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透镜及具有该光学透镜的影视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75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透镜及具有该光学透镜的影视灯,所述光学透镜包括呈盘状且具有一定厚度的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上设有多个呈间隔布置的透光部,相邻的所述透光部之间通过遮光部连接,所述透镜本体的边缘处还均布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所述透镜本体与灯板的连接,所述透光部包括位于所述透镜本体背面的入光面与位于所述透镜本体正面的出光面,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出光面均采用向上凸起的曲面结构,且曲面结构的所述入光面上形成与光源对应的容纳槽,所述光源收容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入光面后由所述出光面射出。本申请的光学透镜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光损较低且光效较高。

Optical lens and video lamp with the optical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透镜及具有该光学透镜的影视灯
本技术涉及透镜,尤其涉及光学透镜及具有该光学透镜的影视灯。
技术介绍
影室灯是在舞台演出和影视拍摄中,为了照明及达到某种光线效果而使用的一类灯具。其中,采用LED灯珠作为光源的影视灯,因LED灯珠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强度高、低能耗及寿命极长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而随着该类型影视灯的广泛应用,对其灯光照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不同的光效需求,可通过设计不同的光学透镜来实现对灯光效果的完善。而现有的光学透镜的光损较高,光效较低。并且,现有的光学透镜多是通过旋转再卡接于灯具主体上,或者,旋转到位后通过螺丝锁定于灯具主体上,装配结构相对复杂。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光损较低且光效较高的光学透镜及具有该光学透镜的影视灯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光损较低且光效较高的光学透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视灯,该影视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光损较低且光效较高的光学透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学透镜,所述光学透镜包括呈盘状且具有一定厚度的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上设有多个呈间隔布置的透光部,相邻的所述透光部之间通过遮光部连接,所述透镜本体的边缘处还均布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所述透镜本体与灯板的连接,所述透光部包括位于所述透镜本体背面的入光面与位于所述透镜本体正面的出光面,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出光面均采用向上凸起的曲面结构,且曲面结构的所述入光面上形成与光源对应的容纳槽,所述光源收容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入光面后由所述出光面射出。较佳地,所述透光部呈环状或/和半环状。较佳地,多个所述透光部于所述透镜本体上呈同心环状排布。较佳地,所述透光部呈直线状或/和斜线状。较佳地,多个所述透光部于所述透镜本体上呈米字型排布或矩阵排布。较佳地,所述出光面的顶端平齐于或低于所述透镜本体的顶端面,所述入光面的底端高于所述透镜本体的底端面。较佳地,所述遮光部包括位于所述透镜本体背面的第一遮光面与位于所述透镜本体正面的第二遮光面,所述第一遮光面与所述第二遮光面均为平面或曲面,或者,所述第一遮光面为平面而所述第二遮光面为曲面。较佳地,所述光学透镜还包括沿所述透镜本体的周向设于所述透镜本体的背面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用于密封圈的安置。较佳地,所述光学透镜还包括用于定位的定位柱与对位孔,所述定位柱凸设于所述透镜本体的背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对位孔贯穿所述透镜本体且位于邻近所述定位柱的位置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影视灯,所述影视灯包括灯板、光源及光学透镜,所述光源为LED灯珠,且所述光源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光学透镜扣接于所述灯板上,所述光源安设于所述灯板上且收容于所述光学透镜的容纳槽中,所述光学透镜如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光学透镜包括多个呈间隔开地布置于透镜本体上的透光部,且相邻透光部之间通过遮光部连接,由于透光部之位于透镜本体背面与正面的入光面与出光面均采用向上凸起的曲面结构,且曲面结构的入光面上形成与光源对应的容纳槽,则当透镜本体固接与灯板上时,设于灯板上的光源正好收容于容纳槽中,则光源发出的光基本上没有损失,光由容纳槽中汇聚收集后再穿过入光面后由出光面射出,从而通过二次分配均匀的出光,光效较高。且经过入光面与出光面二次分配后的灯光的炫光指数更低,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另外,由于透镜本体的边缘处均布有多个安装孔,则可借助与安装孔相对应的螺丝即可简单且便捷的将透镜本体固定于灯板上,从而使得具有该光学透镜的影视灯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光损较低且光效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光学透镜的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光学透镜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光学透镜正面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光学透镜背面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光学透镜的侧视图。图6为沿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沿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透镜100,适用于影视灯(图中未示出)中,其中,影视灯还包括灯板及光源,光源具体为LED灯珠,且光源的数量为多个,光学透镜100扣接于灯板上,光源安设于灯板上且收容于光学透镜100的容纳槽100a中。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透镜100包括呈盘状且具有一定厚度的透镜本体10,透镜本体10上设有多个呈间隔布置的透光部20,相邻的透光部20之间通过遮光部30连接,透镜本体10的边缘处还均布有多个安装孔40。安装孔40用于透镜本体10与灯板的连接,安装孔40为贯穿透镜本体10的通孔,具体可通过与安装孔40相匹配的螺丝将透镜本体10固定于灯板上。透光部20包括位于透镜本体10背面的入光面21与位于透镜本体10正面的出光面22,入光面21与出光面22均采用向上凸起的曲面结构,且曲面结构的入光面21上形成与光源对应的容纳槽100a,光源收容于容纳槽100a中,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入光面21后由出光面22射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透镜本体10为圆盘状,透光部20呈环状或/和半环状。多个透光部20于透镜本体10上呈同心环状排布,则每一环状的透光部20中可容纳多个LED灯珠,相邻环状的透光部20中的LED灯珠的色温可不同,当然,每一环状的透光部20中容纳的多个LED灯珠的色温亦可不同,从而可通过混光获得不同的出光效果。优选地,连接于透光部20之间的遮光部30的间距可不相同,即多个透光部20之间可呈不等距的布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透光部20还可呈直线状或/和斜线状。多个透光部20于透镜本体10上还可呈米字型排布或矩阵排布。请参阅图5至图7,出光面22的顶端平齐于或低于透镜本体10的顶端面11,入光面21的底端高于透镜本体10的底端面12。具体地,遮光部30包括位于透镜本体10背面的第一遮光面31与位于透镜本体10正面的第二遮光面32,第一遮光面31与第二遮光面32均为平面或曲面。或者,第一遮光面31为平面而第二遮光面32为曲面,从而可起到较佳的遮光效果,使得光源发出的光能更好的收容于容纳槽100a。具体地,第一遮光面31平齐于或高于透镜本体10的底端面12,第二遮光面32低于出光面22。请参阅图2和图4,为了将透镜本体10便捷准确的固定于灯板上,本技术的光学透镜100还包括用于定位的定位柱50,定位柱50凸设于透镜本体10背面的中心位置处,对应地,灯板上设有与定位柱50相对应的定位孔,从而通过定位柱50对位插接于定位孔中实现有效对位。定位柱50数量可为多个,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50的数量为3个,3个定位柱50以透镜本体10的圆心为中心呈间隔120°的设置。其中,透镜本体10的圆心处设为不透光的遮光部30,此处的遮光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包括呈盘状且具有一定厚度的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上设有多个呈间隔布置的透光部,相邻的所述透光部之间通过遮光部连接,所述透镜本体的边缘处还均布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所述透镜本体与灯板的连接,所述透光部包括位于所述透镜本体背面的入光面与位于所述透镜本体正面的出光面,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出光面均采用向上凸起的曲面结构,且曲面结构的所述入光面上形成与光源对应的容纳槽,所述光源收容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入光面后由所述出光面射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包括呈盘状且具有一定厚度的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上设有多个呈间隔布置的透光部,相邻的所述透光部之间通过遮光部连接,所述透镜本体的边缘处还均布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所述透镜本体与灯板的连接,所述透光部包括位于所述透镜本体背面的入光面与位于所述透镜本体正面的出光面,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出光面均采用向上凸起的曲面结构,且曲面结构的所述入光面上形成与光源对应的容纳槽,所述光源收容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入光面后由所述出光面射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呈环状或/和半环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透光部于所述透镜本体上呈同心环状排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呈直线状或/和斜线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透光部于所述透镜本体上呈米字型排布或矩阵排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一志张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类行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