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消防应急功能的人体感应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502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消防应急功能的人体感应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制单元、感应控制单元、光敏感应单元、人体感应单元、市电控制单元、市电供电单元、市电反馈单元、直流供电单元、光耦开关单元、消防控制单元、消防供电单元和消防反馈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日常照明设备中加入消防应急功能,在日常使用中作为人体感应灯使用,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接入消防应急电路,直接作为消防应急灯使用。

Human body induction circuit with fire emergency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消防应急功能的人体感应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应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消防应急功能的人体感应电路。
技术介绍
消防应急灯适用于消防应急照明,是消防应急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照明工具,应急时间长,高亮度具有断电自动应急功能,消防应急灯具有耗电小、亮度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边上设计有电源开关和指显灯,适合工厂、酒店、学校、单位等公共场所以备停电作应急照明之用。当出现火情等危险情况时,消防应急灯是指示人们逃生的重要标志;为此,消防设备应当时刻处于待用状态,以随时应付突发状况。然而现有的消防应急灯都是单独设置,日常使用中只能当摆设,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消防应急功能的人体感应电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消防应急功能的人体感应电路,包括总控制单元、感应控制单元、光敏感应单元、人体感应单元、市电控制单元、市电供电单元、市电反馈单元、直流供电单元、光耦开关单元、消防控制单元、消防供电单元和消防反馈单元;所述感应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光敏感应单元和人体感应单元的采集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总控制单元;所述总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该采集信号控制所述市电控制单元和光耦开关单元的工作状态;所述市电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市电供电单元为负载供电,并将所述负载的工作状态通过所述市电反馈单元反馈给所述总控制单元;所述直流供电单元用以为所述总控制单元、感应控制单元、光敏感应单元和人体感应单元供电;所述光耦开关单元用以控制所述消防控制单元的工作状态;所述消防控制单元用以控制所述消防供电单元为负载供电;所述消防反馈单元用以将所述消防控制单元的工作状态反馈给所述总控制单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照明设备中加入消防应急功能,在日常使用中作为人体感应灯使用,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接入消防应急电路,直接作为消防应急灯使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市电控制单元包括双向可控硅SCR、单向可控硅T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容C11和电容C12;所述双向可控硅SCR一端连接所述单向可控硅T1一端并作为所述市电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双向可控硅SCR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R11一端、电容C11一端和二极管D1阳极,所述二极管D1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12一端,所述电阻R12另一端连接所述单向可控硅T1另一端、电阻R13一端和二极管D3阳极,所述二极管D3阴极作为所述市电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单向可控硅T1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R14一端、电容C12一端和二极管D2阴极,所述二极管D2阳极作为所述市电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双向可控硅SCR另一端、电阻R11另一端、电容C11另一端、电阻R14另一端和电容C12另一端均接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总控制单元通过市电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控制单向可控硅T1导通,从而控制双向可控硅SCR导通,使得市电供电单元为负载供电,并为直流供电单元提供电压。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市电供电单元包括市电输入端L、市电输出端LOUT、保险丝F1、热敏电阻NTC、二极管D1A1、二极管D1B1、二极管D1C1和二极管D1D1;所述市电输入端L串联所述保险丝F1后连接所述二极管D1A1阳极和二极管D1B1阴极,所述二极管D1A1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C1阴极并作为所述市电供电单元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1C1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D1阴极和热敏电阻NTC一端,所述热敏电阻NTC另一端连接所述市电输出端LOUT,所述二极管D1B1阳极和二极管D1D1阳极均接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总控制单元通过市电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控制单向可控硅T1导通,从而控制双向可控硅SCR导通,使得市电供电单元通过L→F1→D1A1→SCR→D1D1→NTC→LOUT为负载供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市电反馈单元包括二极管D6、二极管D7、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13、电容C14和电容C19;所述电阻R15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3一端和二极管D6阳极并作为所述市电反馈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15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一端和电容C14一端并作为所述市电反馈单元的控制端,所述二极管D6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17一端、电容C19一端和二极管D7阴极,所述电阻R17另一端作为所述市电反馈单元的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7阳极连接所述电阻R18一端,所述电容C13另一端、电阻R16另一端、电容C14另一端、电容C19另一端和电阻R18另一端均接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总控制单元通过市电反馈单元的控制端反馈的信号,获得市电供电单元的工作状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流供电单元包括稳压芯片U1、三极管Q1、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阻R19、电阻R21、电阻R22、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和电容C18;所述电阻R19一端作为所述直流供电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19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一端和三极管Q1一端,所述电阻R21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2一端,所述电阻R22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控制端和二极管D4阴极,所述三极管Q1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5一端、二极管D5一端、电容C16一端和稳压芯片U1输入端,所述稳压芯片U1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17一端和电容C18一端并作为所述直流供电单元的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4阳极、电容C15另一端、二极管D5阳极、电容C16另一端、电容C17另一端、电容C18另一端和稳压芯片U1地端均接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流供电单元用以为总控制单元、感应控制单元、光敏感应单元和人体感应单元供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耦开关单元包括光耦U3和电阻R32,所述光耦U3输出端作为所述光耦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光耦U3输入端串联所述电阻R32后作为所述光耦开关单元的输入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总控制单元通过光耦U3控制消防控制单元的启闭,从而控制消防供电单元是否进行工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消防控制单元包括双向可控硅SCR1、单向可控硅T2、二极管Z1、二极管Z2、二极管D8、二极管D9、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1和电阻R33;所述双向可控硅SCR1一端连接所述单向可控硅T2一端和电阻R26一端并作为所述消防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双向可控硅SCR1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R23一端、电容C21一端和二极管Z1阳极,所述二极管Z1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24一端,所述电阻R24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8阳极、电阻R25一端和单向可控硅T2另一端,所述单向可控硅T2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R27一端、电容C22一端和电阻R28一端,所述电阻R28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1一端并作为所述消防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二极管D8阴极连接所述电容C24一端、二极管D9阳极和电阻R33一端,所述电阻R33另一端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消防应急功能的人体感应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制单元、感应控制单元、光敏感应单元、人体感应单元、市电控制单元、市电供电单元、市电反馈单元、直流供电单元、光耦开关单元、消防控制单元、消防供电单元和消防反馈单元;/n所述感应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光敏感应单元和人体感应单元的采集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总控制单元;/n所述总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该采集信号控制所述市电控制单元和光耦开关单元的工作状态;/n所述市电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市电供电单元为负载供电,并将所述负载的工作状态通过所述市电反馈单元反馈给所述总控制单元;/n所述直流供电单元用以为所述总控制单元、感应控制单元、光敏感应单元和人体感应单元供电;/n所述光耦开关单元用以控制所述消防控制单元的工作状态;/n所述消防控制单元用以控制所述消防供电单元为负载供电;/n所述消防反馈单元用以将所述消防控制单元的工作状态反馈给所述总控制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消防应急功能的人体感应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制单元、感应控制单元、光敏感应单元、人体感应单元、市电控制单元、市电供电单元、市电反馈单元、直流供电单元、光耦开关单元、消防控制单元、消防供电单元和消防反馈单元;
所述感应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光敏感应单元和人体感应单元的采集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总控制单元;
所述总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该采集信号控制所述市电控制单元和光耦开关单元的工作状态;
所述市电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市电供电单元为负载供电,并将所述负载的工作状态通过所述市电反馈单元反馈给所述总控制单元;
所述直流供电单元用以为所述总控制单元、感应控制单元、光敏感应单元和人体感应单元供电;
所述光耦开关单元用以控制所述消防控制单元的工作状态;
所述消防控制单元用以控制所述消防供电单元为负载供电;
所述消防反馈单元用以将所述消防控制单元的工作状态反馈给所述总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消防应急功能的人体感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控制单元包括双向可控硅SCR、单向可控硅T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容C11和电容C12;所述双向可控硅SCR一端连接所述单向可控硅T1一端并作为所述市电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双向可控硅SCR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R11一端、电容C11一端和二极管D1阳极,所述二极管D1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12一端,所述电阻R12另一端连接所述单向可控硅T1另一端、电阻R13一端和二极管D3阳极,所述二极管D3阴极作为所述市电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单向可控硅T1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R14一端、电容C12一端和二极管D2阴极,所述二极管D2阳极作为所述市电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双向可控硅SCR另一端、电阻R11另一端、电容C11另一端、电阻R14另一端和电容C12另一端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消防应急功能的人体感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供电单元包括市电输入端L、市电输出端LOUT、保险丝F1、热敏电阻NTC、二极管D1A1、二极管D1B1、二极管D1C1和二极管D1D1;所述市电输入端L串联所述保险丝F1后连接所述二极管D1A1阳极和二极管D1B1阴极,所述二极管D1A1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C1阴极并作为所述市电供电单元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1C1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D1阴极和热敏电阻NTC一端,所述热敏电阻NTC另一端连接所述市电输出端LOUT,所述二极管D1B1阳极和二极管D1D1阳极均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消防应急功能的人体感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反馈单元包括二极管D6、二极管D7、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13、电容C14和电容C19;所述电阻R15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3一端和二极管D6阳极并作为所述市电反馈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15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一端和电容C14一端并作为所述市电反馈单元的控制端,所述二极管D6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17一端、电容C19一端和二极管D7阴极,所述电阻R17另一端作为所述市电反馈单元的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7阳极连接所述电阻R18一端,所述电容C13另一端、电阻R16另一端、电容C14另一端、电容C19另一端和电阻R18另一端均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消防应急功能的人体感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供电单元包括稳压芯片U1、三极管Q1、二极管D4、二极管D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恋覃俐玲张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全智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