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材料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511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6:39
一种基于建筑材料的检测装置,属于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材料检测装置在检测冲击能力时时大多数是采用液压动力冲击建筑材料,由于液压动力不稳定,这样就会导致检测装置检测的数据不准确,从而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且液压动力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液压的形式,容易造成危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检测壳体;检测壳体内设置有装夹平台,装夹平台的一侧设置有耐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抗冲击装置,通过抗冲击装置中的第一电动推杆代替液压缸,增加安全性,第一电动推杆将冲击块升高,提高重力势能,对建筑材料冲击,还能够通过改变第一电动推杆的高度,改变对建筑材料冲击力的大小,获得多组数据,全面的对建筑材料的冲击性能进行检测。

A detection device based on building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材料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建筑材料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建筑商在选购材料的时候要经过严格的检测,测试建筑材料是否合格才会进行选购。现有的建筑材料检测装置在检测冲击能力时时大多数是采用液压动力冲击建筑材料,由于液压动力不稳定,这样就会导致检测装置检测的数据不准确,,从而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且液压动力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液压的形式,容易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材料的检测装置,本技术通过设置抗冲击装置,通过抗冲击装置中的第一电动推杆代替液压缸,增加安全性,第一电动推杆将冲击块升高,提高重力势能,增大冲击块对建筑材料的冲击,还能够通过改变第一电动推杆的高度,改变对建筑材料冲击力的大小,获得多组数据,全面的对建筑材料的冲击性能进行检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建筑材料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壳体、清理装置、夹紧装置和抗冲击检测装置;所述检测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清理装置,所述检测壳体内设置有装夹平台,所述装夹平台与夹紧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装夹平台的一侧设置有耐磨装置;所述抗冲击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推杆、冲击弹簧和冲击块;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设置在冲击板内,每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两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活动端分别与卡接板卡接,所述卡接板的下端与冲击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冲击杆的另一端与冲击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冲击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筒与冲击块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收集壳体、风管和鼓风机;所述检测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收集壳体,所述检测壳体的另一侧与若干组风管连通,每组所述风管与分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分管的另一端与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鼓风机设置在风机壳体内,所述风机壳体与检测壳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安装板、装夹丝杠和驱动手柄;所述安装板与装夹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内镶嵌有丝杠螺母,所述装夹丝杠的一端与定位片螺纹连接,所述装夹丝杠还与丝杠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装夹丝杠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板以及检测壳体与安装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与驱动手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耐磨装置包括旋转电机、测试圆盘和磨片;所述旋转电机的主轴与测试圆盘键连接,所述测试圆盘加工有螺栓孔,所述测试圆盘与若干组磨片固定连接,若干组所述磨片之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磨片为木材、大理石、不锈钢、玻璃材料共同制作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设置抗冲击检测装置;通过抗冲击装置中的第一电动推杆代替液压缸,增加安全性,工作时,第二电动推杆缩短,卡接板失去与第二电动推杆的卡接,由于重力作用,对建筑材料进行冲击,通过改变第一电动推杆的高度,改变对建筑材料冲击力的大小,获得多组数据,全面的对建筑材料的冲击性能进行检测。2)本技术通过设置清理装置;清理装置能够将测试中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保证装置内的整洁,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通过设置耐磨装置;耐磨装置中的旋转电机带动测试圆盘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磨片转动,使不同种材料的磨片同时在测试材料上进行测试,既节约时间,同时通过对照能够测量出建筑材料的耐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侧图;图3是本技术中夹紧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抗冲击检测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耐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检测壳体;2-清理装置;3-夹紧装置;4-抗冲击检测装置;5-装夹平台;6-耐磨装置;21-收集壳体;22-风管;23-鼓风机;31-安装板;32-装夹丝杠;33-驱动手柄;41-第一电动推杆;42-冲击弹簧;43-冲击块;44-第二电动推杆;45-冲击杆;46-安装套筒;61-旋转电机;62-测试圆盘;63-磨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建筑材料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壳体1、清理装置2、夹紧装置3和抗冲击检测装置4;所述检测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清理装置2,所述检测壳体1内设置有装夹平台5,所述装夹平台5与夹紧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装夹平台的一侧设置有耐磨装置6;检测壳体一侧铰接有可视门(图中未标出),通过可视门以及检测壳体的上端能够观察到装置内部情况,将需要检测的建筑材料放在装夹平台5上,通过夹紧装置3进行夹紧,通过抗冲击检测装置4和耐磨装置6检测其抗冲击能力和耐磨性,在检测期间,势必会产生一些碎屑,通过清理装置2将碎屑清理保证装置的整洁;所述抗冲击检测装置4包括第一电动推杆41、冲击弹簧42和冲击块43;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1设置在冲击板内,每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44,两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4的活动端分别与卡接板卡接,所述卡接板的下端与冲击杆4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冲击杆45的另一端与冲击弹簧42固定连接,所述冲击弹簧42的另一端与安装套筒46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筒46与冲击块43螺纹连接;第一电动推杆41与按钮电性连接,第二电动推杆44与开关电性连接,按动按钮,按钮驱动第一电动推杆41运动,当需要较大冲击力时,驱动第一电动推杆41向上运动,当需要较小冲击力时,驱动第一电动推杆41向下运动,按动开关,第二电动推杆44缩短,由于失去了两组第二电动推杆44对卡接板的禁锢,卡接板带动冲击杆45和冲击块43对建筑材料进行冲击,装夹平台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建筑材料相接触,压力传感器以信号的形式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再把信号发送给显示屏,显示屏把发送的信号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方便检测人员观看和记录,观察在不同冲击力下,建筑材料表面情况,由于安装套筒46与冲击块43螺纹连接,在面对不同的建筑材料,冲击块43是可以被更换的,通过更换冲击块43的重量以及改变第一电动推杆41的高度能够对建筑材料产生不同的冲击力。具体的,所述清理装置2包括收集壳体21、风管22和鼓风机23;所述检测壳体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收集壳体21,所述检测壳体1的另一侧与若干组风管22连通,每组所述风管22与分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分管的另一端与鼓风机23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鼓风机23设置在风机壳体内,所述风机壳体与检测壳体1固定连接;检测结束后,打开鼓风机23,鼓风机23的出风口与分管连通,将风通过分管进入到风管22中,风管22在检测壳体1中的一侧,能够将检测壳体1中风管22这一侧的碎屑全部吹至检测壳体1中的另一侧,设置若干组风管22能够保证在每一个角落的碎屑都能被风管22吹起,确保碎屑收集完全,由收集壳体21收集,与收集壳体在一侧的检测壳体上还加工有通风孔,通风孔的尺寸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建筑材料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壳体(1)、清理装置(2)、夹紧装置(3)和抗冲击检测装置(4);所述检测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清理装置(2),所述检测壳体(1)内设置有装夹平台(5),所述装夹平台(5)与夹紧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装夹平台的一侧设置有耐磨装置(6);/n所述抗冲击检测装置(4)包括第一电动推杆(41)、冲击弹簧(42)和冲击块(43);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1)设置在冲击板内,每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44),两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4)的活动端分别与卡接板卡接,所述卡接板的下端与冲击杆(4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冲击杆(45)的另一端与冲击弹簧(42)固定连接,所述冲击弹簧(42)的另一端与安装套筒(46)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筒(46)与冲击块(43)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材料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壳体(1)、清理装置(2)、夹紧装置(3)和抗冲击检测装置(4);所述检测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清理装置(2),所述检测壳体(1)内设置有装夹平台(5),所述装夹平台(5)与夹紧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装夹平台的一侧设置有耐磨装置(6);
所述抗冲击检测装置(4)包括第一电动推杆(41)、冲击弹簧(42)和冲击块(43);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1)设置在冲击板内,每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44),两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4)的活动端分别与卡接板卡接,所述卡接板的下端与冲击杆(4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冲击杆(45)的另一端与冲击弹簧(42)固定连接,所述冲击弹簧(42)的另一端与安装套筒(46)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筒(46)与冲击块(43)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材料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装置(2)包括收集壳体(21)、风管(22)和鼓风机(23);所述检测壳体(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收集壳体(21),所述检测壳体(1)的另一侧与若干组风管(22)连通,每组所述风管(22)与分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分管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宝孙大伟朱春丽朱宝庆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龙测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