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拉筋的轴流风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51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流风轮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拉筋的轴流风轮,相邻叶片之间设置有拉筋,拉筋将相邻的叶片连接在一起。拉筋设置在叶片的叶顶或叶片中段,拉筋一端连接在叶片的前缘,另一端连接在相邻叶片的尾缘。通过在两片叶片之间增设拉筋,使各相邻两片风叶连接为一体,形成一种更加稳固的一体风轮结构。风叶本体为悬臂结构,在风轮注塑过程中,叶顶前缘会上抬叶顶尾缘会下压,使叶片形成一种趋于平缓的变形状态;在风轮运转过程中,叶顶前缘会因气流弯应力而下压。当在两者之间增设拉筋后,空间上对风叶的前缘与尾缘进行固定连接,加强了其在应力作用下保持自我形状的能力,减小了变形量,提升了结构稳定性。

A kind of axial flow wind wheel with tie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拉筋的轴流风轮
本技术涉及轴流风机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带拉筋的轴流风轮。
技术介绍
轴流风机,是国民经济各领域使用非常广的工业产品。它可分为内转子轴流风机与外转子轴流风机,目前来说,塑料风轮在这两种轴流风机中都已经在广泛运用。但塑料风轮在工艺及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塑料风轮在注塑过程中,注塑变形量难以通过模流分析进行精确的预测,设计与实际成品存在或多或少差距;塑料风轮在工作过程中高速旋转,叶片悬臂较长,气体的反作用力会使风叶产生一些变形,这种变形不但会影响风轮在运转时的性能,而且对风轮的疲劳寿命有不利影响。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389821A公开了一种静音轴流风扇扇叶,该风扇在扇叶的根部设置加强筋,从而保证叶片的强度,保证叶片不会出现断裂。但是该种结构不能解决叶片产生变形对风轮的疲劳寿命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中风轮在注塑或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叶片会发生变形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带拉筋的轴流风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带拉筋的轴流风轮,包括内环和沿内环外侧面圆周分布的叶片,叶片的根部固定在内环上,叶片的个数不少于三个,相邻叶片之间设置有拉筋,拉筋将相邻的叶片连接在一起。风叶本体为悬臂结构,在风轮注塑过程中,叶顶前缘会上抬叶顶尾缘会下压,使叶片形成一种趋于平缓的变形状态;在风轮运转过程中,叶顶前缘会因气流弯应力而下压。当在两者之间增设拉筋后,空间上对风叶的前缘与尾缘进行固定连接,加强了其在应力作用下保持自我形状的能力,减小了变形量,提升了结构稳定性。同时,拉筋对展向气流组织有一定的帮助。作为优选,拉筋设置在叶片的叶顶,拉筋一端连接在叶片的前缘,另一端连接在相邻叶片的尾缘。设置在叶片的叶顶位置能够保证叶片的位置稳定,保证叶片在高速转动时不会出现变形,从而保证叶片形状的稳定性,保证叶轮按照预设计的形状进行转动,不会出现疲劳变形,使用寿命延长。作为优选,拉筋设置在叶片的中段,拉筋一端连接在叶片的前缘,另一端连接在相邻叶片的尾缘。作为优选,相邻叶片之间至少连接有两根拉筋,拉筋相互平行设置,拉筋至少包括一根设置在叶片叶顶的第一拉筋和设置在叶片中段的第二拉筋,第一拉筋的一端连接在叶片的前缘,另一端连接在相邻叶片的尾缘。采用多个拉筋能够更好的保证叶片各个位置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拉筋能够对展向气流组织有一定的帮助,从而减少噪音。作为优选,拉筋的形状为扁平的条状,拉筋较宽的面与叶片的旋转轨迹相切。拉筋的形状为长条状,拉筋朝向内环的面为曲面。作为优选,拉筋的曲面为机翼形状。减小气流对叶片的阻力。作为优选,带拉筋的风轮为塑料材质。其他压铸或者冲压的风叶材料类型的带拉筋风轮也在该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在两片叶片之间增设拉筋,使各相邻两片风叶进行连接,形成一种更加稳固的一体结构。风叶本体为悬臂结构,在风轮注塑过程中,叶顶前缘会上抬叶顶尾缘会下压,使叶片形成一种趋于平缓的变形状态;在风轮运转过程中,叶顶前缘会因气流弯应力而下压。当在两者之间增设拉筋后,空间上对风叶的前缘与尾缘进行固定连接,加强了其在应力作用下保持自我形状的能力,减小了变形量,提升了结构稳定性。同时,拉筋对展向气流组织有一定的帮助,从而减小气流的噪声。在设计时能够准确设计叶片的参数不需要考虑高速旋转对叶片变形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后视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对应的技术名称为:1—内环、2—叶片、3—拉筋、4—叶顶、5—前缘、6—尾缘、7—正面、8—反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拉筋3的轴流风轮,包括内环1和沿内环1外侧面圆周分布的叶片2,叶片2的根部固定在内环1上,叶片2的个数不少于三个,本实施例中叶片2的个数为5个,相邻叶片2之间设置有拉筋3,拉筋3将相邻的叶片2连接在一起。拉筋3设置在叶片2的叶顶4,拉筋3一端连接在叶片2的前缘5,另一端连接在相邻叶片2的尾缘6,以风轮正向旋转为例,叶片2的左侧为前缘5,与前缘5对应的叶片2右侧命名为尾缘6,由于叶片2为倾斜设置的,所以很明显的是拉筋3的一端连接在叶片2的正面7,另一端固定在相邻叶片2的反面8,从而保证拉筋3结构的合理性,在设计模具时更加合理。为了减小拉筋3对气流的阻力,拉筋3为扁平形状,拉筋3的旋转方向的拉筋3表面为拉筋3面积较小的面,从而减小旋转时拉筋3产生的阻力。具体的为拉筋3的形状为长条状,拉筋3朝向内环1的面为曲面,该曲面为流线型,从而减小对气流的阻力,而且通过对拉筋3结构的设计起到了调整气流的功能,从而使得噪音更小,由于拉筋3增加了叶片2的稳定性。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叶片2、内环1和拉筋3为一体成型结构。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拉筋3设置在叶片2的中段,拉筋3一端连接在叶片2的前缘5,另一端连接在相邻叶片2的尾缘6。实施例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相邻叶片2之间连接有两根拉筋3,拉筋3相互平行设置,拉筋3包括一根设置在叶片2叶顶4的第一拉筋3和设置在叶片2中段的第二拉筋3,第一拉筋3的一端连接在叶片2的前缘5,另一端连接在相邻叶片2的尾缘6。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拉筋的轴流风轮,包括内环(1)和沿内环(1)外侧面圆周分布的叶片(2),叶片(2)的根部固定在内环(1)上,叶片(2)的个数不少于三个,其特征在于:相邻叶片(2)之间设置有拉筋(3),拉筋(3)将相邻的叶片(2)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拉筋的轴流风轮,包括内环(1)和沿内环(1)外侧面圆周分布的叶片(2),叶片(2)的根部固定在内环(1)上,叶片(2)的个数不少于三个,其特征在于:相邻叶片(2)之间设置有拉筋(3),拉筋(3)将相邻的叶片(2)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拉筋的轴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拉筋(3)设置在叶片(2)的叶顶(4),拉筋(3)一端连接在叶片(2)的前缘(5),另一端连接在相邻叶片(2)的尾缘(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拉筋的轴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拉筋(3)设置在叶片(2)的中段,拉筋(3)一端连接在叶片(2)的前缘(5),另一端连接在相邻叶片(2)的尾缘(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焱伟胡国军马明涛王伟华杨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顿力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顿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