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台区系统和管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48271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台区系统和管理方法,包括:配电自动化主站和智能配变终端;智能配变终端包括者少一个终端应用,智能配变终端采集低压配网设备的数据,基于终端应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发送给配电自动化主站;配电自动化主站用于:对智能配变终端处理的数据进行运行管控。系统和管理方法能够直接采集低压配网设备的数据,克服了当前台区侧配变终端仅能实现对配变监测的缺陷;基于边缘计算实现数据就地分析、存储,本地决断,快速响应。

An intelligent platform area system and management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台区系统和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台区系统和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力行业远方数据采集研究和应用,最初是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国内得到少量应用,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原有负荷控制的基础上,又拓展了更多的业务应用,也就是负荷管理系统,配电台区作为供电营销和用电客户双方利益的交集点,早期主要是在负荷管理系统基础上扩充配变监测功能,但随着业务要求及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台区的监测也由过去粗放式的管理向精细化的转变。但配电台区存在分布广、运行环境复杂、难以实时监控等问题,配电变压器等设备运行维护难度相对较大,因设备维护不及时、监测不到位导致的设备故障引起非正常停电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当前台区侧配变终端仅能实现对配变监测,配变至用户侧的低压电网处于监控盲区;终端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耦合性较强,功能难以扩展和升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难以检测配变至用户侧的低压电网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台区系统和管理方法。该系统和管理方法以智能配变终端作为台区设备管理中心,管理范围由配电变压器至用户侧智能电表。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智能台区系统,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配电自动化主站和智能配变终端;所述智能配变终端包括者少一个终端应用,所述智能配变终端采集低压配网设备的数据,基于所述终端应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发送给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用于:对所述智能配变终端处理的数据进行运行管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边缘计算包括:在采集低压配网设备数据的所述智能配变终端就地存储所述数据并根据业务需要对所述数据进行计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智能配变终端还包括:消息总线、协议规约库、共享数据库和硬件驱动封装库;所述协议规约库,包括预先制定的协议,用于实现所述终端应用间的通讯;所述消息总线,用于终端应用与终端应用和/或配电自动化主站进行通讯和数据交互;所述共享数据库连接所述消息总线,用于存储所述终端应用共有的数据;所述硬件驱动封装库连接在所述协议规约库和智能配变终端的接口之间,所述终端应用通过所述硬件驱动封装库驱动智能配变终端连接的设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三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智能配变终端还包括:容器;所述终端应用、消息总线、协议规约库、共享数据库和硬件驱动封装库运行于所述容器中,并由所述容器进行管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四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包括:对所述智能配变终端上传或处理的业务数据进行展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五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还包括控制器服务端;所述控制器服务端用于通过设置在所述智能配变终端上的控制器客户端对所述智能配变终端进行网络管理、设备管理、容器管理和终端应用管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六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控制器服务端包括:网络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容器管理模块和应用管理模块;所述网络管理模块用于管理与所述智能配变终端的网络连接;所述设备管理模块用于通过网络连接管理与所述智能配变终端连接的设备;所述容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所述智能配变终端中的容器;所述应用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业务需要在所述智能配变终端的容器中实例化终端应用处理业务,其中,所述业务需要包括计算业务需要和管理所述智能配变终端接入设备的业务需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七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还包括应用中心;所述应用中心用于存储终端应用,并对安装于智能配变终端的终端应用进行远程维护管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八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应用中心包括:应用测试模块、应用管理模块、综合监测模块和权限管理模块;所述应用测试模块用于生成并管理终端应用的测试报告;所述应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经过测试的终端应用,包括检测所述终端应用的功能性、规范性和安全性,对所述终端应用进行注册和归档;所述综合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终端应用的运行状态,对异常状态进行告警;所述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使用所述终端应用的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九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还包括低压配网设备;所述低压配网设备,用于完成配用电系统计量、监测、电能质量治理和用户侧供需互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十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低压配网设备包括:台区侧设备、低压侧设备和用户侧设备;所述台区侧设备包括:进线开关、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智能电容器、集中器和环境监测装置;所述低压侧设备包括:换相开关、智能塑壳断路器和分支箱监测单元;所述用户侧设备包括:智能电表、光伏发电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桩和表箱监测单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十一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主站的终端应用管理包括:根据所述智能配变终端的业务需要,经过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从应用中心下载终端应用并安装。一种智能台区管理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智能配变终端采集低压配网设备的数据;智能配变终端基于业务类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发送给配电自动化主站;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对所述智能配变终端上传的计算结果进行运行管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十二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智能配变终端基于业务类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包括:智能配变终端的容器中根据业务类型负责边缘计算的终端应用基于协议规约库和共享数据库,通过消息总线从负责采集数据的终端应用中获取采集的数据;根据业务类型负责边缘计算的终端应用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其中,所述采集的数据由负责采集数据的终端应用通过硬件驱动封装库驱动所述智能配变终端连接的设备采集得到,所述边缘计算包括:在采集低压配网设备数据的所述智能配变终端就地存储所述数据并根据业务需要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十三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对所述智能配变终端上传的计算结果进行运行管控,包括: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对所述智能配变终端上传或处理的业务数据进行展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十四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对所述智能配变终端上传的计算结果进行运行管控,还包括:管理与所述智能配变终端的网络连接;通过网络连接管理与所述智能配变终端连接的设备和所述智能配变终端中的容器;根据业务需要在所述智能配变终端的容器中实例化终端应用处理业务,其中,所述业务需要包括计算业务需要和管理所述智能配变终端接入设备的业务需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十五优选技术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智能配变终端采集低压配网设备的数据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智能配变终端的业务需要,经过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从应用中心下载终端应用并安装。与最接近的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台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自动化主站和智能配变终端;/n所述智能配变终端包括者少一个终端应用,所述智能配变终端采集低压配网设备的数据,基于所述终端应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发送给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n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用于:对所述智能配变终端处理的数据进行运行管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台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自动化主站和智能配变终端;
所述智能配变终端包括者少一个终端应用,所述智能配变终端采集低压配网设备的数据,基于所述终端应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发送给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
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用于:对所述智能配变终端处理的数据进行运行管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计算包括:在采集低压配网设备数据的所述智能配变终端就地存储所述数据并根据业务需要对所述数据进行计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变终端还包括:消息总线、协议规约库、共享数据库和硬件驱动封装库;
所述协议规约库,包括预先制定的协议,用于实现所述终端应用间的通讯;
所述消息总线,用于终端应用与终端应用和/或配电自动化主站进行通讯和数据交互;
所述共享数据库连接所述消息总线,用于存储所述终端应用共有的数据;
所述硬件驱动封装库连接在所述协议规约库和智能配变终端的接口之间,所述终端应用通过所述硬件驱动封装库驱动智能配变终端连接的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变终端还包括:容器;
所述终端应用、消息总线、协议规约库、共享数据库和硬件驱动封装库运行于所述容器中,并由所述容器进行管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包括:对所述智能配变终端上传或处理的业务数据进行展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还包括控制器服务端;
所述控制器服务端用于通过设置在所述智能配变终端上的控制器客户端对所述智能配变终端进行网络管理、设备管理、容器管理和终端应用管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服务端包括:网络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容器管理模块和应用管理模块;
所述网络管理模块用于管理与所述智能配变终端的网络连接;
所述设备管理模块用于通过网络连接管理与所述智能配变终端连接的设备;
所述容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所述智能配变终端中的容器;
所述应用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业务需要在所述智能配变终端的容器中实例化终端应用处理业务,其中,所述业务需要包括计算业务需要和管理所述智能配变终端接入设备的业务需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用中心;
所述应用中心用于存储终端应用,并对安装于智能配变终端的终端应用进行远程维护管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中心包括:应用测试模块、应用管理模块、综合监测模块和权限管理模块;
所述应用测试模块用于生成并管理终端应用的测试报告;
所述应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经过测试的终端应用,包括检测所述终端应用的功能性、规范性和安全性,对所述终端应用进行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冀川王鹏栾文鹏郭屾林佳颖张治明张明宇孙浩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