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晓硕专利>正文

一种风雨自调节型百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16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雨自调节型百叶窗,包括窗框和多个转叶,每个所述转叶的两端均对称固定有两个转轴,所述窗框的侧壁设有联动腔,所述联动腔的内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多个所述转叶靠近蜗杆一端的转轴均贯穿窗框的侧壁延伸至联动腔内部并固定有蜗轮,多个所述蜗轮均与蜗杆相啮合,所述窗框的侧壁开设有手动槽,所述蜗杆的上端贯穿联动腔的上端延伸至手动槽内部并焊接有调节齿轮。优点在于:在室外下大雨时雨水将大量进入到积水槽,由于排水孔的孔径较小排水效率有限,雨水将在积水槽中积累,使得浮板在浮力作用下带动限位齿轮上移,调节齿轮失去限制快速回位,进而带动转叶转动将窗框封闭,避免大雨进入室内造成室内积水。

A kind of wind and rain self regulating sh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雨自调节型百叶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百叶窗
,尤其涉及一种风雨自调节型百叶窗。
技术介绍
一般说来,百叶窗主要用于阻挡阳光、阻止从外部向室内窥视、适当地调节室内氛围和周边环境,被广泛地作为窗户覆盖件使用;百叶窗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现有的百叶窗包括若干叶片排列组成,可以通过调节叶片的角度,从而控制叶片对窗面的遮挡和叶片间的间隔,从而调节百叶窗的透光和通风程度。现有的百叶窗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大多通过人为的手动调节,部分通过电机驱动带动窗叶偏转,完全的手动调节无法及时的应对暴风雨对室内的影响,而部分的电机驱动结构复杂感应外部环境的能力较差,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在面对暴风雨时无法及时的关闭窗户,使得室内环境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百叶窗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风雨自调节型百叶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雨自调节型百叶窗,包括窗框和多个转叶,每个所述转叶的两端均对称固定有两个转轴,所述窗框的侧壁设有联动腔,所述联动腔的内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多个所述转叶靠近蜗杆一端的转轴均贯穿窗框的侧壁延伸至联动腔内部并固定有蜗轮,多个所述蜗轮均与蜗杆相啮合,所述窗框的侧壁开设有手动槽,所述蜗杆的上端贯穿联动腔的上端延伸至手动槽内部并焊接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的上端固定有与手动槽通过扭簧转动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调节齿轮啮合有限位齿轮,所述限位齿轮的上端与手动槽的上端内壁共同焊接有限位弹簧,所述窗框的上端开设有积水槽,所述窗框的侧壁开设有通风槽,所述窗框的侧壁开设有与积水槽连通的排水孔,所述限位齿轮的上端焊接有贯穿手动槽和积水槽并延伸至通风槽内的滑杆,所述滑杆的周向侧壁固定有位于积水槽内的浮板,所述滑杆的顶部固定有上端呈流线型的导流板,每个所述转叶的侧壁均设有用于阻隔细雨的翻转机构。在上述的风雨自调节型百叶窗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开设在转叶侧壁上呈“L”形的转槽,所述转槽内壁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转叶的下端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壁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卷收杆,所述卷收杆的周向侧壁上绕设有纱网。在上述的风雨自调节型百叶窗中,每个所述转叶上的纱网远离卷收杆的一端均与其下侧转叶上未开设收纳槽的一端胶合固定。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限位齿轮对调节齿轮进行限位,使得调节转叶角度后能够方便的限制转叶偏角,在限位齿轮脱离调节齿轮后,调节齿轮能在扭簧弹力作用下快速复位,避免了长久转动恢复的繁杂操作,调节过程便捷;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积水槽,在室外下大雨时雨水将大量进入到积水槽,由于排水孔的孔径较小排水效率有限,过多的雨水将在积水槽中积累,使得浮板在浮力作用下带动限位齿轮上移,使得调节齿轮失去限制快速回位,进而带动转叶转动将窗框封闭,避免大雨进入室内造成室内积水;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通风槽,室外出现大风时,不论大风从什么角度吹向窗框,均能进入到通风槽内部并对导流板造成影响,使得导流板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进而使得限位齿轮与调节齿轮脱离,使得调节齿轮在扭簧弹力作用下回位,进而使得转叶偏转将窗框封闭,避免大风携带灰尘及杂物进入到室内。4、本专利技术中,转叶偏转后挡板处于倾斜状态,在室外下小雨排水孔能够及时排水而积水槽内不会出现积水时,转叶不会出现回位,雨水会落在挡板上并延伸挡板流动至挡板下端形成水流积累,在雨水达到一定量时受重力影响挡板发生偏转,使得挡板将相邻转叶之间的间隙遮挡,使得长时间的小雨过程不会有雨水进入到室内,并且在短暂的小雨过程中保持室内的通风状态。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纱网,在转叶偏转后,纱网将拉动卷收杆转动并伸展开来,纱网将相邻转叶之间的间隙遮蔽,可避免蚊虫进入到室内,起到一定的隔绝蚊虫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风雨自调节型百叶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风雨自调节型百叶窗在转叶偏转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窗框、2转叶、3转轴、4联动腔、5蜗杆、6蜗轮、7手动槽、8调节齿轮、9连接轴、10限位齿轮、11限位弹簧、12滑杆、13浮板、14导流板、15积水槽、16通风槽、17排水孔、18转槽、19挡板、20收纳槽、21卷收杆、22纱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风雨自调节型百叶窗,包括窗框1和多个转叶2,每个转叶2的两端均对称固定有两个转轴3,窗框1的侧壁设有联动腔4,联动腔4的内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5,多个转叶2靠近蜗杆5一端的转轴3均贯穿窗框1的侧壁延伸至联动腔4内部并固定有蜗轮6,多个蜗轮6均与蜗杆5相啮合,窗框1的侧壁开设有手动槽7,蜗杆5的上端贯穿联动腔4的上端延伸至手动槽7内部并焊接有调节齿轮8,调节齿轮8的上端固定有与手动槽7通过扭簧转动连接的连接轴9,调节齿轮8啮合有限位齿轮10,限位齿轮10的上端与手动槽7的上端内壁共同焊接有限位弹簧11,限位齿轮10无法转动,通过限位齿轮10的轮齿对调节齿轮8进行卡死限位,保证调节齿轮8不发生转动;窗框1的上端开设有积水槽15,窗框1的侧壁开设有通风槽16,通风槽16的两端分别为窗框1的前端和侧端,通风槽16整体呈“L”形,不论外部风从什么方向吹向窗框1,均能进入到通风槽16内部,实现对外部风力的感知以及及时的作出反应,窗框1的侧壁开设有与积水槽15连通的排水孔17,排水孔17的孔径远小于积水槽15的内径,只能允许少量水流缓慢的通过,在排水量较大时将在积水槽15中形成积水,限位齿轮10的上端焊接有贯穿手动槽7和积水槽15并延伸至通风槽16内的滑杆12,滑杆12与手动槽7、积水槽15和通风槽16均密封滑动连接,保证风和雨水不会漏至手动槽7内后进入到室内,滑杆12的周向侧壁固定有位于积水槽15内的浮板13,浮板13能够积水槽15内有足量积水时受到水的浮力上移,滑杆12的顶部固定有上端呈流线型的导流板14,在风向导流板14时,导流板14的上端气流流速快,下端流速慢,使得导流板14在压力作用下有向上浮动的趋势,每个转叶2的侧壁均设有用于阻隔细雨的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开设在转叶2侧壁上呈“L”形的转槽18,保证挡板19有足够的转动空间,转槽18内壁转动连接有挡板19,挡板19整体类似勺状,挡板19的下端呈钩状,具有蓄水的作用,在挡板19倾斜设置后,雨水能够沿着挡板19的侧壁流动至下端钩状位置,进而将雨水储存,并在雨水重力作用下使得挡板19发生偏转,避免雨水进入到室内,转叶2的下端部开设有收纳槽20,收纳槽20的内壁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卷收杆21,卷收杆21的周向侧壁上绕设有纱网22。每个转叶2上的纱网22远离卷收杆21的一端均与其下侧转叶2上未开设收纳槽20的一端胶合固定,在转叶2未转动时,下端的转叶2未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雨自调节型百叶窗,包括窗框(1)和多个转叶(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叶(2)的两端均对称固定有两个转轴(3),所述窗框(1)的侧壁设有联动腔(4),所述联动腔(4)的内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5),多个所述转叶(2)靠近蜗杆(5)一端的转轴(3)均贯穿窗框(1)的侧壁延伸至联动腔(4)内部并固定有蜗轮(6),多个所述蜗轮(6)均与蜗杆(5)相啮合,所述窗框(1)的侧壁开设有手动槽(7),所述蜗杆(5)的上端贯穿联动腔(4)的上端延伸至手动槽(7)内部并焊接有调节齿轮(8),所述调节齿轮(8)的上端固定有与手动槽(7)通过扭簧转动连接的连接轴(9),所述调节齿轮(8)啮合有限位齿轮(10),所述限位齿轮(10)的上端与手动槽(7)的上端内壁共同焊接有限位弹簧(11),所述窗框(1)的上端开设有积水槽(15),所述窗框(1)的侧壁开设有通风槽(16),所述窗框(1)的侧壁开设有与积水槽(15)连通的排水孔(17),所述限位齿轮(10)的上端焊接有贯穿手动槽(7)和积水槽(15)并延伸至通风槽(16)内的滑杆(12),所述滑杆(12)的周向侧壁固定有位于积水槽(15)内的浮板(13),所述滑杆(12)的顶部固定有上端呈流线型的导流板(14),每个所述转叶(2)的侧壁均设有用于阻隔细雨的翻转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雨自调节型百叶窗,包括窗框(1)和多个转叶(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叶(2)的两端均对称固定有两个转轴(3),所述窗框(1)的侧壁设有联动腔(4),所述联动腔(4)的内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5),多个所述转叶(2)靠近蜗杆(5)一端的转轴(3)均贯穿窗框(1)的侧壁延伸至联动腔(4)内部并固定有蜗轮(6),多个所述蜗轮(6)均与蜗杆(5)相啮合,所述窗框(1)的侧壁开设有手动槽(7),所述蜗杆(5)的上端贯穿联动腔(4)的上端延伸至手动槽(7)内部并焊接有调节齿轮(8),所述调节齿轮(8)的上端固定有与手动槽(7)通过扭簧转动连接的连接轴(9),所述调节齿轮(8)啮合有限位齿轮(10),所述限位齿轮(10)的上端与手动槽(7)的上端内壁共同焊接有限位弹簧(11),所述窗框(1)的上端开设有积水槽(15),所述窗框(1)的侧壁开设有通风槽(16),所述窗框(1)的侧壁开设有与积水槽(15)连通的排水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硕
申请(专利权)人:陈晓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