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箱内线束剥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低压箱内线束剥皮装置。
技术介绍
线束(circuitgroup)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线束加工过程中包括生管、切断、剥皮等步骤。现有的设备中,线束的切断、剥皮是由多台设备完成。线束先经切断后再由人工放入到剥皮装置中进行剥皮,无法连续性的操作,延长了线束的生产周期,并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箱内线束剥皮装置,该线束剥皮装置能够实现线束裁切与剥皮的连续性操作,缩短了企业的生产周期,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低压箱内线束剥皮装置,包括L型基板,所述L型基板的左侧转动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右下方分别设置有导向辊轮组与输送辊轮组,所述导向辊轮组与输送辊轮组水平设置且均转动连接于所述L型基板的侧壁上,所述L型基板的后侧壁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输送辊轮组中其中一滚轮转动的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箱内线束剥皮装置,包括L型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基板(1)的左侧转动有安装轴(2),所述安装轴(2)的右下方分别设置有导向辊轮组(3)与输送辊轮组(4),所述导向辊轮组(3)与输送辊轮组(4)水平设置且均转动连接于所述L型基板(1)的侧壁上,所述L型基板(1)的后侧壁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输送辊轮组(4)中其中一滚轮转动的电机,所述输送辊轮组(4)的右侧设置有定位块(6),所述L型基板(1)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101),所述开口(101)、定位块(6)与输送辊轮组(4)的水平位置相对齐,所述开口(10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7),所述第一伸缩气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箱内线束剥皮装置,包括L型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基板(1)的左侧转动有安装轴(2),所述安装轴(2)的右下方分别设置有导向辊轮组(3)与输送辊轮组(4),所述导向辊轮组(3)与输送辊轮组(4)水平设置且均转动连接于所述L型基板(1)的侧壁上,所述L型基板(1)的后侧壁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输送辊轮组(4)中其中一滚轮转动的电机,所述输送辊轮组(4)的右侧设置有定位块(6),所述L型基板(1)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101),所述开口(101)、定位块(6)与输送辊轮组(4)的水平位置相对齐,所述开口(10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7),所述第一伸缩气缸(7)固定于所述L型基板(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伸缩气缸(7)的伸缩端安装有裁刀(8),所述第一伸缩气缸(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气管(9),所述L型基板(1)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避空气管的横向开口(102),所述第一气管(9)穿过所述横向开口(102)并与外部供气泵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开口(101)的上下方对称开设有条形开口(103),所述条形开口(103)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04),两组所述第一伸缩气缸(7)的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伸缩气缸(10),所述第二伸缩气缸(10)对称设置于所述开口(101)的两侧,所述第二伸缩气缸(10)通过滑块与所述滑槽(10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气缸(10)的伸缩端安装有剥皮切刀(11),所述第二伸缩气缸(1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气管(12),所述第二气管(12)分别穿过两侧所述横向开口(102)并与外部供气泵相连通,所述第二伸缩气缸(10)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穿过所述条形开口(103),所述条形开口(10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固定于所述L型基板(1)的后侧壁上,两组所述固定板(14)之间安装有用于带动13水平移动的第一丝杠(15),所述第一丝杠(15)的一端贯穿一侧所述固定板(14)并连接有旋钮(16),所述开口(101)中设置有夹持机构(17),所述L型基板(1)的后侧壁上固定有两个滑轨(18),两个所述滑轨(18)分别位于所述开口(101)的上下两侧,两个所述滑轨(18)之间滑动连接有夹持机构(17),所述夹持机构(17)的前端穿过所述开口(101),所述L型基板(1)的后侧壁上安装有用于带动夹持机构(17)沿滑轨(18)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19),所述L型基板(1)的后侧壁上还设置有PLC控制器(20),所述PLC控制器(20)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气缸(7)、第二伸缩气缸(10)、夹持机构(17)与驱动机构(19)电性连接。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刃,刘明辉,邵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明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