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存珍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5664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及其操作方法,包括旋耕机,所述旋耕机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铁板,所述第一连接铁板上通过第一销轴连接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下设有陇地机构,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旋耕机的一端连接有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数量为两个的侧边转盘和中筒,所述中筒固定在所述侧边转盘之间,所述侧边转盘相互远离的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连接轴,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中筒内壁设有若干隔离槽,所述中筒外套设有隔离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播种机构与旋耕机相连接,增加了播种的效率,节约了旋耕过后在播种的时间,保证了种植的效率,同时能够减少种植不均匀的情况出现,节约了种子,不需要二次拔苗的工序。

A seeder with adjustable seeding density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播种机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耕地数量的下降,务农人口的减少,现有播种施肥技术由人力转化为全机械播种,随着机械化播种技术的发展,急需解决控制密度的问题,种植过多需要人工再次去将多余的苗拔去,种植少了浪费土地资源产量底下,现有的播种机多仅仅在播种箱内设置控制装置,利用播种箱内的下种速度来控制播量去控制密度,但这种控制方式仅仅考虑到了种子本身的下种速度,随着农作物精细化程度的提高,这种播种机的弊端也愈加体现出来,其体现在由于人力驾驶机器,必然会导致播种机前进的速度不均匀,大量浪费种子。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及其操作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包括旋耕机,所述旋耕机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铁板,所述第一连接铁板上通过第一销轴连接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下设有陇地机构,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旋耕机的一端连接有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数量为两个的侧边转盘和中筒,所述中筒固定在所述侧边转盘之间,所述侧边转盘相互远离的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连接轴,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中筒内壁设有若干隔离槽,所述中筒外套设有隔离筒,所述隔离筒固定在所述侧边转盘之间,所述中筒的两端位于所述侧边转盘上开设有第一注料口,所述第一注料口上设有第一堵头,所述隔离槽内填塞有种子,所述隔离筒与所述中筒之间填充有承重颗粒层,所述隔离槽的一侧位于所述中筒上均匀固定连通设有若干组种植腿和调节腿,所述种植腿和所述调节腿均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壁匹配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的一侧固定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种植腿上的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上开设有种植缺口,所述外筒上固定设有外螺纹筒,所述调节腿上的所述外螺纹筒上螺纹连接有封盖。可选的,所述陇地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连接杆之间固定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套设有若干陇地滚模,所述陇地滚模通过轴承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接。可选的,所述陇地滚模包括圆柱,所述圆柱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地垄口,所述环形地垄口的截面为等腰梯形。可选的,所述陇地滚模暴露数量为两个的半模,所述半模的一端通过活动轴相连接,所述半模的另一端开设有通过丝杆相连接,所述半模的外壁开设有若干卡齿槽,所述轴承的外壁开设有若干齿牙,所述齿牙与所述卡齿槽相匹配。可选的,所述承重颗粒层包括沙子、石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的,所述外筒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所述隔离槽相连通,所述连接筒依次贯穿所述中筒、承重颗粒层和隔离筒,所述连接筒上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连接筒上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锥形筒,其中一个所述锥形筒上固定设有卡钮,所述卡钮与所述卡槽之间通过第二销轴相连接,两个锥形筒上均固定设有连接片,所述锥形筒之前通过锥形筒内贯穿第三销轴而相连接,所述锥形筒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挡块位于所述连接筒内,所述传动杆上固定设有第一凸起,所述锥形筒内壁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的位置相匹配。可选的,所述隔离筒的两端位于所述侧边转盘上开设有第二注料口,所述第二注料口上设有第二堵头。可选的,所述隔离槽的最深处与所述连接筒相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合适的天气,观察天气预报或者天气变化,在阴雨天前一天进行播种工作;清除场地,将上一茬的作物秸秆进行清扫处理;将种子倒入隔离槽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承重颗粒填充隔离筒;根据种植的作物的种植经验或者种植指导确定没两个相邻的种子的种植距离,进而去更换掉延长杆换上封盖;令旋耕机工作整个支架的距离,将整个播种机与旋耕机相连接;相关人员缓慢的启动旋耕机工作,在重力的作用下侧边转盘旋转,带动中筒旋转,但是种子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在底部的连接筒上方;在通过陇地结构形成的地垄内通过侧边转盘旋转,令种植腿不断的深入地垄内,在地垄内的种植腿在重力的作用下令传动杆上移,使得堵头打开,种子落入到种植腿内,通过传动杆上移露出的种植缺口种植到地垄内。该方法进一步的,在耕种过程中,若干组种植腿和调节腿经过的轨迹与所述陇地滚模的中心位置相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将播种机构与旋耕机相连接,增加了播种的效率,节约了旋耕过后在播种的时间,保证了种植的效率,同时能够减少种植不均匀的情况出现,节约了种子,不需要二次拔苗的工序。(2)、通过改变延长杆和盖帽的数量去调节种植腿和调节腿的数量,进而可以调节种植的密度情况。(3)、通过设置陇地机构,能够使得旋耕的柔软地进而能够进行形成地垄,方便种子透气与吸收外界水汽。(4)、通过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从而能够使得在传动杆在收到压力上移的时候,通过通过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令锥形筒相互分离,进而方便种子的落入土地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中播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中种植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中连接筒的俯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中锥形筒的俯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中陇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中陇地滚模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之一;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之二。附图标记;1、旋耕机;2、支架;3、陇地机构;4、播种机构;5、侧边转盘;6、中筒;7、连接轴;8、隔离槽;9、隔离筒;10、第一注料口;11、承重颗粒层;12、种植腿;13、调节腿;14、挡块;15、传动杆;16、螺纹槽;17、延长杆;18、种植缺口;19、外螺纹筒;20、封盖;21、连接杆;22、横杆;23、陇地滚模;24、丝杆;25、齿牙;26、连接筒;27、卡槽;28、锥形筒;29、卡钮;30、连接片;31、弹簧;32、第一凸起;33、第二凸起;34、第二注料口。...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耕机(1),所述旋耕机(1)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铁板,所述第一连接铁板上通过第一销轴连接设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下设有陇地机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耕机(1),所述旋耕机(1)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铁板,所述第一连接铁板上通过第一销轴连接设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下设有陇地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远离所述旋耕机(1)的一端连接有播种机构(4),所述播种机构(4)包括数量为两个的侧边转盘(5)和中筒(6),所述中筒(6)固定在所述侧边转盘(5)之间,所述侧边转盘(5)相互远离的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连接轴(7),所述支架(2)与所述连接轴(7)转动连接,所述中筒(6)内壁设有若干隔离槽(8),所述中筒(6)外套设有隔离筒(9),所述隔离筒(9)固定在所述侧边转盘(5)之间,所述中筒(6)的两端位于所述侧边转盘(5)上开设有第一注料口(10),所述第一注料口(10)上设有第一堵头,所述隔离槽(8)内填塞有种子,所述隔离筒(9)与所述中筒(6)之间填充有承重颗粒层(11),所述隔离槽(8)的一侧位于所述中筒(6)上均匀固定连通设有若干组种植腿(12)和调节腿(13),所述种植腿(12)和所述调节腿(13)均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壁匹配设有挡块(14),所述挡块(14)的一侧固定设有传动杆(15),所述传动杆(15)上开设有螺纹槽(16),所述种植腿(12)上的螺纹槽(16)内螺纹连接有延长杆(17),所述延长杆(17)上开设有种植缺口(18),所述外筒上固定设有外螺纹筒(19),所述调节腿(13)上的所述外螺纹筒(19)上螺纹连接有封盖(20);所述陇地机构(3)包括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所述连接杆(21)之间固定设有横杆(22),所述横杆(22)上套设有若干陇地滚模(23),所述陇地滚模(23)通过轴承与所述连接杆(2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陇地滚模(23)包括圆柱,所述圆柱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地垄口,所述环形地垄口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陇地滚模(23)暴露数量为两个的半模,所述半模的一端通过活动轴相连接,所述半模的另一端开设有通过丝杆(24)相连接,所述半模的外壁开设有若干卡齿槽,所述轴承的外壁开设有若干齿牙(25),所述齿牙(25)与所述卡齿槽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整播种密度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颗粒层(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存珍
申请(专利权)人:邱存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