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压增注强化水驱防膨缩膨减阻活性剂,主要涉及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领域,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2%‑45%;有机胍类化合物4%‑16%;季铵盐4%‑16%;聚氧乙烯共聚树脂0.01%‑0.1%;无机盐氯化钾2%‑30%;异丙醇3%‑15%;乳化剂0.5%‑3%;稳定剂0.05%‑4%;阴阳离子抑制剂0.1%‑3%;其余为去离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活性剂注入这种特低渗透地层中,经过段塞处理后,能使地层中水膨胀性粘土再与淡水接触时变为不敏感,或者使渗透率低的膨胀现象反转,同时大幅度降低注入水阻力,使水敏的粘土矿物变为不敏感,提高了地层渗透力起到宏观缩膨效果,进一步保护油汽层水驱开发。
An active agent for reducing pressure, increasing injection and strengthening water floo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压增注强化水驱防膨缩膨减阻活性剂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领域,具体是一种降压增注强化水驱防膨缩膨减阻活性剂。
技术介绍
随着越来越多的低渗透油气藏的发现,开发先进、成熟、适应、配套的储层改造技术至关重要。由于低渗透油气藏储层的特殊性,其渗流特征与中、高渗透性储层的渗流特征明显不同,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的流体渗流存在着启动压力,渗流阻力大,且呈非线性流动特征,再加上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强,存在应力敏感性等难点,导致单井产量低,稳产难度大,驱替效率低,从而大大地增加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采难度。低渗透油田在中后期水驱、调剖开发时存在的吸水能力差,包括注水过程中,因岩石性质特性引起的注水难度大,特别是产油层为水敏地层时,维持注入能力是一个重要问题,少量蒙脱石和其它粘圭在地层中的存在,能引起涌透率的损伤,当地层孔隙空间或流通道中的粘土颗粒暴露在淡水中时,粘土将膨胀并分散流向下游地层的通道中,以形成通道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压增注强化水驱防膨缩膨减阻活性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压增注强化水驱防膨缩膨减阻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2%-45%;有机胍类化合物4%-16%;季铵盐4%-16%;聚氧乙烯共聚树脂0.01%-0.1%;无机盐氯化钾2%-30%;异丙醇3%-15%;乳化剂0.5%-3%;稳定剂0.05%-4%;阴阳离子抑制剂0.1%-3%;其余为去离子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氧乙烯共聚树脂选用的平均分子量为50万、80万、100万、200万、400万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单分子的类型为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共聚物,分子结构为HO.(C2H4O)m.(C3H6O)n.H。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有机胍类化合物为4%-16%的硝酸胍和8%-15%的醋酸胍的混合物,两种组合配比1:3.5或1:4.5或2.2:2.4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季铵盐为分子量为400万-800万的大分子季铵盐,单季铵盐CAS号为h2NC-CCHCH2N(CH3)3C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压增注强化水驱防膨缩膨减阻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开动搅拌,转速105转/min,在搅拌下缓慢加入聚氧乙烯共聚树脂,搅拌两小时待其充分溶解;步骤二、反应釜内升温至45℃,并向反应釜内加入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有机胍类化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季铵盐、无机盐氯化钾、乳化剂、阴阳离子抑制剂稳定剂、和异丙醇,并充分搅拌,反应4h,转速105转/min;步骤三、升温至50-55℃,反应3-5h,反应过程中持续搅拌,测pH值,加入pH调节剂,控制pH值在6-7,转速每分钟105转,控制温度为85±0.5℃,搅拌时间为4小时3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检测浊点,加入浊点调节剂,控制浊点值在85-90,即可制得所需产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H调节剂为醋酸型、氨基黄酸、柠檬酸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浊点调节剂为异丙醇、聚氧乙烯单丁醚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活性剂注入这种特低渗透地层中,经过段塞处理后,能使地层中水膨胀性粘土再与淡水接触时变为不敏感,或者使渗透率低的膨胀现象反转,同时大幅度降低注入水阻力;(2)本专利技术用于注水井大段塞活性剂的注入浓度0.1%-0.15%,处理半径150m-300m,能使水敏的粘土矿物,包括钠蒙脱土、伊利石等变成稳定的伊利石型粘土,这些变性的粘土矿物再跟水接触时变为不敏感,45天可使膨胀的粘土(蒙脱土)变成了包膜膨胀的粘土(伊利石)和使原膨胀运移的粘土(混合层泥流)产生龟裂缝,提高了地层渗透力起到宏观缩膨效果,进一步保护油汽层水驱开发;(3)对低渗透油田新转注水驱的井,可能达到没有通常所产生的粘土膨胀和分散运移,(对转注后期的水井,经连续注入,由于驱动液对地层造成的堵塞被排除或延缓),因此,活性水溶液可以更容易地通过地层,使地层中的原油能更有效地被采出来,加快采油速度,提高了采收率,比常规水提高5%-12%;(4)低渗透注水采油工艺的主要困难是油通常在于地层的小孔隙或毛细管中,油易粘附在岩石表面上,油和水之间的界面张力高,而本专利技术活性剂的低浓度水溶液在注入水的前沿使油和表面活性剂组分接触,由于活性水溶液与油之间的界面张力比油与水低得多(≤5×10-2mN/m),所以油很容易被驱替出来。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降压增注强化水驱防膨缩膨减阻活性剂,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10%;有机胍类化合物6%,所述有机胍类化合物为4%的硝酸胍和8%的醋酸胍的混合物,两种组合配比1:3.5;分子量为400万大分子季铵盐7%;选用平均分子量为50万的聚氧乙烯共聚树脂0.02%;无机盐氯化钾8%;异丙醇6%;乳化剂1%;稳定剂1%;阴阳离子抑制剂0.8%;其余为去离子水。其制备方法如下,(1)在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开动搅拌,转速105转/min,在搅拌下缓慢加入聚氧乙烯共聚树脂,搅拌两小时待其充分溶解;(2)反应釜内升温至45℃,并向反应釜内加入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有机胍类化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季铵盐、无机盐氯化钾、乳化剂、阴阳离子抑制剂稳定剂、和异丙醇,并充分搅拌,反应4h,转速105转/min;(3)升温至50℃,反应3h,反应过程中持续搅拌,测pH值,加入pH调节剂,控制pH值在6,转速每分钟105转,控制温度为84.5℃,搅拌时间为4小时3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检测浊点,加入浊点调节剂,控制浊点值在85,即可制得所需产品。实施例2一种降压增注强化水驱防膨缩膨减阻活性剂,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25%;有机胍类化合物10%,所述有机胍类化合物为10%的硝酸胍和12%的醋酸胍的混合物,两种组合配比1:4.5;分子量为600万的大分子季铵盐10%;选用平均分子量为200万的聚氧乙烯共聚树脂0.05%;无机盐氯化钾15%;异丙醇10%;乳化剂1.8%;稳定剂2%;阴阳离子抑制剂1.8%;其余为去离子水。其制备方法如下,(1)在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开动搅拌,转速105转/min,在搅拌下缓慢加入聚氧乙烯共聚树脂,搅拌两小时待其充分溶解;(2)反应釜内升温至45℃,并向反应釜内加入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有机胍类化合物、脂肪醇聚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压增注强化水驱防膨缩膨减阻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包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压增注强化水驱防膨缩膨减阻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压增注强化水驱防膨缩膨减阻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乙烯共聚树脂选用的平均分子量为50万、80万、100万、200万、400万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单分子的类型为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共聚物,分子结构为HO.(C2H4O)m.(C3H6O)n.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压增注强化水驱防膨缩膨减阻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胍类化合物为4%-16%的硝酸胍和8%-15%的醋酸胍的混合物,两种组合配比1:3.5或1:4.5或2.2:2.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压增注强化水驱防膨缩膨减阻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盐为分子量为400万-800万的大分子季铵盐,单季铵盐CAS号为h2NC-CCHCH2N(CH3)3C1。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压增注强化水驱防膨缩膨减阻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峰,李振华,崔长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