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环火盖组件及灶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环火盖组件及灶具。
技术介绍
目前,灶具一般包括基座、混气室,混气室设置在基座的上方。燃料气体先进入基座内的燃气管,再向上进入混气室,在混气室顶部的出口设有火盖,燃料气体穿过火盖上的火孔后开始燃烧。目前的火盖通常为一个设有通孔的圆板,燃料气体经此种火盖后产生火焰,该火孔的面积大小通常不便调节,受火孔强度的影响,火焰大小调节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内环火盖组件及灶具。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内环火盖组件,其特点在于,所述内环火盖组件包括第一火盖及第二火盖,所述第二火盖叠设在所述第一火盖上;所述第一火盖具有若干第一火孔及若干第一燃气通道孔,若干个所述第一燃气通道孔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火孔的外侧;所述第二火盖包括第二支撑部及第二火孔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火孔部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底端抵靠于所述第一火盖的上侧面,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环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组件包括第一火盖及第二火盖,所述第二火盖叠设在所述第一火盖上;/n所述第一火盖具有若干第一火孔及若干第一燃气通道孔,若干个所述第一燃气通道孔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火孔的外侧;/n所述第二火盖包括第二支撑部及第二火孔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火孔部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底端抵靠于所述第一火盖的上侧面,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火孔的上方;/n所述第二火孔部具有若干个第二火孔,所述第二火孔部与所述第一火盖之间形成燃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用于将所述第一燃气通道孔与所述第二火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环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组件包括第一火盖及第二火盖,所述第二火盖叠设在所述第一火盖上;
所述第一火盖具有若干第一火孔及若干第一燃气通道孔,若干个所述第一燃气通道孔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火孔的外侧;
所述第二火盖包括第二支撑部及第二火孔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火孔部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底端抵靠于所述第一火盖的上侧面,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火孔的上方;
所述第二火孔部具有若干个第二火孔,所述第二火孔部与所述第一火盖之间形成燃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用于将所述第一燃气通道孔与所述第二火孔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盖的上侧面还设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一沉槽自所述第一燃气通道孔向外延伸;
和/或,所述第一火盖的上侧面还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设置在第一沉槽与所述第一燃气通道孔的交接处,所述第一环槽用于连通不同的所述第一沉槽;
和/或,所述第一燃气通道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火孔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盖的内部凹陷,以形成底部区域,所述第一火孔及所述第一燃气通道孔均设置在所述底部区域内;
和/或,所述第二火盖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火盖的外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盖还具有环形的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一火盖的上侧面,所述第二火盖的下侧面与所述凸台的顶面相贴合;
和/或,所述第二火盖还设有传火通道,所述传火通道自所述支撑部的内侧面向外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盖及所述第二火盖均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穿入紧固件,以使所述第一火盖及所述第二火盖相对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慧玲,郑军妹,俞瑜,严力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