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配件,包括台面、台脚和无线充电线圈,台脚固定于台面的底部,无线充电线圈设置于台面的上表面;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配件还包括适配器、电源线、电池和电源切换模块:适配器,通过电源线连接外部的插座,用于给无线充电线圈供电以及给电池充电;电池,用于给无线充电线圈供电;电源切换模块,用于在电池与电源线之间切换对无线充电线圈进行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通过无线无线充电线圈对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以及可以自动切换为电源线供电还是电池供电,兼容不同的使用场地,使用方便。
An accessory with wireless charg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配件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配件。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作为非接触式感应充电的充电方式,其工作原理为利用线圈耦合的方式将电量从无线充电装置传送到待充电装置,待充电装置收到电量后对其内部的电池进行充电。随着技术的普及,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设备越来越多,当设备无电时,人们需要寻找无线充电装置对其进行充电,但人们外出到店铺或者展示厅时往往忘记携带充电器,无法对设备进充电。市面上的店铺和展示厅配备有相应的装置对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但是,配备的的装置需要拉出电线和插头与插座连接实现供电,当没有插座或者插座距离装置比较远时,装置无法工作;另外若额外配置充电器,容易出现丢失的情况。因此,这是人们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配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配件,包括台面、台脚和无线充电线圈,台脚固定于台面的底部,无线充电线圈设置于台面的上表面;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配件还包括适配器、电源线、电池和电源切换模块:适配器,通过电源线连接外部的插座,用于给无线充电线圈供电以及给电池充电;电池,用于给无线充电线圈供电;电源切换模块,用于在电池与电源线之间切换对无线充电线圈进行供电。进一步的,电源切换模块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二极管D1的阳极与适配器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后与无线充电线圈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与电池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的,电源切换模块还包括开关管S1、电压检测模块和开关管驱动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稳压管DZ2和电阻R27,开关管S1设置在电池的输出端和无线充电线圈之间,适配器的输出端与稳压管DZ2的阴极连接,稳压管DZ2的阳极串联电阻R27后接地,稳压管DZ2的阳极与开关管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开关管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开关管S1的控制端连接。进一步的,开关管S1为PMOS管。进一步的,台脚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进一步的,台脚的底部设有脚垫和用于实现台脚和脚垫螺接的螺钉。进一步的,台脚和台面均由木制成。进一步的,台脚和台面螺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通过无线无线充电线圈对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以及可以自动切换为电源线供电还是电池供电,兼容不同的使用场地,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模块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1-台面;2-台脚;3-无线充电线圈;4-脚垫;5-螺钉;6-电压检测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配件,包括台面1、台脚2和无线充电线圈3,台脚2固定于台面1的底部,无线充电线圈3设置于台面1的上表面;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配件还包括适配器、电源线、电池和电源切换模块:适配器,通过电源线连接外部的插座,用于给无线充电线圈3供电以及给电池充电;电池,用于给无线充电线圈3供电;电源切换模块,用于在电池与电源线之间切换对无线充电线圈3进行供电。本技术结构简单,兼容性高,可以将手机等可以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产品放置在无线充电线圈3上进行无线充电,方便用户没有携带充电器时仍可以实现充电,当放置技术的场地没有插座或者插座的距离很远时,可以通过电池给无线充电线圈3进行供电;当放置技术的场地有插座时,可以通过电源线和适配器给无线充电线圈3进行供电,同时电源线和适配器给电池充电,以便突然断线时,无线充电线圈3可以通过电池保持供电状态。电源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放置技术的场地切换使用新型的供电方式是电源线供电还是电池供电,兼容不同的使用场地,使用方便;台面1用于放置货物,或者用于用户坐在台面1,台脚2用于架起台面1,让台面1达到一定高度,起到防水作用。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源切换模块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二极管D1的阳极与适配器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后与无线充电线圈3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与电池的输出端连接。这样设置制作成本低,控制简单,通过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导通关断状态切换无线充电线圈3采用电池供电还是适配器加外部电源线供电。具体地,当适配器通过电源线插入插座,此时二极管D1导通,无线充电线圈3通过市电供电,此时无线充电线圈3的电压值大于电池的电压值减去二极管D2的压降值,二极管D2关闭,电池此时没有对无线充电线圈3供电,同时,电池通过市电进行充电。当市电断电或者电源线没有插入插座时,此时二极管D1关闭,二极管D2导通,无线充电线圈3通过电池供电,从而实现自动切换供电功能,兼容不同的使用场地,使用方便。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源切换模块还包括开关管S1、电压检测模块6和开关管驱动模块,电压检测模块6包括稳压管DZ2和电阻R27,开关管S1设置在电池的输出端和无线充电线圈之间,适配器的输出端与稳压管DZ2的阴极连接,稳压管DZ2的阳极串联电阻R27后接地,稳压管DZ2的阳极与开关管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开关管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开关管S1的控制端连接。通过设置开关管S1,开关管S1的通断可以基于适配器的输出端的电压大小进行切换,具体地,当适配器没有通过电源线插入插座连通市电时,电压检测模块6会改变输出到开关管驱动模块中的信号,开关管驱动模块基于此信号驱使开关管开通,可以使得电池不通过二极管D2而直接向无线充电线圈3供电,从而避免产生压降,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具体地,电压检测模块6的工作原理:当适配器通过电源线插入插座连通市电时,适配器的输出端的电压高于稳压管DZ2的反向稳定电压时,稳压管DZ2导通,稳压管DZ2的阳极和电阻R27之间接点的电压大小约等于电阻R27与所流过电流大小的积,开关管驱动模块的输入端有高电平输入;当适配器没有连通市电时,稳压管DZ2关闭,稳压管DZ2的阳极和电阻R27之间的节点的电压大小为0,开关管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为低电平输入,开关管驱动模块只需满足当高电平输入时驱动开关管S1关闭,低电平输入时驱使开关管S1导通即可满足功能要求。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开关管S1为PMOS管。具体地,开关管驱动模块为图4所示的电路,开关管驱动模块包括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均为P型三极管。其工作原理为:开关管S1以两P型三极管为核心组成的电路当适配器没有通过电源线连通市电时,稳压管DZ2和电阻R27组成的电压检测模块6向三极管Q4的基极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4导通,进而使得三极管Q4的集电极的电平为低电平,P型三极管Q5在此低电平的作用下进一步导通,开关管S1的控制端输入变为低电平,开关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台面、台脚和无线充电线圈,台脚固定于台面的底部,无线充电线圈设置于台面的上表面;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配件还包括适配器、电源线、电池和电源切换模块:适配器,通过电源线连接外部的插座,用于给无线充电线圈供电以及给电池充电;电池,用于给无线充电线圈供电;电源切换模块,用于在电池与电源线之间切换对无线充电线圈进行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台面、台脚和无线充电线圈,台脚固定于台面的底部,无线充电线圈设置于台面的上表面;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配件还包括适配器、电源线、电池和电源切换模块:适配器,通过电源线连接外部的插座,用于给无线充电线圈供电以及给电池充电;电池,用于给无线充电线圈供电;电源切换模块,用于在电池与电源线之间切换对无线充电线圈进行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配件,其特征在于:电源切换模块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二极管D1的阳极与适配器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后与无线充电线圈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与电池的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配件,其特征在于:电源切换模块还包括开关管S1、电压检测模块和开关管驱动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稳压管DZ2和电阻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守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辰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