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660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对于一般用户而言,能够容易地变更指向性的无线通信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包含:框体;天线,其设置于所述框体内;金属板,其能够装卸地设置于所述框体,具有比所述框体的导电率高的导电率,具有在设置时与所述天线相对的面;检测部,其对所述金属板的设置进行检测;以及输出部,其输出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线通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通过一个装置实现具有指向性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和具有无指向性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而作为无线LAN用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技术,提出了具有能够向第1配置和第2配置进行切换的构造的天线装置,该第1配置为将规定长度的波导器、反射器和辐射器构成为能够变更相互的位置关系,波导器、反射器及辐射器隔开规定间隔作为平行且设为相同中心的指向性天线起作用,该第2配置为对波导器、反射器及辐射器中的至少任一个的配置进行变更,作为无指向性天线起作用(专利文献1)。如上所述的天线装置由于能够进行波导器、反射器及辐射器的相互的位置关系能够变更而作为指向性天线起作用的第1配置、和作为无指向性天线起作用的第2配置的变更,因此,虽然是一个天线装置,但能够作为指向性天线使用,也能作为无指向性天线使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69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虽然通过移动辐射器的位置而实现无数的辐射模式,但对于一般用户而言,存在下述问题,即,不知道哪个位置为最佳的配置,根据波导器、反射器及辐射器的相互的位置关系,反而发生增益的劣化。本专利技术试图解决与如上述的现有技术相伴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对于一般用户而言,能够容易地变更指向性的无线通信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包含:框体;天线,其设置于所述框体内;金属板,其能够装卸地设置于所述框体,具有比所述框体的导电率高的导电率,具有在设置时与所述天线相对的面;检测部,其对所述金属板的设置进行检测;以及输出部,其输出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包含:框体;天线,其设置于所述框体内;金属板,其能够装卸地设置于所述框体,具有在设置时与所述天线相对的面,设置该金属板时与拆下该金属板时相比提高向与所述天线所存在的方向相反侧的方向的指向性;检测部,其对所述金属板的设置进行检测;以及输出部,其输出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对于一般用户而言,能够容易地变更指向性的无线通信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俯视图)。图2是图1的无线通信装置的I-I剖视图。图3A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将在框体没有设置金属板的情况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检测部的周边放大的图(剖视图)。图3B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将在框体设置有金属板的情况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检测部的周边放大的图(剖视图)。图4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框图。图5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指向性的模拟结果。图5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指向性的模拟结果。图6A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将在框体没有设置金属板的情况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检测部的周边放大的图(剖视图)。图6B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将在框体设置有金属板的情况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检测部的周边放大的图(剖视图)。图7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和对方终端的关系进行说明的概念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且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的附图中,对同一部分或者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或者类似的标号(在数字后仅附带A、B等的标号),有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的尺寸比率有时为了说明的方便而与实际的比率不同,或将结构的一部分从附图中省略。<第1实施方式>使用图1及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用于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俯视图)。图2是图1的无线通信装置的I―I剖视图。无线通信装置1包含:框体11、基板13、第1天线15、第2天线16(参照图4)、第1金属板17、第2金属板18、第1检测部19、第2检测部20(参照图4)及开口部22。无线通信装置1在本例中为无线访问点。但是,无线通信装置1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无线LAN路由器等。框体11在本例中成为长方体形状,但只要能够将第1天线15和第1金属板17设为规定的距离d1、将第2天线16和第2金属板18设为规定的距离d2,则可以为任意形状。框体11在本例中,由树脂材料形成。但是,形成框体11的材料只要不是金属材料等起到反射板、波导器的作用的材料即可,并不限定于树脂材料。另外,在本例中,框体11具有开口部22。如果如图2所示地通过剖面进行观察,则开口部22与框体11的中央相比位于上方。但是,在将第1金属板17设置于框体11时,只要在第1金属板17的面与构成第1天线15的面相对的位置配置金属板17即可,开口部22的位置并不限定于与框体11的中央相比的上方。基板13设置于框体11的内部。在本例中,基板13设置于框体11的内部的侧面11a,但基板13的一部分也可以不与框体11的内部的侧面11a相接。另外,在本例中,基板13为单层,但也可以为多层。在是多层的情况下,如后面所述,也能够将第1天线15及第2天线16所设置的位置设为内层。第1天线15配置于框体11内。在本例中,第1天线15设置于基板13。同样地,第2天线16也配置于框体11内。在本例中,第2天线16配置于基板13。但是,也可以没有基板13。即,第1天线15、第2天线16也可以不设置于基板13。另外,第1天线15及第2天线15在本例中为平面天线。而且,第1天线15及第2天线15在本例中是通过在基板13上进行印刷而形成的。第1天线15及第2天线16并不限定于基板13上的通过印刷而形成的平面天线,也可以将板状倒F天线(PIFA:PlanarInverted-FAntenna)、贴片天线等平面天线搭载于基板13上。第1天线15及第2天线16在本例中构成于基板13的表面,但也可以构成于背面。在基板13为多层基板的情况下,第1天线15及第2天线16也可以构成于内层。第1天线15以2.45GHz(第1频率)进行谐振。另一方面,第2天线16以5GHz(第2频率)进行谐振。在本例中,2.45GHz频带的无线通信用的第1天线15和5GHz频带的无线通信用的第2天线16设置于基板13,但也可以仅是任一天线设置于基板13。另外,在本例中,将第1天线15及第2天线16的长度方向设为图1中的X轴。在这里,第1天线15的长度l3是沿X轴的长度。而且,第1天线15的长度l3设计为进行谐振,在本例中,相对于频率为λ/4。同样地,第2天线16的长度l4是沿X轴的长度。第2天线16的长度l4在本例中,相对于频率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包含:/n框体;/n天线,其设置于所述框体内;/n金属板,其能够装卸地设置于所述框体,具有比所述框体的导电率高的导电率,具有在设置时与所述天线相对的面;/n检测部,其对所述金属板的设置进行检测;以及/n输出部,其输出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包含:
框体;
天线,其设置于所述框体内;
金属板,其能够装卸地设置于所述框体,具有比所述框体的导电率高的导电率,具有在设置时与所述天线相对的面;
检测部,其对所述金属板的设置进行检测;以及
输出部,其输出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


2.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包含:
框体;
天线,其设置于所述框体内;
金属板,其能够装卸地设置于所述框体,具有在设置时与所述天线相对的面,设置该金属板时与没有设置该金属板时相比,提高向与所述天线所处的方向相反侧的方向的指向性;
检测部,其对所述金属板的设置进行检测;以及
输出部,其输出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还具有在所述框体的内部设置的基板,
所述天线是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金属板是波导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金属板的长度相对于所述天线的使用频率,大于λ/2而小于4λ/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金属板的一部分插入至所述框体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川智大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