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标识生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363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5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标识生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适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第一元数据中包含用户人脸的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得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将第一人脸特征数据与至少一个第二人脸特征数据进行匹配,筛选出匹配成功的第三人脸特征数据;获取第三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二元数据,并基于第一元数据和获取到的第二元数据构建用户画像;对第一人脸特征数据和第三人脸特征数据进行融合,并设置为用户画像的用户标识。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标识可以应对更多不同环境下的场景,对真实用户和用户画像的匹配场景覆盖能力极强,匹配更为精准可靠。

A method,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generating user ident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户标识生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用户标识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用户画像,即用户信息标签化,通过收集与分析用户静态属性数据、社会属性数据、行为属性数据等元数据之后,构建出表征用户属性信息的标签体系,用于支撑个性化推荐等大数据场景应用的基本方式,其中,线下用户画像和线上用户画像,分别是指对通过线下和线上收集的用户元数据进行分析后,构建得到的两类用户画像。在将用户画像结合实际场景应用时,需要对用户画像选取或生成至少一个用户标识,用以将用户画像与真实用户进行匹配,例如,利用身份证号作为用户画像的用户标识时,通过检测真实用户的身份证号是否与用户画像相同,来匹配真实用户实际对应的用户画像。然而相关技术中在进行真实用户与线下用户画像进行匹配时,存在匹配准确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标识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真实用户与线下用户画像进行匹配时,匹配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标识生成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元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元数据中包含用户人脸的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得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获取至少一个第二人脸特征数据,并将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人脸特征数据进行匹配,其中,所述第二人脸特征数据为对第二元数据中包含用户人脸的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得到的人脸特征数据,第二元数据为历史获取的元数据;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人脸特征数据中存在与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人脸特征数据,将所述相匹配的人脸特征数据作为第三人脸特征数据,获取所述第三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二元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一元数据和获取到的第二元数据构建用户画像;对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和所述第三人脸特征数据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特征数据设置为所述用户画像的用户标识。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标识生成装置,包括:特征分析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元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元数据中包含用户人脸的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得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特征匹配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人脸特征数据,并将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人脸特征数据进行匹配,其中,所述第二人脸特征数据为对第二元数据中包含用户人脸的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得到的人脸特征数据,第二元数据为历史获取的元数据;画像构建模块,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人脸特征数据中存在与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人脸特征数据,将所述相匹配的人脸特征数据作为第三人脸特征数据,获取所述第三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二元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一元数据和获取到的第二元数据构建用户画像;标识设置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和所述第三人脸特征数据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特征数据设置为所述用户画像的用户标识。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用户标识生成方法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用户标识生成方法的步骤。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用户标识生成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与相关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在获取到用户的元数据时,通过对其中的用户人脸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并将分析得到的人脸特征数据作为该用户的唯一标识,来对历史储存的用户元数据的人脸特征数据进行匹配,实现对实时用户历史元数据的精确匹配,再基于用户此次元数据和历史元数据共同构建用户实时用户画像,并将此次分析得到的人脸特征数据和历史元数据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进行融合,作为实时用户画像的用户标识,相对采用注册账号、手机号或者身份证号等用户唯一属性数据来作为用户画像的用户标识而言,可以适应于更多种类场景下的匹配需求,同时每次都进行实时更新,使得实时融合的特征数据可以应对更多不同环境下的场景,对真实用户和用户画像的匹配场景覆盖能力更强,匹配更为精准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用户标识生成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用户标识生成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特征数据库中特征数据类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用户标识生成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用户标识生成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特征数据库中特征数据类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用户标识生成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用户标识生成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用户标识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八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此处先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简要说明,在进行真实用户和用户画像匹配时,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实际场景,例如在用户服装店利用手机付款购买衣服、在药店登记身份证号购买药物以及在超市进行会员账号结账等,而这些不同的实际场景中可获取到的用户唯一属性数据一般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上述进行手机付款时可以获取到用户的支付账户或手机号,进行药物购买时可以获取到用户的身份证号,而登录会员时则可以获取到用户的会员账号,因此,尽管注册账号、手机号、支付账户或者身份证号等用户唯一属性数据可以作为用户画像的用户标识,进行用户画像与真实用户的匹配,但这些用户标识对场景的适应性极差,在不同的场景下还是需要进行用户标识的重新生成或选取,例如假设将超市会员账号设置为用户画像的用户标识,此时用户在服装店进行消费时,首先用户在服装店不一定有会员账号,其次即使用户在服装店有会员账号,其与在用户超市的会员账号一般也是互不相同的,因此对于此次真实用户行为而言就无法直接根据设定好的用户标识进行用户画像的匹配,从而导致丢失此次真实用户的行为数据,因此,直接使用注册账号、手机号、支付账户或者身份证号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户标识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第一元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元数据中包含用户人脸的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得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n获取至少一个第二人脸特征数据,并将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人脸特征数据进行匹配,其中,所述第二人脸特征数据为对第二元数据中包含用户人脸的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得到的人脸特征数据,第二元数据为历史获取的元数据;/n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人脸特征数据中存在与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人脸特征数据,将所述相匹配的人脸特征数据作为第三人脸特征数据,获取所述第三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二元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一元数据和获取到的第二元数据构建用户画像;/n对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和所述第三人脸特征数据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特征数据设置为所述用户画像的用户标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标识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元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元数据中包含用户人脸的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得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
获取至少一个第二人脸特征数据,并将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人脸特征数据进行匹配,其中,所述第二人脸特征数据为对第二元数据中包含用户人脸的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得到的人脸特征数据,第二元数据为历史获取的元数据;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人脸特征数据中存在与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相匹配的人脸特征数据,将所述相匹配的人脸特征数据作为第三人脸特征数据,获取所述第三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二元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一元数据和获取到的第二元数据构建用户画像;
对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和所述第三人脸特征数据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特征数据设置为所述用户画像的用户标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标识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人脸特征数据进行匹配,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与特征数据库内各个特征数据类的聚类指数,其中,所述特征数据库内包含至少一个特征数据类,每个特征数据类中包含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人脸特征数据;
若存在聚类指数属于第一指数范围的特征数据类,则将聚类指数属于第一指数范围的特征数据类中包含的所有第二人脸特征数据,作为与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的人脸特征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标识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为第一人脸特征向量,所述聚类指数为向量距离,所述分别计算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与特征数据库内各个特征数据类的聚类指数,包括:
对各个所述特征数据类内包含的所有第二人脸特征数据分别进行特征向量融合,得到与每个所述特征数据类一一对应的第二人脸特征向量;
计算所述第一人脸特征向量与各个第二人脸特征向量之间的向量距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标识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相匹配的人脸特征数据作为第三人脸特征数据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储存至所述特征数据库,并将所述特征数据库中的所述第一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第三人脸特征数据标记为同一类特征数据,更新所述特征数据库中特征数据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标识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人脸特征数据中不存在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夏栾鹏吕旭涛黄轩王孝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