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抗控制电路及装置
本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但不限于一种阻抗控制电路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中,时钟是很重要的信号,控制着数据处理和传送的速率。比如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应用领域,随着FPGA规模变得越来越大,系统时钟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而由于时钟边沿速率更快,保持信号完整性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和生产变得更加困难。印刷电路板必须通过适当的端接,使得器件IO阻抗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匹配,以避免反射。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器件IO处增加电阻,使驱动器、接收器或发送器的阻抗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匹配;如图1所示,采用串联端接方式时,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为50欧姆,则在驱动器串联一个50欧姆电阻,实现驱动器的输出阻抗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避免反射,保证了信号完整性。,然而,随着器件IO数量的增加,外围的端接电阻数量也增加,同时增加了基板的面积。除了提高了生产成本外,在一些尺寸要求严格的场合中,应用是无法实现的。另外,如图2所示,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抗控制电路,包括:/n第一偏置电路和IO端接阻抗电路;/n所述第一偏置电路包括参考电阻、第一IO端口和第二偏置电路;所述第二偏置电路包括第一偏置输出VBN和第二偏置输出VBP;所述参考电阻通过所述第一IO端口与所述第二偏置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偏置输出VBN和所述第二偏置输出VBP分别与所述IO端接阻抗电路连接;/n所述IO端接阻抗电路包括K(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个第二IO端口;通过串联端接或并联端接,所述第二IO端口的端接阻抗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抗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偏置电路和IO端接阻抗电路;
所述第一偏置电路包括参考电阻、第一IO端口和第二偏置电路;所述第二偏置电路包括第一偏置输出VBN和第二偏置输出VBP;所述参考电阻通过所述第一IO端口与所述第二偏置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偏置输出VBN和所述第二偏置输出VBP分别与所述IO端接阻抗电路连接;
所述IO端接阻抗电路包括K(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个第二IO端口;通过串联端接或并联端接,所述第二IO端口的端接阻抗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置电路包括第一负反馈环路和第二负反馈环路;所述第一负反馈环路产生所述第一偏置输出VBN;所述第二负反馈环路产生所述第二偏置输出VBP。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负反馈环路包括:第一单级放大电路AN和第一运算放大器OPN;所述第一单级放大电路AN包括第一NMOS和所述参考电阻;所述第一单级放大电路AN的输出为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N的同相输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N的输出为所述第一单级放大电路AN的输入;所述第一负反馈环路稳定时,所述第一NMOS的等效阻抗值与所述参考电阻相等;
所述第二负反馈环路包括:第二单级放大电路AP和第二运算放大器OPP;第二单级放大电路AP包括第一复制NMOS和第一PMOS;所述第一复制NMOS为第一NMOS的复制单元;所述第二单级放大电路AP的输出为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P的同相输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P的输出为所述第二单级放大电路AP的输入;所述第二负反馈环路稳定时,所述第一PMOS的等效阻抗值与所述参考电阻相等。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负反馈环路包括:第一单级放大电路AN和第一运算放大器OPN;所述第一单级放大电路AN包括第一NMOS和第一复制PMOS;所述第一单级放大电路AN的输出为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N的同相输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N的输出为所述第一单级放大电路AN的输入;所述第一负反馈环路稳定时,所述第一NMOS的等效阻抗值与所述参考电阻相等;
所述第二负反馈环路包括:第二单级放大电路AP和第二运算放大器OPP;第二单级放大电路AP包括第一PMOS和所述参考电阻;所述第一复制PMOS为第一PMOS的复制单元;所述第二单级放大电路AP的输出为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P的同相输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让天,梁爱梅,温长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