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便携户外妈咪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706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妈咪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3D便携户外妈咪包,包括包体、背带、哺乳装置,所述哺乳装置包括固定条、遮挡布、弹性带,所述固定条的一侧与包体固定连接,所述遮挡布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固定条连接,所述弹性带包括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的一端均与遮挡布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带的另一端设有凹扣,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另一端设有与凹扣相匹配的凸扣,所述遮挡布上设有观察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不仅具有背包收纳储物携带的功能,还具有婴儿床的功能等,一物多用,在携带宝宝外出时更加方便,更加轻松,无需同时携带背包和睡袋等,大大减轻了携带宝宝外出时的负担,便于户外哺乳,实用性强。

A 3D portable outdoor Mommy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便携户外妈咪包
本技术涉及妈咪包
,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3D便携户外妈咪包。
技术介绍
妈咪包是专门为方便照顾婴幼儿设计生产的,将婴幼儿和妈妈的用品分类地放入包中,为母亲带孩子外出提供方便。目前,市场上的妈咪包只有简单的储物功能,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广大妈妈的需求。另外,当妈妈带着哺乳期的宝宝外出时,频繁需要对宝宝进行哺乳。目前,我国专门的母婴室还是比较缺少的,妈妈在公共场合给宝宝哺乳产生了苦恼,有些人会认为在公共场合哺乳是不合适的,有些人认为在公共场合哺乳是一种母爱的体现。所以妈妈外出会带披巾用来遮挡,但是披巾只能是部分的遮挡,无法根本解决妈妈哺乳的困扰。再加上哺乳期的宝宝,也需频繁更换纸尿裤,有些妈妈会直接选择把婴幼儿放置双腿上直接更换,这样操作起来既不方便,也不益婴幼儿的骨骼发育。因此需要一种解决妈妈外出困扰的户外妈咪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妈妈户外哺乳等困扰的3D便携户外妈咪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3D便携户外妈咪包,包括包体、背带、哺乳装置,所述哺乳装置包括固定条、遮挡布、弹性带,所述固定条的一侧与包体固定连接,所述遮挡布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固定条连接,所述弹性带包括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的一端均与遮挡布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带的另一端设有凹扣,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另一端设有与凹扣相匹配的凸扣,使用时,将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往妈妈的背后拉,将凸扣扣入凹扣,使得妈妈的上身置于弹性带与遮挡布之间,所述遮挡布上设有观察孔,妈妈可以实时观察宝宝的哺乳情况,所述遮挡布为弧形,使用时,遮挡布的两边会自然垂下去,遮挡了妈妈的胸前部位,从而解决了妈妈户外哺乳的困扰。优选的,所述包体的两侧均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竖直设于包体内的外支撑杆、套设于外支撑杆内的内支撑杆、设于内支撑杆上的弹性凸块,所述内支撑杆的底端伸出外支撑杆的底端且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包体的顶部设有提手。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妈妈可以根据现场的需要,将哺乳装置调整至合适的高度,然后进行哺乳,使得哺乳过程更加舒畅。其中,升降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将包体往上提,带动外支撑杆往上升,升至所需的高度后,对应高度的弹性凸块往外凸出,从而顶住外支撑杆,使其固定住;当需要往下降时,将包体往下压,带动外支撑杆往下降,内支撑杆上的弹性凸块就往内收缩,从而外支撑杆套在内支撑杆外。另外在包体的底部设置了万向轮且在包体的顶部设有了提手,使得本技术可以拖着移动,使得用户更加轻松。优选的,所述包体包括上包体、下包体,所述上包体的前部设有上翻盖,所述上包体、下包体和上翻盖主要采用柔性透气的3D网布制成,所述上翻盖的顶部、两端分别与上包体的底部、两侧边通过上拉链连接,所述上翻盖的底部与上包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翻盖展开后与上包体的后部形成婴儿床,便于宝宝睡觉或换尿布等。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暗扣、拉链或魔术贴。优选的,所述婴儿床上铺设有可拆卸的床垫,所述上包体的底部设有可移动的婴儿枕头,所述上翻盖的两端设有可移动的防护棒。所述床垫、婴儿枕头、防护棒均采用3D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优选的,所述上包体的前部设有两条前腰带,两条所述前腰带的一端均与上包体固定连接,两条所述前腰带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上包体的后部设有两条后腰带,两条所述后腰带的一端均与上包体固定连接,两条所述后腰带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优选的,所述下包体的前部设有下翻盖,所述下包体内设有若干个储存腔,用于分类地放置妈妈和宝宝的东西。优选的,所述包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收纳袋。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当需要给宝宝哺乳时,把包体置于妈妈的前面,取出遮挡布,将遮挡布通过第一连接件(暗扣、拉链或魔术贴)固定到包体的固定条上,用脚踩住万向轮,手握提手将包体往上提,调整到合适的高度,然后把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往妈妈的背后拉,用第二弹性带上的凸扣扣入第一弹性带上的凹扣,使得妈妈的上身置于弹性带与遮挡布的之间,这样妈妈就可以给宝宝哺乳了,由于遮挡布为弧形,能够遮挡胸前部位,妈妈还可以通过观察孔实时观察宝宝的情况,哺乳完后,解开凹扣和凸扣,将遮挡布从固定条上拆卸下来,折叠好放入包体内即可。当需要给宝宝换尿布或者睡觉时,打开上拉链,将上翻盖展开,使得上翻盖与上包体的后部形成婴儿床,铺上床垫,调整好婴儿枕头,把宝宝放在床垫上,调节好防护棒,即可进行换尿布或睡觉。当需要做腰凳使用时,打开上拉链,将上翻盖往上包体内压,使其紧贴上包体的后部,把宝宝放在上包体的底部上,扣上前腰带,把宝宝固定到上包体内,把包体背在胸前,把后腰带往后拉,扣上,这样宝宝就背在妈妈的胸前,解放了妈妈的双手。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便携户外妈咪包,通过设置了可供妈妈户外哺乳的哺乳装置,解决了妈妈在公共场合哺乳的困扰,还增加了升降装置,妈妈可根据现场的情况,把哺乳装置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使得哺乳过程更加舒畅。另外,本技术还在上包体上设置了可以往上翻的上翻盖,使得上翻盖与上包体的后部形成婴儿床,供宝宝躺着换尿布或睡觉等。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不仅具有背包收纳储物携带的功能,还具有婴儿床、腰凳的功能,一物多用,在携带宝宝外出时更加方便,更加轻松,无需同时携带背包和睡袋、腰凳,大大减轻了携带宝宝外出时的负担,便于户外哺乳,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作为婴儿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作为腰凳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包体;11、上包体;111、上翻盖;112、上拉链;12、下包体;121、下翻盖;122、储存腔;13、收纳袋;14、前腰带;141、第二连接件;15、后腰凳;151、第三连接件;2、背带;3、哺乳装置;31、固定条;32、遮挡布;33、弹性带;331、第一弹性带;332、第二弹性带;333、凹扣;334、凸扣;34、第一连接件;35、观察孔;4、升降装置;41、外支撑杆;42、内支撑杆;43、弹性凸块;44、万向轮;5、提手;6、婴儿床;61、床垫;62、婴儿枕头;63、防护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3D便携户外妈咪包,包括包体1、背带2、哺乳装置3,所述哺乳装置3包括固定条31、遮挡布32、弹性带33,所述固定条31的一侧与包体1固定连接,所述遮挡布32通过第一连接件34与固定条31连接,所述弹性带33包括第一弹性带331、第二弹性带332,所述第一弹性带331、第二弹性带332的一端均与遮挡布32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带331的另一端设有凹扣333,所述第二弹性带332的另一端设有与凹扣333相匹配的凸扣334,所述遮挡布32上设有观察孔35,所述遮挡布32为弧形。如图2所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便携户外妈咪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背带、哺乳装置,所述哺乳装置包括固定条、遮挡布、弹性带,所述固定条的一侧与包体固定连接,所述遮挡布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固定条连接,所述弹性带包括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的一端均与遮挡布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带的另一端设有凹扣,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另一端设有与凹扣相匹配的凸扣,所述遮挡布上设有观察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便携户外妈咪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背带、哺乳装置,所述哺乳装置包括固定条、遮挡布、弹性带,所述固定条的一侧与包体固定连接,所述遮挡布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固定条连接,所述弹性带包括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的一端均与遮挡布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带的另一端设有凹扣,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另一端设有与凹扣相匹配的凸扣,所述遮挡布上设有观察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便携户外妈咪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两侧均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竖直设于包体内的外支撑杆、套设于外支撑杆内的内支撑杆、设于内支撑杆上的弹性凸块,所述内支撑杆的底端伸出外支撑杆的底端且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包体的顶部设有提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便携户外妈咪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包括上包体、下包体,所述上包体的前部设有上翻盖,所述上翻盖的顶部、两端分别与上包体的底部、两侧边通过上拉链连接,所述上翻盖的底部与上包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翻盖展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敬阳连辉阳连杰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安然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