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分复用系统及其局端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波分复用系统及其局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5G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C-RAN组网方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5G前传网络中。C-RAN组网方式的集中建站需要消耗大量的前传拉远光纤,光纤资源紧张问题日益突显,已制约着5G网络的建设进程。对于光纤资源紧缺的问题,现有技术通过采用波分复用技术(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简称WDM),实现在一根共享光纤上承载多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现有的波分复用技术主要有两种:有源WDM和无源WDM。其中有源WDM是通过在系统的两端均安装有源设备来实现光信号的复用和解复用过程,具有网络监管的功能;然而由于加载了有源设备,会产生一定的业务传输时延,同时存在建设成本高,室外应用取电困难等的问题,不适合应用在无线前传网络。无源WDM是通过在系统两端均安装无源设备来实现光信号的复用和解复用过程,无需供电,安装方便,具有业务透明、时延低、建设成本低的优点,被大量应用在无线前传网络中;然而无源WDM无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分复用系统的局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局端设备包括无源传输设备、线路监控管理设备和光开关;/n所述无源传输设备与所述光开关连接,所述光开关连接外部的主用光纤和备用光纤,所述光开关用于接通所述无源传输设备与所述主用光纤或者接通所述无源传输设备与所述备用光纤,所述无源传输设备用于在发射光信号时,对所发射的光信号进行复用,然后将复用后的光信号通过所述主用光纤或备用光纤传输出去,以及在接收光信号时,对远端设备通过所述主用光纤或备用光纤传输过来的光信号进行解复用;/n所述线路监控管理设备与所述无源传输设备连接,用于对所述无源传输设备中的发射光通路和接收光通路进行监控管理、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分复用系统的局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局端设备包括无源传输设备、线路监控管理设备和光开关;
所述无源传输设备与所述光开关连接,所述光开关连接外部的主用光纤和备用光纤,所述光开关用于接通所述无源传输设备与所述主用光纤或者接通所述无源传输设备与所述备用光纤,所述无源传输设备用于在发射光信号时,对所发射的光信号进行复用,然后将复用后的光信号通过所述主用光纤或备用光纤传输出去,以及在接收光信号时,对远端设备通过所述主用光纤或备用光纤传输过来的光信号进行解复用;
所述线路监控管理设备与所述无源传输设备连接,用于对所述无源传输设备中的发射光通路和接收光通路进行监控管理、故障分析和定位,并将监控信息、故障分析和定位结果发送至运营管理平台;
所述线路监控管理设备还与所述光开关连接,所述光开关还用于接通所述线路监控管理设备与所述主用光纤,所述线路监控管理设备还用于对所述主用光纤进行监控管理、故障分析和定位,并将监控信息、故障分析和定位结果发送至所述运营管理平台;
所述线路监控管理设备包括:总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支路监控模块、故障定位模块、线路保护模块以及至少一个探测器;
所述电源模块、支路监控模块、故障定位模块、线路保护模块分别与所述总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总控制模块提供电能;
所述支路监控模块与每一所述探测器连接,每一所述探测器均与所述无源传输设备连接,其中一个探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无源传输设备中的一个波长范围内的光通道,并在检测到光通道中的光信号功率超过预设阈值范围时,将所检测到的光信号及其功率值发送至所述支路监控模块;
所述支路监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及其功率值,获取发送所述光信号及其功率值的探测器的编号,生成第一故障预警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故障预警信息发送至所述总控制模块;所述支路监控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所有探测器发送的光信号及其功率值时,生成第二故障预警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故障预警信息发送至所述总控制模块;
所述总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支路监控模块发送的第一故障预警信息时,对所述第一故障预警信息进行处理后发送至运营管理平台;以及在接收到所述支路监控模块发送的第二故障预警信息时或者运营管理平台下发的用户指令,生成线路切换指令发送至所述线路保护模块,然后生成线路检测指令发送至所述故障定位模块;
所述线路保护模块与所述光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线路切换指令控制所述光开关接通所述无源传输设备与所述备用光纤,同时接通所述故障定位模块与所述主用光纤;
所述故障定位模块与所述光开关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线路检测指令发射光信号对所述主用线路进行故障检测和查找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分复用系统的局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开关为22光开关,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第四端以及控制端;
其中第一端与所述无源传输设备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故障定位模块连接,第三端与所述主用光纤连接,第四端与所述备用光纤连接,控制端与所述线路保护模块连接;
所述光开关在初始状态时,第一端与第三端连接,第二端与第四端连接;当控制端接收到线路保护模块的控制指令时,第一端与第四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三端连接。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登志,罗华平,赵毓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