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剂处理污水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剂治理污水的工艺。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城市污水的处理工艺主要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和污泥膜法,初期启动时需引入大量活性污泥种源,培养驯化期较长,启动较慢,且需要设置污泥回流系统,还可能发生污泥膨胀,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同时,污水泡沫影响充气效率。再者,一次性工程投资大,处理成本高,耗电量较大。在现有的污水处理过程中,还没有一种系统和完善的方法,污水处理的的时间较为缓慢,所需处理的成本较高,还可能导致污水处理不够彻底就排出,会对水质造成一定污染,进而影响人和动植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剂治理污水的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剂治理污水的工艺,该利用微生物制剂治理污水的工艺如下:第一步、对微生物制剂进行选取,选取酶母菌、乳酸菌、放线菌、硝化菌、反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光合菌、氨氧化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剂治理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利用微生物制剂治理污水的工艺如下:/n第一步、对微生物制剂进行选取,选取酶母菌、乳酸菌、放线菌、硝化菌、反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光合菌、 氨氧化菌、氨化细菌、芽孢干菌、假单孢杆菌、产甲烷菌按照一定的比例制成所需的微生物混合制剂;/n第二步、对需要治理的污水进行ph值的调节,调节污水的ph值为7-10,然后再进一步的对污水的温度进行控制,将污水的温度控制在8℃-28℃;/n第三步、将需要治理的污水引入至污水处理的区域,使用溶解氧分析仪对污水中的含氧量进行测定,然后通过气泵或潜水泵等方式对污水进行强制充氧,使污水中的含氧量提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剂治理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利用微生物制剂治理污水的工艺如下:
第一步、对微生物制剂进行选取,选取酶母菌、乳酸菌、放线菌、硝化菌、反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光合菌、氨氧化菌、氨化细菌、芽孢干菌、假单孢杆菌、产甲烷菌按照一定的比例制成所需的微生物混合制剂;
第二步、对需要治理的污水进行ph值的调节,调节污水的ph值为7-10,然后再进一步的对污水的温度进行控制,将污水的温度控制在8℃-28℃;
第三步、将需要治理的污水引入至污水处理的区域,使用溶解氧分析仪对污水中的含氧量进行测定,然后通过气泵或潜水泵等方式对污水进行强制充氧,使污水中的含氧量提升至1.8-2.5mg/L;
第四步、将准备好的用于治理污水的微生物制剂投入需治理的污水中,进行3-5天的初期培养,经初期治理后的污水使用污水检测系统到达一定标准后排放再进行第二步的培养;
第五步、污水经过初期的培养治理后,再将污水进入处理区域,对其进行连续的处理和排放,按照一定比例持续性的加入所需微生物制剂,一天投放2-4次,投放量约为20-60g/m³,污水在处理区域存放时间为4-10小时;
第六步、再对污水进持续性的培养,培养时间为5-7天,污水培养时氧气含量需要控制在1.8-2.5mg/L,处理完毕后再对污水进行检测,达到排放标准后便可对治理后的污水进行排放,否则在再一次进行持续培养,以达到排放标准为止。
2.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剂治理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制剂各菌种含量为酶母菌10%-30%、乳酸菌1.5%-4.5%、放线菌3%-12%、硝化菌4%-14%、反硝化细菌6%-20%、亚硝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