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对准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653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组对准装置,包括激光器、成像模组、调节部件、以及与激光器、成像模组、调节部件相连的控制器;其中,所述激光器用于发出光信号,产生光点;所述成像模组包括第一成像模组和第二成像模组,用于采集所述光点,分别生成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传输至控制器;其中,第一图像包含的光点为第一光点,第二图像包含的光点为第二光点;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一光点和第二光点的理想位移控制调节部件调节第一成像模组或第二成像模组以使得第一成像模组与第二成像模组的光轴对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不拆卸模组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控制调节部件进行调节,完成模组的对准,工艺简单且工作效率高。

A module alignment device and its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组对准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模组对准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3D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3D结构光成像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结构光成像技术即是通过结构光发射器将一预设的图案化的结构光投射至外部环境,经外部环境中的对象反射,再由摄像单元拍摄成像。由于外部环境中的对象并非在同一平面上,所以摄像单元所获得的影像中会包含已变形的预设图案,所以可根据预设图案的变形程度来获取外部环境中的对象的三维信息,从而形成3D图像。实际应用中,由于3D结构光模组接收到的深度数据需要和摄像模组获取的数据实时融合,才能实现3D扫描功能,这样就对3D接收端的摄像模组的光轴校准需要严格要求。目前结构光摄像模组的两个摄像单元及结构光发射器为分别安装于框架中的,机械安装的精度不足,工艺复杂导致校准难度高,且效率低。故,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有必要进行开发研究,以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便于对模组进行对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组对准装置及其方法,便于对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组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成像模组、调节部件、以及与激光器、成像模组、调节部件相连的控制器;其中,/n所述激光器用于发出光信号,产生光点;/n所述成像模组包括第一成像模组和第二成像模组,用于采集所述光点,分别生成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传输至控制器;其中,第一图像包含的光点为第一光点,第二图像包含的光点为第二光点;/n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一光点和第二光点的理想位移控制调节部件调节第一成像模组或第二成像模组,以使得第一成像模组与第二成像模组的光轴对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组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成像模组、调节部件、以及与激光器、成像模组、调节部件相连的控制器;其中,
所述激光器用于发出光信号,产生光点;
所述成像模组包括第一成像模组和第二成像模组,用于采集所述光点,分别生成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传输至控制器;其中,第一图像包含的光点为第一光点,第二图像包含的光点为第二光点;
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一光点和第二光点的理想位移控制调节部件调节第一成像模组或第二成像模组,以使得第一成像模组与第二成像模组的光轴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点和第二光点的理想位移为N,则:
N=(d×f)/(L×PX)
其中,L为平板到成像模组的距离,d为第一成像模组到第二成像模组的距离,f为第一成像模组的焦距,PX为第一成像模组的像元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包括第一激光器与第二激光器,所述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器发出光点的波长与第一成像模组和第二成像模组能够接收的波长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投影模组,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第一调节部件与第二调节部件,第二调节部件与所述投影模组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调节部件可调节投影模组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组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半透半反棱镜,所述半透半反棱镜设置于第一激光器与第二激光器之间,以使得第一激光器发出的光束可经过半透半反棱镜的透射面透射到平板以形成光点,而第二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经过半透半反棱镜的反射面反射到平板以形成光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模组对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