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82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充电方式;当检测到充电方式是无线充电时,判断系统有无应用在运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无线充电电流值;依据所确定的无线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的电池的进行无线充电。

A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产品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带无线充电的移动终端都存在无线充电快充的安全问题。由于结构问题,无线充电线圈都位于移动终端电池背面电芯位置的上方。在无线充电时,电池后面的无线充电线圈严重发热,热量都传导到电池上而由于空间有限导致热量散不出去长时间导致电池鼓包将前面板撑开。因此,无线充电发热问题已经成为限制无线充电发展的一大障碍,而如何解决无线充电发热带来的安全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能有效解决无线充电快充的发热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充电方式;当检测到充电方式是无线充电时,判断系统有无应用在运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无线充电电流值;依据所确定的无线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的电池的进行无线充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无线充电电流值,包括:当判断结果为系统无应用在运行时,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电池中心的温度;当检测到温度值未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阀值时,确定以第一无线充电电流值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当检测到温度值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阀值时,确定以第二无线充电电流值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二无线充电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电流值。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无线充电电流值,包括:当判断结果为系统有应用在运行时,确定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是否高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且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是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阀值,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电池中心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靠近电池保护板上电池边缘的温度;如果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高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且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阀值,则确定以第三无线充电电流值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否则,确定以第四无线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的电池进行充电同时给系统供电;其中,所述第三无线充电电流值小于所述第四无线充电电流值。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确定以第三无线充电电流值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是否高于第三预设温度阀值;如果高于第三预设温度阀值,则确定停止对所述电池的充电,只给系统供电;如果低于第三预设温度阀值,则确定持续以第三无线充电电流值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充电方式是有线充电时,获取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基于所述温度值确定有线充电电流值;依据所确定的有线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的电池的进行有线充电。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充电方式;判断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充电方式是无线充电时,判断系统有无应用在运行;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无线充电电流值;第一控制模块,用于依据所确定的无线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的电池的进行无线充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当判断结果为系统无应用在运行时,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电池中心的温度;当检测到温度值未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阀值时,确定以第一无线充电电流值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当检测到温度值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阀值时,确定以第二无线充电电流值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二无线充电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电流值。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当判断结果为系统有应用在运行时,确定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是否高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且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是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阀值,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电池中心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靠近电池保护板上电池边缘的温度;如果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高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且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阀值,则确定以第三无线充电电流值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否则,确定以第四无线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的电池进行充电同时给系统供电;其中,所述第三无线充电电流值小于所述第四无线充电电流值。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当确定以第三无线充电电流值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时,检测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是否高于第三预设温度阀值;如果高于第三预设温度阀值,则确定停止对所述电池的充电,只给系统供电;如果低于第三预设温度阀值,则确定持续以第三无线充电电流值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充电方式是有线充电时,获取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基于所述温度值确定有线充电电流值;第二控制模块,用于依据所确定的有线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的电池的进行有线充电。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无线充电线圈,电池,位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下方;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中心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电池保护板上方,用于检测电池边缘的温度;充电控制装置,用于检测充电方式是有线充电还是无线充电,基于充电方式确定充电电流值,依据所确定的充电电流值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控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电池上方,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电池保护板上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充电控制装置为上文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检测充电方式是有线充电还是无线充电;当检测到是无线充电时,判断系统有无应用在运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无线充电电流值;依据所确定的无线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的电池的进行无线充电,如此,在无线充电过程中,不再以恒定不变的无线充电电流值进行充电,而是结合系统当前有无应用在运行确定更合适的无线充电电流值,适时调整无线充电电流值,从而减少无线充电发热,降低电池电芯的温度,解决因检测电池保护板上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低于因无线充电线圈发热导致电芯中央发热温度而导致的充电温控没有及时作用进而引起电池鼓包问题解决无线充电快充时发热严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移动终端无线充电线圈在整机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无线充电器表面温度示意图;图3为整机后壳表面温度示意图;图4为整机液晶显示器上表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无应用运行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检测充电方式;/n当检测到充电方式是无线充电时,判断系统有无应用在运行;/n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无线充电电流值;/n依据所确定的无线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的电池进行无线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充电方式;
当检测到充电方式是无线充电时,判断系统有无应用在运行;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无线充电电流值;
依据所确定的无线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的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无线充电电流值,包括:
当判断结果为系统无应用在运行时,
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电池中心的温度;
当检测到温度值未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阀值时,确定以第一无线充电电流值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当检测到温度值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阀值时,确定以第二无线充电电流值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二无线充电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电流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无线充电电流值,包括:
当判断结果为系统有应用在运行时,
确定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是否高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且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是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阀值,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电池中心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靠近电池保护板的电池边缘的温度;
如果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高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且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阀值,则确定以第三无线充电电流值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否则,确定以第四无线充电电流值对移动终端的电池进行充电同时给系统供电;其中,所述第三无线充电电流值小于所述第四无线充电电流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以第三无线充电电流值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是否高于第三预设温度阀值;
如果高于第三预设温度阀值,则确定停止对所述电池的充电,只给系统供电;
如果低于第三预设温度阀值,则确定持续以第三无线充电电流值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5.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充电方式;
判断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充电方式是无线充电时,判断系统有无应用在运行;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无线充电电流值;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依据所确定的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翠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