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芨苗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6631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芨苗培育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漏水孔,所述分隔板与箱体底壁之间形成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沿所述分隔板中轴线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横向设置有多个种植支架,上下相邻两个所述种植支架之间相互交错设置且互不重叠,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布水盘,所述布水盘底部均匀设置有雾化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现有的培育架结构比较单一,培育架利用率太低,里面放置的培育盆量少,加大了培育者的培育成本;若放置较多培育盆则各个种苗很难均匀的接受到水分,不易于培育者对种苗进行对比观察、培育的问题。

A breeding device for Bletilla striat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芨苗培育装置
本技术属于培育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白芨苗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白芨,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地螺丝、白鸡娃、白根、羊角七,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白芨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如野生山谷林下处,稍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所以白芨在幼苗的时候会有培育架对白芨进行炼苗,但是现有的培育架结构比较单一,培育架利用率太低,里面放置的培育盆量少,加大了培育者的培育成本;若放置较多培育盆则各个种苗很难均匀的接受到水分,不易于培育者对种苗进行对比观察、培育,降低了白芨的成活率,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的培育架结构比较单一,培育架利用率太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芨苗培育装置,包括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底部设置有分隔板(7),所述分隔板(7)上设置有漏水孔(8),所述分隔板(7)与箱体(2)底壁之间形成集水槽(9),所述集水槽(9)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1);沿所述分隔板(7)中轴线设置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上横向设置有多个种植支架(5),上下相邻两个所述种植支架(5)之间相互交错设置且互不重叠,所述种植支架(5)上设置有种植槽(17),所述种植槽(17)内放置有培育盆(18);所述箱体(2)顶部设置有布水盘(3),所述布水盘(3)底部均匀设置有雾化喷头(4),所述布水盘(3)一侧通过进水管(15)连接有水箱(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芨苗培育装置,包括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底部设置有分隔板(7),所述分隔板(7)上设置有漏水孔(8),所述分隔板(7)与箱体(2)底壁之间形成集水槽(9),所述集水槽(9)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1);沿所述分隔板(7)中轴线设置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上横向设置有多个种植支架(5),上下相邻两个所述种植支架(5)之间相互交错设置且互不重叠,所述种植支架(5)上设置有种植槽(17),所述种植槽(17)内放置有培育盆(18);所述箱体(2)顶部设置有布水盘(3),所述布水盘(3)底部均匀设置有雾化喷头(4),所述布水盘(3)一侧通过进水管(15)连接有水箱(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芨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两个所述种植支架(5)之间等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连
申请(专利权)人:张掖祁连药材保健开发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