕,解决现有技术的中医理疗颈枕无法按压肩部,且不能调节高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基础方案是:一种中医理疗颈枕,包括具有弹性的第一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人体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理疗颈枕,包括具有弹性的第一枕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人体颈部和头部曲线相匹配的承托曲面,所述第一枕体(1)设置有空腔,空腔内沿第一枕体(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四个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包括位于空腔底部的横板(2),所述横板(2)的前后两端固接有竖板(3),且两块竖板(3)的自由端固接有与承托曲面匹配的弯板(4),所述中间两块弯板(4)之间固接有第一套筒(5),所述第一套筒(5)两侧的竖板(3)间隙处分别固接有第二套筒(6),所述第一套筒(5)和第二套筒(6)均位于第一枕体(1)的空腔内,所述套筒内滑动连接有推杆(7),所述推杆(7)靠近人体的端部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理疗颈枕,包括具有弹性的第一枕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人体颈部和头部曲线相匹配的承托曲面,所述第一枕体(1)设置有空腔,空腔内沿第一枕体(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四个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包括位于空腔底部的横板(2),所述横板(2)的前后两端固接有竖板(3),且两块竖板(3)的自由端固接有与承托曲面匹配的弯板(4),所述中间两块弯板(4)之间固接有第一套筒(5),所述第一套筒(5)两侧的竖板(3)间隙处分别固接有第二套筒(6),所述第一套筒(5)和第二套筒(6)均位于第一枕体(1)的空腔内,所述套筒内滑动连接有推杆(7),所述推杆(7)靠近人体的端部固接有球体(8),所述推杆(7)远离人体的端部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使推杆(7)来回移动,所述中间的球体(8)用于按压颈部,所述两侧的球体(8)用于按压肩部;
所述第一枕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15),所述底板(15)与第一枕体(1)之间设置有气囊层(16),所述气囊层(16)的后侧设置有充放气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理疗颈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梅张程赵静孙权邱添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