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裸眼3D(3-dimensional的简称)显示技术是一种无须佩戴3D眼镜,即可以使人们观看到形象逼真的立体影像显示技术,它将佩戴者从传统的3D眼镜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时间佩戴3D眼镜所出现的头晕目眩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观看舒适度。根据显示原理的不同,裸眼3D技术可以分为光栅式裸眼3D技术和柱状透镜3D显示技术。通过类似光栅的视差障壁或柱状透镜形成左视图和右视图,由于观看者的两只眼睛所看到的左视图和右视图是具有视差的两幅图像,因此具有视差的左视图和右视图在观看者大脑中叠加重生后,就能够使观看者在裸眼的情况下观看到3D化的显示图像。然而,现有裸眼3D技术分辨率较低,无法实现高清晰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实现高清晰显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颜色亚像素,各所述第一颜色亚像素包括:/n基底,所述基底包括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n设置在所述基底靠近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一侧的平坦层;/n图案化设置在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钝化层和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驱极通过贯穿所述平坦层的过孔连接;/n以及设置在所述钝化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极通过贯穿所述钝化层和所述平坦层的过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颜色亚像素,各所述第一颜色亚像素包括:
基底,所述基底包括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
设置在所述基底靠近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一侧的平坦层;
图案化设置在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钝化层和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驱极通过贯穿所述平坦层的过孔连接;
以及设置在所述钝化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极通过贯穿所述钝化层和所述平坦层的过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时,在平行于所述基底的平面上,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交替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数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紧邻或部分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时,交叠宽度小于或等于2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0nm,且小于或等于25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设置在所述钝化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金属层,以及覆盖在所述金属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ITO,所述金属层的材料包括Ag、AlNd、Al中的至少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靠近所述平坦层一侧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驱动电极为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所述第二驱动电极为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形状包括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峰,董学,焦志强,赵磊,王久石,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