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立坡专利>正文

一种激光定位辅助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24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定位辅助平台,包括总控装置、变自由度支撑装置、并联平台等。三自由度并联平台+一自旋自由度接头法兰,可实现激光定位装置的位姿调整,自稳性能强。变自由度支撑装置自由度在1到3之间切换,可增大并联平台的工作空间范围。轮式总控装置,配合摄像头,可实现机动跟踪作业。第三丝杠采用三头螺线,大螺距,伸缩响应快,三个变自由度支撑装置独立作业,可驱动第三丝杠适应多种地形下的固定作业。电动涡扇用于固定作业场景下的反向推力的提供,反向推力用于压紧橡胶头与地面间的接触。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A laser positioning assistant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定位辅助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定位
,特别涉及一种激光定位辅助平台。
技术介绍
激光定位技术广泛的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激光定位装置为手持式或固定式的,少有一种通用的辅助平台,直接将激光定位装置安装在上面,实现多场景多功能的定位作业,因此,一种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激光定位辅助平台亟待开发。如专利号为CN201410282826.1提供了一种《激光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包括支撑平台、升降机构、主轴、第一激光头、标尺机构、第二激光头等,其优点是支撑结构便携可升降;缺点是固定式作业,缺乏机动性,使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激光定位辅助平台,三自由度并联平台+一自旋自由度接头法兰,可实现激光定位装置的位姿调整,自稳性能强。变自由度支撑装置自由度在1到3之间切换,可增大并联平台的工作空间范围。轮式总控装置,配合摄像头,可实现机动跟踪作业。第三丝杠采用三头螺线,大螺距,伸缩响应快,三个变自由度支撑装置独立作业,可驱动第三丝杠适应多种地形下的固定作业。电动涡扇用于固定作业场景下的反向推力的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定位辅助平台,包括总控装置1、变自由度支撑装置2、并联平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变自由度支撑装置(2)均布固定安装在总控装置1上,并联平台(3)的三个支链分别铰接在一个变自由度支撑装置(2)上;/n所述的总控装置(1)包括第一底板(101)、第一支座(102)、第一支柱(103)、电动涡扇(104)、第一支架(105)、把手(106)、电池架(106)、电池组(107)、总控盒(109)、第二支架(110)、第二支座(111)、第一伺服电机(112)、第三支座(113)、双轴电机(114)、车轮(115),所述的三个第一支座(102)均布固定安装在第一底板(101)上,每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定位辅助平台,包括总控装置1、变自由度支撑装置2、并联平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变自由度支撑装置(2)均布固定安装在总控装置1上,并联平台(3)的三个支链分别铰接在一个变自由度支撑装置(2)上;
所述的总控装置(1)包括第一底板(101)、第一支座(102)、第一支柱(103)、电动涡扇(104)、第一支架(105)、把手(106)、电池架(106)、电池组(107)、总控盒(109)、第二支架(110)、第二支座(111)、第一伺服电机(112)、第三支座(113)、双轴电机(114)、车轮(115),所述的三个第一支座(102)均布固定安装在第一底板(101)上,每个第一支座(102)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支架(105),每个第一支架(105)侧面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支柱(103);每个第一支座(102)下面铰接有一个第二支座(111),每个第二支座(111)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伺服电机(112),每个第一伺服电机(112)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三支座(113);总控盒(109)固定安装在电池架(106)上侧;三个第二支架(110)均布固定安装在电池架(106)上端侧面;
所述的变自由度支撑装置(2)包括第四支座(201)、第五支座(202)、第六支座(203)、第二伺服电机(204)、第一后板(205)、第一导杆(206)、第一丝杠(207)、第一导块(208)、第一前板(209)、第三伺服电机(210)、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第一齿轮(213)、第二齿轮(214)、第四伺服电机(215)、蜗杆(216)、蜗轮(217)、第二后板(218)、第二导块(219)、第二导杆(220)、第二前板(221)、第二丝杠(222)、第七支座(223)、第五伺服电机(224)、第三支架(225)、第三齿轮(226)、第三丝杠(227)、橡胶头(228)、第四齿轮(229)、第一刹车环(230)、滚子(231)、推架(232)、第一电动推杆(233)、第二支柱(234)、第三支柱(235)、第二刹车环(236),所述的两个第五支座(202)分别固定安装在第四支座(201)两侧;第六支座(203)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五支座(202)上;第二伺服电机(204)固定安装在第四支座(201)上,其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一个蜗杆(216);蜗轮(217)两端铰接在两个第五支座(202)上,并与蜗杆(216)啮合;第一后板(205)铰接在第六支座(203)上;两个第一导杆(206)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后板(205)上;第一前板(209)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导杆(206)上;第一丝杠(207)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后板(205)和第一前板(209)上;第三伺服电机(210)固定安装在第一前板(209)上,其输出轴与第一丝杠(207)固连;第一导块(208)两端光孔套在两个第一导杆(206)上,中心螺纹孔与第一丝杠(207)配合;第一连杆(211)固定安装在第一导块(208)上;第二后板(218)固定安装在蜗轮(217)上;两个第二导杆(220)固定安装在第二后板(218)上;第二前板(221)固定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坡董杰
申请(专利权)人:陈立坡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二七八五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