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可变焦便携式荧光显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524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7:09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可变焦便携式荧光显微镜,包括智能手机、荧光显微镜组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还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三托板,所述荧光显微镜模组包括长通滤波器、外置倍镜、液体透镜和荧光光源,长通滤波器、外置倍镜、液体透镜分别设置在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三托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变焦的液体透镜能够有效扩大景深;将荧光显微镜组集成在一个小型支架上,可便携地对微观样本进行荧光成像及分析;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图像处理能力,降低了荧光显微技术对实验环境和条件的要求,让特殊环境下的实时荧光显微成像及分析更为便捷。

A portable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with variable focus based on smart ph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可变焦便携式荧光显微镜
本技术涉及显微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可变焦便携式荧光显微镜。
技术介绍
荧光显微镜广泛存在于一些化学实验室、研究室里面,经常用于研究化学物质,以及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它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被检物体产生荧光进行镜检。目前已经商业化的荧光显微镜系统较为复杂,包含高压汞灯光源、成像设备、激发滤片、双色束分离器、阻断滤片和调焦辅助装置等,设备的整体尺寸一般为数十厘米、价格在数万元人民币左右,便携性能较差。近年来,伴随着智能手机内置成像系统和基于手机App软件图像处理功能的不断发展,让荧光显微镜便携化、个性化成为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可变焦便携式荧光显微镜,包括智能手机、荧光显微镜组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和设置于上、下底板之间收容腔,所述上底板用于放置所述智能手机,所述上底板上设有一与所述智能手机镜头匹配的镜头孔,所述下底板用于放置待测样本;所述收容腔中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三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托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托板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镜头孔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荧光显微镜模组包括长通滤波器、外置倍镜、液体透镜和荧光光源;所述荧光光源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长通滤波器镶嵌于所述第一托板上,所述外置倍镜镶嵌于所述第二托板上,所述液体透镜镶嵌于所述第三托板上。r>进一步地,所述下底板上设有一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置于第三安装孔的正下方,所述定位槽用于放置样本。进一步地,所述收容腔的四个侧壁中其中三个为固定设置的支撑板,另一侧壁为可拆卸的端盖。进一步地,所述收容腔的内表面涂覆有不透光的黑色铝箔。进一步地,所述上底板边缘设有凸起的定位台,所述定位台用于定位所述智能手机,所述智能手机限位于所述定位台中间。进一步地,所述荧光光源为环形UVLED光源,所述环形UVLED光源固定在所述第三托板的下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液体透镜的焦距可调节。进一步地,所述收容腔侧面的一支撑板上设有一矩形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变焦的液体透镜能够有效扩大景深;将荧光显微镜组集成在一个小型支架上,可便携地对微观样本进行荧光成像及分析;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图像处理能力,降低了荧光显微技术对实验环境和条件的要求,让特殊环境下的实时荧光显微成像及分析更为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可变焦便携式荧光显微镜支架1和智能手机2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支架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支架1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可变焦便携式荧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支架,2-智能手机,3-荧光显微镜模组,10-上底板,11-下底板,12-支撑板,121-矩形孔,13-端盖,14-定位台,15-镜头孔,16-定位槽,17-第一托板,171-第一安装孔,18-第二托板,181-第二安装孔,19-第三托板,191-第三安装孔,31-长通滤波器,32-外置倍镜,33-液体透镜,34-荧光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可变焦便携式荧光显微镜,包括智能手机2、支架1和荧光显微镜模组3(未在图1中画出)。所述支架包括上底板10和下底板11,所述上底板10和下底板11相对上下且平行设置,所述上底板10和所述下底板11之间的三个侧面均固定设有支撑板12,用于支撑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另外一侧面设有可拆卸的端盖13,所述端盖13与所述上底板10、所述下底板11和三个所述支撑板12共同形成具有一收容腔的壳体,所述壳体材质为不透光材质,并且所述收容腔内表面涂覆有不透光的黑色铝箔,用于减少荧光光源激发下样本外其他材料的自发荧光干扰成像。如图2所示,所述上底板10用于放置所述智能手机2,所述上底板10边缘设有多个凸起的定位台14,用于定位所述智能手机2,所述智能手机2限位于多个所述定位台14中间,所述上底板10上还设有一与所述智能手机2的镜头匹配的镜头孔15,所述镜头孔15为通孔,并正对所述智能手机15的镜头,所述下底板11上设有一定位槽16,所述定位槽16用于放置样本。如图3所示,所述上底板10和下底板11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托板17、第二托板18和第三托板19,所述第一托板17设有贯通的第一安装孔171,所述第二托板18设有贯通的第二安装孔181,所述第三托板19上贯通的第三安装孔191,所述第一安装孔171、所述第二安装孔181、所述第三安装孔191和所述镜头孔15正对所述定位槽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171、所述第二安装孔181、所述第三安装孔191和所述镜头孔15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定位槽16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孔191的正下方。如图4所示,所述荧光显微镜模组包括长通滤波器31、外置倍镜32、液体透镜33和荧光光源34;所述荧光光源为环形UVLED光源,进一步地,所述荧光光源为385nmUVLED,所述荧光光源34设置于放置样本的所述定位槽16上部,并固定于所述第三托板19下表面上,所述长通滤波器31镶嵌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71中,所述外置倍镜32镶嵌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81中,所述液体透镜33镶嵌于所述第三安装孔191中,所述液体透镜33的焦距可调节,可以在不移动样品的情况下有效扩大景深,所述支撑板12上设有一矩形孔121,且所述矩形孔121位于所述第三托板19和所述第二托板18之间,所述矩形孔121用于安装液体透镜控制系统(图中未画出),所述液体透镜控制系统与所述液体透镜33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液体透镜33的焦距,所述智能手机2上安装有荧光图像处理软件。本技术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可变焦便携式荧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所述荧光光源34照射所述定位槽16中放置的样品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液体透镜33、所述外置倍镜32和所述通滤波器31后进入所述智能手机2的镜头中,所述智能手机2利用其镜头捕获样本的荧光图像,并通过荧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将处理分析后的图像通过屏幕显示。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可变焦便携式荧光显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手机、荧光显微镜模组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和设置于上、下底板之间收容腔,所述上底板用于放置所述智能手机,所述上底板上设有一与所述智能手机镜头匹配的镜头孔,所述下底板用于放置待测样本;所述收容腔中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三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托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托板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镜头孔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荧光显微镜模组包括长通滤波器、外置倍镜、液体透镜和荧光光源;所述荧光光源设置于所述下底板的上方,所述长通滤波器镶嵌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外置倍镜镶嵌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液体透镜镶嵌于所述第三安装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可变焦便携式荧光显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手机、荧光显微镜模组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和设置于上、下底板之间收容腔,所述上底板用于放置所述智能手机,所述上底板上设有一与所述智能手机镜头匹配的镜头孔,所述下底板用于放置待测样本;所述收容腔中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三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托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托板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镜头孔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荧光显微镜模组包括长通滤波器、外置倍镜、液体透镜和荧光光源;所述荧光光源设置于所述下底板的上方,所述长通滤波器镶嵌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外置倍镜镶嵌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液体透镜镶嵌于所述第三安装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可变焦便携式荧光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上设有一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置于第三安装孔的正下方,所述定位槽用于放置样本。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潮龙杨宇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