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环形地下涵管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施工
,特别是指一种圆环形地下涵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涵管是一种用于容纳各种供水、排水、电力、电信、光缆、热力、燃气等管线的装置,它连通上述管线设施铺设于地面以下,从而达到了合理高效利用地下空间的目的。常规的地下涵管的结构通常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地下结构,为了保证其负荷强度,需要增加混凝土厚度以及钢筋的密度和直径,因此造价高;由于地下混凝土结构施工繁琐,需要相对更长的工期来实现,同时,由于增加了混凝土厚度及钢筋的直径,使管涵自身重量不断增加,使其极易发生沉降,影响其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当地面以下内部地质构造出现变化时,相邻涵管连接处极易出现脱落,影响其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检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环形地下涵管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环形地下涵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钢筋笼:将经过弯曲工艺加工成为圆环形的钢筋作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环形地下涵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制备钢筋笼:将经过弯曲工艺加工成为圆环形的钢筋作为周向箍筋(22),将若干条平直的钢筋作为轴向钢筋(21),先将若干个周向箍筋(22)按适当的间距同轴并列布置,再逐一地将轴向钢筋(21)焊接于每个周向箍筋(22)的内表面之上,并使所述轴向钢筋(21)的中心轴线与所有周向箍筋(22)的中心轴线平行,制得钢筋笼;/n步骤二:制备若干根涵管(2):在地面上由内而外分别竖立地搭设内模架和外模架,并在所述内模架四周外侧安装内模板,在所述外模架以内四周内侧安装外模板,所述内模板与所述外模板之间空隙形成模腔,再将步骤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环形地下涵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钢筋笼:将经过弯曲工艺加工成为圆环形的钢筋作为周向箍筋(22),将若干条平直的钢筋作为轴向钢筋(21),先将若干个周向箍筋(22)按适当的间距同轴并列布置,再逐一地将轴向钢筋(21)焊接于每个周向箍筋(22)的内表面之上,并使所述轴向钢筋(21)的中心轴线与所有周向箍筋(22)的中心轴线平行,制得钢筋笼;
步骤二:制备若干根涵管(2):在地面上由内而外分别竖立地搭设内模架和外模架,并在所述内模架四周外侧安装内模板,在所述外模架以内四周内侧安装外模板,所述内模板与所述外模板之间空隙形成模腔,再将步骤一所述制得的钢筋笼竖立地放置于模腔以内,然后向所述模腔以内空隙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之后,拆除外模架、外模板、内模架和内模板,制得横截面为圆环形的涵管(2);
步骤三:挖掘基槽(1):在地面上挖掘出一条基槽(1);
步骤四:铺筑混凝土基层(3):沿着步骤二所述基槽(1)底面铺筑一层混凝土,在所述基槽(1)底面获得一层混凝土基层(3);
步骤五:铺装涵管(2):沿着步骤三所述基槽(1)延伸路径,将步骤二中所述制得的涵管(2)逐一地吊放于所述混凝土基层(3)之上,取外径与所述涵管(2)外径一致的橡胶垫环,在任意相邻两根涵管(2)端面之间夹塞橡胶垫环,使所有涵管(2)首尾相连在一起;
步骤六:浇筑混凝土面层(4):在步骤五中所述铺装在一起的涵管(2)周向表面与所述基槽(1)侧面、混凝土基层(3)上表面围绕形成的空间内浇注适量厚度的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之后,获得混凝土表层;
步骤七:回填土料(5):向步骤六中所述混凝土表层、涵管(2)周向表面填铺土料(5),将所述基槽(1)槽口完全覆盖淹没并压实,施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焰,郑鹏,吴金儒,毛垒,王凯,黄梅爱,何丹,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筑信达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