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烘干余热循环型全自动洗碗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烘干余热循环型全自动洗碗机。
技术介绍
学校和工厂等地方食堂、餐馆、酒店的餐具使用量非常大,造成工作人员洗碗工作量,人工洗碗非常麻烦,餐具清洁和消毒质量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采用洗碗机洗碗来取代人工洗碗,洗碗机为酒店、饭馆、食堂的工作人员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增进清洁卫生。但是,在现有的洗碗机的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不低于85℃的水对餐具进行漂洗消毒,漂洗后的高温热水都是直接排出,造成水资源和热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烘干余热循环型全自动洗碗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烘干余热循环型全自动洗碗机,包括依次排列的餐具进口、初洗机、精洗机、漂洗机、烘干机、餐具输送带、餐具出口、余热循环组件及控制器,所述餐具输送带依次横穿所述初洗机、精洗机、漂洗机和烘干机;所述初洗机的下方的设置有初洗水箱,所述烘干机内设有烘干装置和排气扇,所述烘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烘干余热循环型全自动洗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餐具进口、初洗机、精洗机、漂洗机、烘干机、餐具输送带、餐具出口、余热循环组件及控制器,所述餐具输送带依次横穿所述初洗机、精洗机、漂洗机和烘干机;所述初洗机的下方的设置有初洗水箱,所述烘干机内设有烘干装置和排气扇,所述烘干机的下方设置有电加热水箱,所述初洗机、精洗机和漂洗机内均设有喷淋头,所述精洗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接水槽和精洗水箱,所述漂洗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接水槽和漂洗水箱,所述第一接水槽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初洗水箱连接,所述第二接水槽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精洗水箱连接,所述电加热水箱、漂洗水箱、和所述精洗水箱内均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干余热循环型全自动洗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餐具进口、初洗机、精洗机、漂洗机、烘干机、餐具输送带、餐具出口、余热循环组件及控制器,所述餐具输送带依次横穿所述初洗机、精洗机、漂洗机和烘干机;所述初洗机的下方的设置有初洗水箱,所述烘干机内设有烘干装置和排气扇,所述烘干机的下方设置有电加热水箱,所述初洗机、精洗机和漂洗机内均设有喷淋头,所述精洗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接水槽和精洗水箱,所述漂洗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接水槽和漂洗水箱,所述第一接水槽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初洗水箱连接,所述第二接水槽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精洗水箱连接,所述电加热水箱、漂洗水箱、和所述精洗水箱内均设置有抽水泵,所述电加热水箱内的抽水泵与所述漂洗机内的喷淋头通过导水管连接,所述精洗水箱内的抽水泵和所述精洗机内的喷淋头通过导水管连接,所述初洗水箱内的抽水泵与所述初洗机内的喷淋头通过导水管连接;所述抽水泵、所述烘干装置和排气扇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余热循环组件包括第一余热循环管、导水管、第二余热循环管、第三余热循环管,所述第一余热循环管容置于所述初洗水箱内,所述第二余热循环管和所述第三余热循环管容置于所述烘干机内,所述第一余热循环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一余热循环管的另一端通过导水管和抽水泵与第一三通管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的一出水端通过导水管与所述第二余热循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余热循环管的另一端通过导水管与所述电加热水箱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另一出水端通过导水管与所述电加热水箱连接,所述电加热水箱内设有抽水泵,所述电加热水箱内的抽水泵通过导水管连接有第二三通管,第二三通管的一出水端通过导水管与漂洗机内的喷淋头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的另一出水端通过导水管与初洗水箱连接。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相富,陈曲一,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易帮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