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计量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517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收集计量取样装置,包括:蓄水调节池、污水收集计量池、进水阀、蓄水调节池出水阀、搅拌器、连续自动取样器、自动液位计、出水阀、溢流管线、溢流监测仪表;所述蓄水调节池设置在污水收集计量池上方;蓄水调节池底部出水口与污水收集计量池顶部之间通过管线连接;在蓄水调节池与污水收集计量池之间管线上设置蓄水调节池出水阀;进水阀的一端连接居民住宅楼宇生活污水排放管道,另一端通过管线接蓄水调节池底部的出水口和蓄水调节池出水阀上端;蓄水调节池上部设有溢流口;在溢流管线上设置溢流监测仪表;污水收集计量池设有搅拌器、连续自动取样器、自动液位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生活污水分时段收集及采样。

Collection metering samp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集计量取样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人均日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算一体化装置中的收集计量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居民生活污水污染物人均当量,也即城市居民每人每天产生并通过污水排放的污染物量,是一个重要的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基础指标,对提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和行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和全面普及,据统计,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城镇累计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4306座,污水处理能力达1.93亿立方米/日。随着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不断提高的同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和行业管理已经由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转变,对居民人均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等基础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我国设计中采用的居民生活污水污染物当量多参考于发达国家数据或是对现有污水厂经验值的估算,相对比较权威的数据源自2010年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发布的《生活源污水污染物产生系数》,距今也已近10年之久,缺乏对现阶段国民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的考虑。传统的居民生活污水污染物人均当量测试方法主要是小区总排口测算法和居民排放跟踪测算法,两种测试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弊端。小区总排口测算法即以小区为测算单元,取瞬时样或24h混合样测定污染物浓度,估算排水量和排水人口,进而获得人均污染物排放量,该方法缺乏对小区出水水质的研究,无法排除小区内部雨污管网错接混接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且采用瞬时样或24h混合样的测算方法无法对污染物浓度进行准确监测,导致测算结果与实际值存在偏差,另外,由于小区排水量和人口的测算存在一定的难度,排水人口的流动量与污染物产生量无法对应直接影响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居民排放跟踪法即以人员个体为测算单元,跟踪收集全天污染物排放情况。该方法虽排除了人口统计的误差,但仅能测算大小便的污染物排放量,缺乏对餐饮和洗漱等过程产生的污水排放量统计,且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基于此,为了科学准确地测算居民生活污水污染物实际产生量,开发一种测算方法科学、操作流程简便、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推广应用的人均日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算装置和方法是当前行业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人均日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算一体化装置中的收集计量取样装置,能够在自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完成对监测楼宇一个周期(设定为24h)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分时段收集及采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集计量取样装置,包括:蓄水调节池、污水收集计量池、进水阀、蓄水调节池出水阀、搅拌器、连续自动取样器、自动液位计、出水阀、溢流管线、溢流监测仪表;所述蓄水调节池设置在污水收集计量池上方;蓄水调节池底部出水口与污水收集计量池顶部之间通过管线连接;在蓄水调节池与污水收集计量池之间管线上设置蓄水调节池出水阀;进水阀的一端连接居民住宅楼宇生活污水排放管道,另一端通过管线接蓄水调节池底部的出水口和蓄水调节池出水阀上端;蓄水调节池上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溢流管线连接下水道;在溢流管线上设置溢流监测仪表;污水收集计量池设有搅拌器、连续自动取样器、自动液位计;污水收集计量池底部的出水口通过管线连接出水阀一端,出水阀另一端通过管线接下水道;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分别连接进水阀、蓄水调节池出水阀、出水阀、以及搅拌器、连续自动取样器、自动液位计、溢流监测仪表。更优地,进水阀另一端通向蓄水调节池出水阀的管线上靠进水阀一侧设有粉碎装置;粉碎装置连接并受控于自动控制装置。进一步地,粉碎装置为粉碎性格栅。更优地,进水阀之前的居民住宅楼宇生活污水排放管道通过超越管线连接下水道,在超越管线上设置超越管线控制阀;超越管线控制阀连接并受控于自动控制装置。更优地,蓄水调节池顶部设有蓄水调节池排气孔,污水收集计量池顶部设有污水收集计量池排气孔,所述蓄水调节池排气孔和污水收集计量池排气孔分别通过管线连接除臭装置。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收集计量取样装置通过自动控制装置控制,可实现监测楼宇污水的全自动收集与取样,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人均日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算一体化装置,包括:收集计量与取样系统1、住宅人员流动监控系统2、数据处理平台系统3,所述的收集计量与取样系统1和住宅人员流动监控系统2分别通过网络与数据处理平台系统3连接;所述收集计量与取样系统1用于对监测楼宇一个周期(设定为24h)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分时段收集及采样,并将各时段水量和时间节点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平台系统3;所述住宅人员流动监控系统2用于监控楼宇进出人员数量和时间,并传输至数据处理平台系统3;所述数据处理平台系统3根据收集计量与取样系统1和住宅人员流动监控系统2反馈的数据计算出人均日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所述收集计量与取样系统1包括相连接的收集计量取样装置4和自动控制装置5;其中自动控制装置5中包括PLC控制器;自动控制装置5与数据处理平台系统3连接;收集计量取样装置4包括:蓄水调节池6、污水收集计量池7、除臭装置8、进水阀9、粉碎性格栅10、蓄水调节池出水阀11、搅拌器12、连续自动取样器13、自动液位计14、出水阀15、超越管线控制阀16、超越管线17、溢流口18、溢流管线19、溢流监测仪表20、蓄水调节池排气孔21、污水收集计量池排气孔22;收集计量取样装置4分别连接居民住宅楼宇生活污水排放管道23、下水道24;所述蓄水调节池6设置在污水收集计量池7上方;蓄水调节池6底部出水口与污水收集计量池7顶部之间通过管线连接;在蓄水调节池6与污水收集计量池7之间管线上设置蓄水调节池出水阀11;进水阀9的一端连接居民住宅楼宇生活污水排放管道23,另一端通过管线接蓄水调节池6底部的出水口和蓄水调节池出水阀11上端;更优地,进水阀9另一端通向蓄水调节池出水阀11的管线上靠进水阀9一侧设有粉碎性格栅10;蓄水调节池6上部设有溢流口18,溢流口18通过溢流管线19连接下水道24;在溢流管线19上设置溢流监测仪表20;污水收集计量池7设有搅拌器12、连续自动取样器13、自动液位计14;污水收集计量池7底部的出水口通过管线连接出水阀15一端,出水阀15另一端通过管线接下水道24;更优地,进水阀9之前的居民住宅楼宇生活污水排放管道23通过超越管线17连接下水道24,在超越管线17上设置超越管线控制阀16;更优地,蓄水调节池6顶部设有蓄水调节池排气孔21,污水收集计量池7顶部设有污水收集计量池排气孔22,所述蓄水调节池排气孔21和污水收集计量池排气孔22分别通过管线连接除臭装置8;所述自动控制装置5分别连接进水阀9、蓄水调节池出水阀11、出水阀15、超越管线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集计量取样装置(4),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调节池(6)、污水收集计量池(7)、进水阀(9)、蓄水调节池出水阀(11)、搅拌器(12)、连续自动取样器(13)、自动液位计(14)、出水阀(15)、溢流管线(19)、溢流监测仪表(20);/n所述蓄水调节池(6)设置在污水收集计量池(7)上方;蓄水调节池(6)底部出水口与污水收集计量池(7)顶部之间通过管线连接;在蓄水调节池(6)与污水收集计量池(7)之间管线上设置蓄水调节池出水阀(11);/n进水阀(9)的一端连接居民住宅楼宇生活污水排放管道(23),另一端通过管线接蓄水调节池(6)底部的出水口和蓄水调节池出水阀(11)上端;/n蓄水调节池(6)上部设有溢流口(18),溢流口(18)通过溢流管线(19)连接下水道(24);在溢流管线(19)上设置溢流监测仪表(20);/n污水收集计量池(7)设有搅拌器(12)、连续自动取样器(13)、自动液位计(14);/n污水收集计量池(7)底部的出水口通过管线连接出水阀(15)一端,出水阀(15)另一端通过管线接下水道(24);/n所述进水阀(9)、蓄水调节池出水阀(11)、出水阀(15)、以及搅拌器(12)、连续自动取样器(13)、自动液位计(14)、溢流监测仪表(20)分别连接自动控制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集计量取样装置(4),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调节池(6)、污水收集计量池(7)、进水阀(9)、蓄水调节池出水阀(11)、搅拌器(12)、连续自动取样器(13)、自动液位计(14)、出水阀(15)、溢流管线(19)、溢流监测仪表(20);
所述蓄水调节池(6)设置在污水收集计量池(7)上方;蓄水调节池(6)底部出水口与污水收集计量池(7)顶部之间通过管线连接;在蓄水调节池(6)与污水收集计量池(7)之间管线上设置蓄水调节池出水阀(11);
进水阀(9)的一端连接居民住宅楼宇生活污水排放管道(23),另一端通过管线接蓄水调节池(6)底部的出水口和蓄水调节池出水阀(11)上端;
蓄水调节池(6)上部设有溢流口(18),溢流口(18)通过溢流管线(19)连接下水道(24);在溢流管线(19)上设置溢流监测仪表(20);
污水收集计量池(7)设有搅拌器(12)、连续自动取样器(13)、自动液位计(14);
污水收集计量池(7)底部的出水口通过管线连接出水阀(15)一端,出水阀(15)另一端通过管线接下水道(24);
所述进水阀(9)、蓄水调节池出水阀(11)、出水阀(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利张维高晨晨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