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孔用磁电雷管起爆信号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96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射孔用磁电雷管起爆信号的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触发器、分频器、显示屏以及按键电路,其中,所述触发器与所述分频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以上设计,可以进行电信号特别是起爆信号的频率的测量并设定特定频率,从而对该频率的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到该频率时指示灯亮起对信号进行直观展示,并由此可以判断起爆器及所连接的射孔器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可以正常将引爆雷管的电信号提供至雷管脚线完成正常施工,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成本低,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A detection device for the initiation signal of magnetoelectric detonator for perfor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孔用磁电雷管起爆信号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磁电管起爆信号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射孔用磁电雷管起爆信号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工业中,基本都需要采用对特定井段进行射孔作业,即将射孔枪内安装射孔弹并与磁定位相连由磁定位器完成井中的深度校准后由地表的起爆器产生起爆信号,经过电缆和磁定位器到达射孔枪内的雷管并将导爆索引爆从而引爆射孔弹,使射孔弹含有的金属射流射透套管并射穿部分地层从而使油气能够流入井中便于后期开采的过程。在磁定位器完成深度校准之后,都要采用起爆器对雷管进行起爆。如果一旦起爆器出现故障或者磁定位器中电路出现故障导致没有起爆信号能够加载到雷管上,或者起爆信号频率不正确,起爆就会失败,施工方就要承担较大的事故责任,有可能引起甲方的责问或者罚款甚至是取消作业任务。因为无法判断是否有电流已经经过了雷管,就可能使雷管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下,而且由于起爆不成功,必须将磁定位器和射孔枪全部提升出井口到达地面才能在承担风险的情况下排除故障,会导致施工周期的增加,从而延误后期工序。因此,在连接射孔枪和磁定位之前,检测起爆信号是否能够正常供应到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孔用磁电雷管起爆信号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连接的触发器(2)、分频器(3)、显示屏(4)以及按键电路(5),其中,所述触发器(2)与所述分频器(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孔用磁电雷管起爆信号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连接的触发器(2)、分频器(3)、显示屏(4)以及按键电路(5),其中,所述触发器(2)与所述分频器(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孔用磁电雷管起爆信号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包括型号为STC12C5A60S2的单片机芯片U1、电源接口J1以及程序下载接口J2,其中,
所述芯片U1的第1引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第38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4引脚分别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开关S5的一关以及接地电阻R9连接,开关S5的另一端分别与极性电容C5的正极以及所述芯片U1的第38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5引脚与所述接口J2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7引脚与所述接口J2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接口J2的第1引脚接地,所述接口J2的第4引脚分别与所述接口J1的第1引脚以及单刀开关S6的一端连接,所述接口J1的第2引脚接地,单刀开关S6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第38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8引脚、第9引脚、第10引脚以及第11引脚分别与所述按键电路(5)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14引脚分别与晶体振荡器Y1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6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15引脚分别与晶体振荡器Y1的另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7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16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1的第18引脚、第19引脚、第20引脚、第21引脚以及第22引脚分别与所述显示屏(4)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43引脚与所述触发器(2)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44引脚与所述分频器(3)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38引脚还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触发器(2)、分频器(3)以及显示屏(4)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孔用磁电雷管起爆信号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2)包括型号为74LS14的施密特触发芯片U2、型号为2SC3355的三极管Q1、信号输入接口J3以及电位器接口J4,其中,
所述芯片U2的第1引脚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以及所述芯片U1的第38引脚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3的一端以及电容C2的一端连接,极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然齐兴华韩文娟谢啸虎韩乐善崔江波李玲景献明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