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太阳能供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集热设备
,特别涉及模块化太阳能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供热的方式可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直接利用主要是主动式太阳能供热与被动式太阳能供热;间接利用可包括太阳能蓄热—热泵联合供热等;目前太阳能供热系统在安装时,需要逐个对太阳能供热模块进行固定,并且每个太阳能模块底部还需要修筑四个水泥柱将太阳能热水器固定,在各个太阳能供热模块安装定位完毕后,还需要使用管路将不同的供热模块连通起来,整个工序耗时很长,并且太阳能集热系统很多安装在屋顶上,屋顶的操作空间狭窄,目前的安装方法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模块化太阳能供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模块化太阳能供热装置,包括导轨;所述导轨的底面连接有多个支撑座;每条所述导轨的顶部均滑动连接多个供热模块;每个所述供热模块的底部均滑动连接有两条所述导轨;所述供热模块包括太阳能集热管、下箱体以及上箱体;所述太阳能集热管的底端连通所述下箱体 ...
【技术保护点】
1.模块化太阳能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7);所述导轨(7)的底面连接有多个支撑座(2);每条所述导轨(7)的顶部均滑动连接多个供热模块(1);每个所述供热模块(1)的底部均滑动连接有两条所述导轨(7);所述供热模块(1)包括太阳能集热管(11)、下箱体(12)以及上箱体(13);所述太阳能集热管(11)的底端连通所述下箱体(12)、顶端连通所述上箱体(13),所述下箱体(12)的底面滑动嵌入于一条所述导轨(7)的内部,所述上箱体(13)的底面滑动嵌入于另一条所述导轨(7)的内部;相邻所述上箱体(12)之间装配连通,相邻所述下箱体(13)之间装配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块化太阳能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7);所述导轨(7)的底面连接有多个支撑座(2);每条所述导轨(7)的顶部均滑动连接多个供热模块(1);每个所述供热模块(1)的底部均滑动连接有两条所述导轨(7);所述供热模块(1)包括太阳能集热管(11)、下箱体(12)以及上箱体(13);所述太阳能集热管(11)的底端连通所述下箱体(12)、顶端连通所述上箱体(13),所述下箱体(12)的底面滑动嵌入于一条所述导轨(7)的内部,所述上箱体(13)的底面滑动嵌入于另一条所述导轨(7)的内部;相邻所述上箱体(12)之间装配连通,相邻所述下箱体(13)之间装配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太阳能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为空腔壳体结构,所述支撑座(2)的表面包括第一支撑面(21)和第二支撑面(22),所述第一支撑面(21)、所述第二支撑面(22)呈阶梯状分布,所述第一支撑面(21)用以支撑所述上箱体(13),所述第二支撑面(22)用以支撑所述下箱体(12),所述第一支撑面(21)、所述第二支撑面(22)的表面均螺纹安装有所述导轨(7);所述第一支撑面(21)上开设有灌注口(211),所述灌注口(211)用以灌入混凝土;所述支撑座(2)的内部底部设有加强条(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太阳能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3)的两侧面对称连通有公接头(15)和母接头(14),所述下箱体(13)的两侧面对称连通有所述公接头(15)和所述母接头(14),所述公接头(15)与所述母接头(14)之间装配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太阳能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接头(15)与所述母接头(14)之间卡合连接,所述公接头(15)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公接头(15)外壁为网孔结构,所述母接头(14)中心处开有装配槽(142),所述装配槽(142)的内部安装有弹簧(143)和密封柱(144),所述弹簧(143)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柱(144),所述密封柱(144)与所述装配槽(142)滑动连接,所述密封柱(144)包括圆柱段的半球段,所述公接头(114)卡合嵌入于所述装配槽(142)内,所述装配槽(142)的外部开设有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正友,章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市清华宝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