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最小游程切换点标记编码压缩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87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最小游程切换点标记编码压缩方法,包括S1、将测试向量进行均匀划分成若干组区域;S2、将区域中的所有测试向量进行编码压缩,压缩后继续压缩下一组区域中的测试向量,直至全部区域压缩;S3、将该组区域的测试向量压缩后,继续读取下一组区域,重复执行步骤S2;直到最后一个区域压缩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最小游程切换点标记编码压缩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测试向量与测试向量之间游程的关系进行压缩,极大缩短了编码字的数量,有效得提高了压缩率。

A compression method and device of minimum run switching point mark co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最小游程切换点标记编码压缩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测试
,尤其是一种最小游程切换点标记编码压缩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是保障集成电路产品良品率关键因素,是集成电路制造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随着集成电路的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促使芯片的集成度不断提高,截至2012年级别的晶体管处理器已经得到商用。由于技术规模不断扩大,集成电路的复杂程度也不断提高,这也为集成电路测试带来了巨大挑战,虽然全扫描测试可以提高电路的可控制性和可观察性,但却增加了大量的测试时间,从而提高了测试成本。高昂的测试成本严重阻碍了集成电路的发展,因此减少测试成本一直是集成电路研究的热点问题。如果想降低测试成本,就有在设备使用周期内尽可能多的测试芯片。测试数据压缩只改变数据容量,而不改变故障覆盖率,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CN101299611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集合游程的数据压缩方法,包括:读取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待压缩数据;寻找数据中的特征字符集合;进行编码;将压缩后的数据存入计算机存储器;所述寻找数据中的特征字符集合包括以下步骤:统计孤立字符;判断是否存在孤立字符,是则执行下步,否则将所有字符都化为特征字符,每个特征字符映射的连续出现次数为其数值本身,并转入上述编码步骤;将孤立字符从小到大进行排序;遍历所有特征字符集合可能出现的各种元素个数,选取使压缩率r的取值达到最小的特征字符集合元素的个数;将特征字符集合中的每个元素映射到连续出现次数。但是该专利并没有考虑到最小向量游程切换范围的重叠关系,这对压缩率会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常规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法中,利用编码字后缀表示游程长度的限制压缩数据,导致了压缩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最小游程切换点标记编码压缩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编码字后缀表示游程长度的限制压缩数据,导致了压缩率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游程切换点标记编码压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若干个测试向量分别进行均匀划分,得到若干组区域;S2、将每组区域中的所有测试向量进行编码压缩;得到压缩后的数据;S3、将一组区域的测试向量压缩后,继续读取下一组区域,重复执行步骤S2;直到所有区域压缩完成。通过将若干个测试向量划分成若干组区域,再依次对每组区域进行压缩,实现对多个测试向量的压缩。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若干组区域中,每组区域中有K条测试向量;不足K条测试向量的区域,用全是无关位X的测试向量补充;其中K为大于0的正整数。通过增加全是无关位X的测试向量补充,来保证每组区域含有的测试向量数量相同,方便进行压缩。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2包括:S21、首先获取第一组区域中k条测试向量所有的最小游程切换范围,并用最小游程切换点提取算法提取最小游程切换点组成的集合;S22、然后设置一个位置参考向量;最后对该组区域中k条测试向量编码;S23、设置游程标记码;S24、位置参考向量、游程标记码按照顺序共同组成压缩后的数据。通过获取最小游程切换点组成的集合,根据该集合设置位置参考向量,同时再另行设置游程标记码,获得到压缩后的数据,突破了传统编码压缩用编码字后缀表示游程长度的限制,提高了压缩率。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最小游程切换范围用(x,y]来表征;其中,x代表对应的测试向量中确定位位数,确定位位数从0开始计数,同时y代表了第x位的确定位数值。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x、y分别代表整数,测试向量中的确定位位数从左往右且从0开始计数。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用最小游程切换点提取算法提取最小游程切换点,包括步骤1)与步骤2),分别如下:1)对所有的最小游程切换范围进行排序,排序规则为:每个最小游程切换点范围按照右端数值递增排序,如果两个最小游程切换点范围的右端数值相同时,此时比对左端数值,按照左端数值递减的方式进行排序;排序之后得到最小游程切换点范围集合U,U(i)代表U中第i个最小游程切换点范围,i为正整数且最大值为所有的最小游程切换范围数量之和;2)首先依次选取U中U(i)右端点,然后通过将选取后的U(i)舍弃来更新U,接着继续依次选取更新后的U中U(i+1)的右端点,直至U为空集,将每次选取的U(i)右端点,组成最小游程切换点组成的集合P(m)。利用利用组内向量游程切换范围的重叠关系合并游程切换点,可以将组内所有测试向量的游程位置用一条向量表示出来,这样极大的缩短了编码字的数量,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压缩率。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22中,位置参考向量为一条与测试向量等长的向量,将位置参考向量的首位设置为1,集合P(m)中数值大小对应位置参考向量的确定位也设置为1;其余位置为0,得到位置参考向量。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23中,在首位和最小游程切换点位用0和1表示所在游程的种类;如果是0游程就编码“0”,如果是1游程就编码“1,得到游程标记码。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24中,位置参考向量、游程标记码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得到压缩后的数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一种游程切换点标记编码压缩装置,包括:划分模块,用于将测试向量进行均匀划分成若干组区域;压缩模块,用于将每组区域中的所有测试向量进行编码压缩,压缩后继续压缩下一组区域中的测试向量,直至全部区域压缩;执行模块,用于将一组区域的测试向量压缩后,继续读取下一组区域,重复执行步骤S2;直到所有区域压缩完成。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针对测试向量与测试向量之间游程的关系进行压缩,将若干个测试向量,分成若干组区域,针对每组区域的测试向量,利用组内最小向量游程切换范围的重叠关系合并游程切换点,可以将组内所有测试向量的游程位置用一条向量表示出来,突破了传统编码压缩要用编码字后缀表示游程长度的限制,相较于传统编码压缩,极大缩短了编码字的数量,有效得提高了压缩率。2、本专利技术中,提取多条测试向量的最小游程切换点范围,再依次提取多条向量游程切换点,使每个范围至少有一个切换点,能够尽可能的囊括所有的测试向量,保证了编码压缩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游程切换点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编码实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游程切换点标记编码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若干个测试向量分别进行均匀划分,得到若干组区域;/nS2、将每组区域中的所有测试向量,利用最小向量游程切换范围的重叠关系压缩,得到压缩后的数据;/nS3、将一组区域的测试向量压缩后,继续读取下一组区域,重复执行步骤S2;直到所有区域压缩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游程切换点标记编码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若干个测试向量分别进行均匀划分,得到若干组区域;
S2、将每组区域中的所有测试向量,利用最小向量游程切换范围的重叠关系压缩,得到压缩后的数据;
S3、将一组区域的测试向量压缩后,继续读取下一组区域,重复执行步骤S2;直到所有区域压缩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程切换点标记编码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组区域中,每组区域中有K条测试向量;不足K条测试向量的区域,用全是无关位X的测试向量补充;其中K为大于0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程切换点标记编码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S21、首先获取第一组区域中k条测试向量所有的最小游程切换范围,并用最小游程切换点提取算法提取最小游程切换点组成的集合;
S22、然后设置一个位置参考向量;
S23、其次,编码游程标记码;
S24、最后,位置参考向量、游程标记码共同组成压缩后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程切换点标记编码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游程切换范围用(x,y]来表征;其中,x代表对应的测试向量中确定位位数,同时y代表了第x位的确定位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游程切换点标记编码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最小游程切换点提取算法提取最小游程切换点,包括:
1)对所有的最小游程切换范围进行排序,排序规则为:每个最小游程切换点范围按照右端数值递增排序,如果两个最小游程切换点范围的右端数值相同时,此时比对左端数值,按照左端数值递减的方式进行排序;
排序之后得到最小游程切换点范围集合U,U(i)代表U中第i个最小游程切换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文法陶鹏程蔡雪原邵志伟彭勇张振林丁文祥彭登辉华铭都奕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