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根盒及抽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40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盘根盒及抽油机,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该盘根盒可以包括:盘根盒本体、扶正筒、压帽组件和卡爪换向组件。在抽油机中安装该盘根盒后,若在抽油机的使用过程中,压帽组件与抽油机的光杆之间出现渗油现象,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卡爪换向组件中的连接杆以及卡爪本体带动盘根本体上的棘轮顺时针旋转,使得位于盘根盒本体外的第一盘根通过盘根入口向第一盘根容纳腔内移动。由于第一盘根容纳腔内加入了位于盘根盒本体外的新的第一盘根,因此可以避免压帽组件与抽油机的光杆之间出现渗油。无需控制抽油机停止工作,对盘根盒内的盘根进行更换,有效的提高了抽油机的采油效率。

Packing box and pump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盘根盒及抽油机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特别涉及一种盘根盒及抽油机。
技术介绍
抽油机中的盘根盒是一种抽油机光杆的密封装置,其内装填有用于使光杆穿过的盘根,能够在光杆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防止油管中液体溢出,达到密封的效果。但是,在光杆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光杆与盘根之间的摩擦较剧烈,盘根的消耗较大,所以需要经常更换新的盘根。目前在对盘根盒内的盘根进行更换时,需要控制抽油机停止工作,导致抽油机的采油效率较低,并且在跟换盘根盒内的盘根也需要一定时长,进一步的降低了该抽油机的采油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根盒及抽油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抽油机的采油效率的采油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盘根盒,包括:盘根盒本体,所述盘根盒本体具有第一盘根容纳腔,所述第一盘根容纳腔被配置为容纳第一盘根,所述盘根盒本体的第一端与井口橡皮匣门连接,所述盘根盒本体的第二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棘轮;扶正筒,所述扶正筒与所述盘根盒本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棘轮位于所述扶正筒内;压帽组件,所述压帽组件包括:压帽本体,所述压帽本体的第一端穿过所述扶正筒与所述第一盘根容纳腔内的第一盘根抵接,所述压帽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盘根入口,所述盘根入口与所述第一盘根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盘根容纳腔内的第一盘根通过所述盘根入口暴露在所述盘根盒本体外;卡爪换向组件,所述卡爪换向组件包括:与所述棘轮卡接的卡爪本体,与扶正筒的外壁连通的连接筒,以及穿过所述连接筒与所述卡爪本体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卡爪本体带动所述棘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可选的,所述卡爪本体的卡接面和棘轮中的咬合齿卡接,所述卡爪本体中与所述卡接面相邻的一面为斜面。可选的,所述卡爪换向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筒内且环绕所述连接杆的弹性元件,以及与所述连接筒固定连接的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配合的第一通孔。可选的,所述压帽本体内设置有润滑腔体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端与所述润滑腔体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端的开口位于所述压帽本体侧壁上;所述盘根盒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端连接润滑油嘴。可选的,所述压帽本体内还设置有第二盘根容纳腔,所述第二盘根容纳腔相对于所述润滑腔体背离所述盘根盒本体,所述第二盘根容纳腔被配置为容纳第二盘根;所述压帽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压帽本体的第二端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盘根容纳腔内的第二盘根接触。可选的,所述挡板通过多个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压帽本体的第二端连接。可选的,所述盘根盒本体的第二端的内壁为斜面内壁。可选的,所述扶正筒通过多个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压帽本体连接。可选的,所述盘根盒还包括:与所述压帽本体固定连接的压舌,所述压舌位于所述盘根入口所在位置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抽油机,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盘根盒。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该盘根盒可以包括:盘根盒本体、扶正筒、压帽组件和卡爪换向组件。该盘根盒本体具有第一盘根容纳腔,该第一盘根容纳腔被配置为容纳第一盘根,该盘根盒本体的第二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棘轮;该压帽组件可以包括:压帽本体,该压帽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盘根入口,第一盘根容纳腔内的第一盘根通过盘根入口暴露在盘根盒本体外;卡爪换向组件可以包括:卡爪本体、连接筒和连接杆。该连接杆被配置为通过卡爪本体带动棘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在抽油机中安装该盘根盒后,若在抽油机的使用过程中,压帽组件与抽油机的光杆之间出现渗油现象,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连接杆以及卡爪本体带动棘轮顺时针旋转,使得盘根盒本体随之顺时针旋转,从而使得位于盘根盒本体外的第一盘根通过盘根入口向第一盘根容纳腔内移动。由于第一盘根容纳腔内加入了位于盘根盒本体外的新的第一盘根,因此可以避免压帽组件与抽油机的光杆之间出现渗油。无需控制抽油机停止工作,对盘根盒内的盘根进行更换,便能够避免压帽组件与抽油机的光杆之间出现渗油,有效的提高了抽油机的采油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盘根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爪换向组件与棘轮配合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盘根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盘根盒的结构示意图。该盘根盒可以包括:盘根盒本体10、扶正筒20、压帽组件30和卡爪换向组件40。该盘根盒本体10具有第一盘根容纳腔11,该第一盘根容纳腔11被配置为容纳第一盘根(图1中未画出)。该盘根盒本体10的第一端与井口橡皮匣门连接,示例的,该盘根盒本体10的第一端可以与井口橡皮匣门螺纹连接。该盘根盒本体10的第二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棘轮13。该扶正筒20与盘根盒本体10的第二端连接,盘根盒本体10上的棘轮13位于该扶正筒20内。示例的,该扶正筒20可以与盘根盒本体10的第二端螺纹连接。该压帽组件30可以包括:压帽本体31。该压帽本体31的第一端穿过扶正筒20与第一盘根容纳腔11内的第一盘根抵接。该压帽本体31的侧壁上设置有盘根入口32,该盘根入口32与第一盘根容纳腔11连通,该第一盘根容纳腔11内的第一盘根通过盘根入口32暴露在盘根盒本体10外。卡爪换向组件40可以包括:与棘轮13卡接的卡爪本体41,与扶正筒20的外壁连通的连接筒42,以及穿过该连接筒42与卡爪本体41连接的连接杆43。该连接杆43被配置为通过卡爪本体41带动棘轮13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抽油机中安装该盘根盒后,若在抽油机的使用过程中,压帽组件30与抽油机的光杆之间出现渗油现象,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连接杆43以及卡爪本体41带动棘轮13顺时针旋转,使得盘根盒本体13随之顺时针旋转,从而使得位于盘根盒本体10外的第一盘根12通过盘根入口32向第一盘根容纳腔11内移动。由于第一盘根容纳腔11内加入了位于盘根盒本体13外的新的第一盘根12,因此可以避免压帽组件30与抽油机的光杆之间出现渗油。无需控制抽油机停止工作,对盘根盒内的盘根进行更换,便能够避免压帽组件30与抽油机的光杆之间出现渗油,有效的提高了抽油机的采油效率。若盘根盒本体10外部的不存在第一盘根,压帽组件30与抽油机的光杆之间仍然出现渗油现象,则需要跟换该第一根盘。此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连接杆43以及卡爪本体41带动棘轮13逆时针旋转,使得盘根盒本体13随之逆时针旋转,从而使得位于盘根盒本体10外的第一盘根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根盒,其特征在于,包括:/n盘根盒本体,所述盘根盒本体具有第一盘根容纳腔,所述第一盘根容纳腔被配置为容纳第一盘根,所述盘根盒本体的第一端与井口橡皮匣门连接,所述盘根盒本体的第二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棘轮;/n扶正筒,所述扶正筒与所述盘根盒本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棘轮位于所述扶正筒内;/n压帽组件,所述压帽组件包括:压帽本体,所述压帽本体的第一端穿过所述扶正筒与所述第一盘根容纳腔内的第一盘根抵接,所述压帽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盘根入口,所述盘根入口与所述第一盘根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盘根容纳腔内的第一盘根通过所述盘根入口暴露在所述盘根盒本体外;/n卡爪换向组件,所述卡爪换向组件包括:与所述棘轮卡接的卡爪本体,与扶正筒的外壁连通的连接筒,以及穿过所述连接筒与所述卡爪本体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卡爪本体带动所述棘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根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盘根盒本体,所述盘根盒本体具有第一盘根容纳腔,所述第一盘根容纳腔被配置为容纳第一盘根,所述盘根盒本体的第一端与井口橡皮匣门连接,所述盘根盒本体的第二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棘轮;
扶正筒,所述扶正筒与所述盘根盒本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棘轮位于所述扶正筒内;
压帽组件,所述压帽组件包括:压帽本体,所述压帽本体的第一端穿过所述扶正筒与所述第一盘根容纳腔内的第一盘根抵接,所述压帽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盘根入口,所述盘根入口与所述第一盘根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盘根容纳腔内的第一盘根通过所述盘根入口暴露在所述盘根盒本体外;
卡爪换向组件,所述卡爪换向组件包括:与所述棘轮卡接的卡爪本体,与扶正筒的外壁连通的连接筒,以及穿过所述连接筒与所述卡爪本体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卡爪本体带动所述棘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根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爪本体的卡接面和棘轮中的咬合齿卡接,所述卡爪本体中与所述卡接面相邻的一面为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根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爪换向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筒内且环绕所述连接杆的弹性元件,以及与所述连接筒固定连接的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配合的第一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伟苏印成刘宏云李健勋祁长海刘志虎劳丽珍师文嵩周瑞唐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