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螺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54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螺栓,包括螺栓头、螺纹杆、螺帽,螺栓头一端面上设有通槽I、通槽II,通槽I侧壁设有滑槽I,通槽II侧壁设有滑槽II,通槽I、通槽II内分别置有滑块I、滑块II,滑块I远离滑条I的面上设有通槽III,通槽III侧壁设有与滑条II滑动配合的滑槽III;螺纹杆包括固定部与可拆卸部,固定部固定于螺栓头远离通槽I、通槽II的面上。六边形的螺栓头上通过通槽I、通槽II滑动连接有滑块I、滑块II,能适用多种工具;固定部上设有插槽,可拆卸部上设有杆,固定部、杆上分别设有与通孔I、通孔II,通孔I、通孔II与榫钉配合方便了螺栓头的拆卸,榫钉连接通孔I、通孔II,当螺栓头转动时能通过榫钉带动可拆卸部转动。

A new type of bo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螺栓
本技术涉及一种紧固件,尤其是一种新型螺栓。
技术介绍
螺栓,机械零件,配用螺母的圆柱形带螺纹的紧固件。由头部和螺杆(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现有的螺栓只能通过单一方式如“一”字螺丝刀或扳手安装或拆卸,当缺少这些工具时就会发生无法安装或拆卸的情况;螺栓头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过渡磨损出现损坏,为防止螺栓进一步损坏就要将螺栓整个拆下来更换,造成浪费;螺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固定于某处,易发生锈蚀,导致难以拆卸,不换又可能因结构老化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螺栓,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螺栓,包括螺栓头、螺纹杆、螺帽,所述螺栓头一端面上设有通槽I、通槽II,通槽I侧壁设有滑槽I,通槽II侧壁设有滑槽II,通槽I、通槽II内分别置有滑块I、滑块II,滑块I上设有与滑槽I滑动配合的滑条I,滑块II上设有与滑槽II滑动配合的滑条II,所述滑块I远离滑条I的面上设有通槽III,通槽III侧壁设有与滑条II滑动配合的滑槽III;所述螺纹杆包括固定部与可拆卸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螺栓头远离通槽I、通槽II的面上,固定部远离螺栓头的一端设有截面为六边形的插槽,固定部外壁设有穿过插槽的通孔I,所述可拆卸部一端设有与插槽滑动配合且截面为六边形的杆,杆上设有与通孔I相对应的通孔II,所述通孔I、通孔II内设有榫钉。所述通槽I底部设有注油管,注油管依次穿过螺栓头、固定部延伸出固定部设有插槽的端面,所述可拆卸部设有“L”形注油槽,注油槽一端设于可拆卸部设有杆的端面,另一端设于可拆卸部侧壁。所述螺帽一端面铰接有两“U”形片,两“U”形片端口相对设置。所述通槽I的深度大于通槽II的深度,所述通槽III的深度与通槽II的深度相同。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螺栓使用方式单一、螺栓头无法更换、螺栓锈蚀后难以拆卸的问题,该新型螺栓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六边形的螺栓头上通过通槽I、通槽II滑动连接有滑块I、滑块II,能适用多种工具;固定部上设有插槽,可拆卸部上设有杆,固定部、杆上分别设有与通孔I、通孔II,通孔I、通孔II与榫钉配合方便了螺栓头的拆卸,插槽与杆的截面均为六边形,使插槽与杆能配合转动,同时榫钉连接通孔I、通孔II,当螺栓头转动时能通过榫钉带动可拆卸部转动;固定部上延伸设有注油管,注油管插入可拆卸部上设注油槽内,由于注油管与通槽I底部连通,使润滑油能从注油管通过注油槽流入螺纹杆侧壁,润滑螺纹杆锈蚀部位,方便螺纹杆取出;螺帽上设有“U”形片,在拆卸螺丝时,可竖起“U”形片,方便客户用手固定螺帽,在需要拆卸螺栓时,通过“U”形片客户能手动拆卸螺帽,“U”形片上的缺口能防止螺栓超出螺帽设置时“U”形片无法竖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螺栓头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部10和螺栓头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可拆卸部2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滑块I3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滑块II4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螺帽5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螺栓头、10-固定部、11-通孔I、12-榫钉、13-注油管、14-插槽、2-螺纹杆、20-杆、21-通孔II、22-注油槽、23-可拆卸部、3-滑块I、30-通槽I、31-滑槽I、32-滑条I、33-通槽III、34-滑槽III、4-滑块II、40-通槽II、41-滑槽II、42-滑条II、5-螺帽、50-“U”形片。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7可知,本技术:一种新型螺栓,包括螺栓头1、螺纹杆2、螺帽5,所述螺栓头1一端面上设有通槽I30、通槽II40,通槽I30侧壁设有滑槽I31,通槽II40侧壁设有滑槽II41,通槽I30、通槽II40内分别置有滑块I3、滑块II4,滑块I3、滑块II4能防止通槽I30、通槽II40在不使用时受到磕碰损坏,同时还能防止异物落入通槽I30、通槽II40中,滑块I3上设有与滑槽I31滑动配合的滑条I32,滑块II4上设有与滑槽II41滑动配合的滑条II42,所述滑块I3远离滑条I32的面上设有通槽III33,通槽III33侧壁设有与滑条II42滑动配合的滑槽III34;所述螺纹杆2包括固定部10与可拆卸部23,所述固定部10固定于螺栓头1远离通槽I30、通槽II40的面上,固定部10远离螺栓头1的一端设有截面为六边形的插槽14,固定部10外壁设有穿过插槽1414的通孔I11,所述可拆卸部23一端设有与插槽14滑动配合且截面为六边形的杆20,截面均为六边形的插槽14、杆20互相配合使螺栓头1转动时能带动可拆卸部23转动,杆20上设有与通孔I11相对应的通孔II21,所述通孔I11、通孔II21内设有榫钉12。通孔I11、通孔II21、榫钉12三者配合不仅能防止固定部10与可拆卸部23意外分离,还能在螺栓头1转动时带动可拆卸部23转动。螺纹杆2外壁均匀设置的螺纹使螺纹杆能在缺少螺帽的情况下单独使用。所述通槽I30底部设有注油管13,注油管13依次穿过螺栓头1、固定部10延伸出固定部10设有插槽14的端面,延伸出固定部10的注油管13能防止润滑油在通过注油管13流入注油槽22时,沿固定部10与可拆卸部23的连接处滑出,无法达到润滑的效果,所述可拆卸部23设有“L”形注油槽22,注油槽22一端设于可拆卸部23设有杆20的端面,另一端设于可拆卸部23侧壁。将润滑油注入注油管13、注油槽22中,可润滑因锈蚀无法转动的螺栓,使其容易转动。所述螺帽5一端面铰接有两“U”形片50,两“U”形片50端口相对设置。将两“U”形片50翻起能为手部提供着力点,使用户能用手转动螺帽5。优选的,所述通槽I30的深度大于通槽II40的深度,所述通槽III33的深度与通槽II40的深度相同。当需要使用螺栓时,将固定部10上的插槽14对着可拆卸部23上的杆20按下,在此过程中,杆20滑入插槽14中,注油管13插入注油槽22中;将榫钉12插入通孔I11中,使榫钉12沿固定部10一侧通孔I11插入通孔II21,最终插入固定部10另一侧通孔I11中,通孔I11、通孔II21、榫钉12三者连接使固定部10与可拆卸部23;根据使用的工具选择是否取下滑块I3、滑块II4,使用“一”字螺丝刀时,滑动取下滑块II4,在此过程中,滑条II42沿滑槽II41、滑槽III34滑动;使用“十”字螺丝刀时,先滑动取下滑条II42,再滑动取下滑条I3,在此过程中,滑条I32沿31滑槽I滑动;使用扳手时,可不取下滑块I3、滑块II4,直接旋拧螺丝头。在使用扳手的过程中,滑块I3、滑块II4对螺栓头1起到填充支撑的作用,防止螺栓头1受扳手力发生形变导致损坏。当螺帽5需要配合螺栓使用时,可直接以扳手旋拧,或翻转两“U”形片50,使“U”形片50为用户手部提供着力点,使用用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螺栓,包括螺栓头(1)、螺纹杆(2)、螺帽(5),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头(1)一端面上设有通槽I(30)、通槽II(40),通槽I(30)侧壁设有滑槽I(31),通槽II(40)侧壁设有滑槽II(41),通槽I(30)、通槽II(40)内分别置有滑块I(3)、滑块II(4),滑块I(3)上设有与滑槽I(31)滑动配合的滑条I(32),滑块II(4)上设有与滑槽II(41)滑动配合的滑条II(42),所述滑块I(3)远离滑条I(32)的面上设有通槽III(33),通槽III(33)侧壁设有与滑条II(42)滑动配合的滑槽III(34);所述螺纹杆(2)包括固定部(10)与可拆卸部(23),所述固定部(10)固定于螺栓头(1)远离通槽I(30)、通槽II(40)的面上,固定部(10)远离螺栓头(1)的一端设有截面为六边形的插槽(14),固定部(10)外壁设有穿过插槽(14)的通孔I(11),所述可拆卸部(23)一端设有与插槽(14)滑动配合且截面为六边形的杆(20),杆(20)上设有与通孔I(11)相对应的通孔II(21),所述通孔I(11)、通孔II(21)内设有榫钉(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螺栓,包括螺栓头(1)、螺纹杆(2)、螺帽(5),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头(1)一端面上设有通槽I(30)、通槽II(40),通槽I(30)侧壁设有滑槽I(31),通槽II(40)侧壁设有滑槽II(41),通槽I(30)、通槽II(40)内分别置有滑块I(3)、滑块II(4),滑块I(3)上设有与滑槽I(31)滑动配合的滑条I(32),滑块II(4)上设有与滑槽II(41)滑动配合的滑条II(42),所述滑块I(3)远离滑条I(32)的面上设有通槽III(33),通槽III(33)侧壁设有与滑条II(42)滑动配合的滑槽III(34);所述螺纹杆(2)包括固定部(10)与可拆卸部(23),所述固定部(10)固定于螺栓头(1)远离通槽I(30)、通槽II(40)的面上,固定部(10)远离螺栓头(1)的一端设有截面为六边形的插槽(14),固定部(10)外壁设有穿过插槽(14)的通孔I(11),所述可拆卸部(23)一端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晟威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