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立面排水断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24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排水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外立面排水断接结构,包括地面与垂直设置于其上的建筑外立面,地面内沿垂直于建筑外立面方向设置有散水沟,地面上设置有碎石层,且碎石层的表面与地面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散水沟的进口与碎石层相连接;建筑外立面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出水口与碎石层的表面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地面上沿着排水管的出水口方向依次设置碎石层和散水沟来提高地面排水性能的效果。

A kind of drainage disconnection structure of building fac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立面排水断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排水结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外立面排水断接结构。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通常为了解决高层建筑的排水问题,会在建筑外立面上设置雨水管,从高层建筑的顶至底设置雨水管,保证雨水管直通,并不影响主入口或住户入口。顺着雨水管将屋顶的积水导出至地面,以防止屋顶积水的情况出现。但是现有的雨水管排出的水直接导至地面,最终只能由地面慢慢导走,这种方式的排水不仅速度慢,效率低,同时时间过长,随着排水管出口的水始终通过滴落在地面上固定的地方,容易使地面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从而严重影响居住环境,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地面导出排水管排出的水的效率低且容易使地面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外立面排水断接结构,其具有通过在地面上沿着排水管的出水口方向依次设置碎石层和散水沟来提高地面排水性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立面排水断接结构,包括地面与垂直设置于其上的建筑外立面,所述地面内沿垂直于所述建筑外立面方向设置有散水沟,所述地面上设置有碎石层,且所述碎石层的表面与地面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散水沟的进口与所述碎石层相连接;所述建筑外立面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与碎石层的表面相对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层的设置使得排水管排出的水不经过地面而直接滴落在碎石层上,并通过碎石层流至散水沟导出,由于碎石层的内部间隙大于地面的密度,使得水能更快的排出,提高排水效率,增强排水性能,同时相比于水经过地面排出,碎石层的自身硬度大于泥土的硬度,从而可有助于增强耐冲击能力,从而有助于防止地面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有助于保护环境。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层的表面呈高度自两端至中间逐渐降低的弧形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排出的水更易聚集在碎石层表面的中间位置处,从而加快碎石层的排水速度,同时该种设置方式可有助于防止排出管排出水外溅,有助于进一步保护环境,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体验度。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层的内部沿其高度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隔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网的设置可有效防止碎石层内的碎石出现随水而出现移动,从而有效防止碎石层出现塌陷的情况,起到保护碎石层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碎石层的使用时间。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层的内部靠近所述散水沟的一侧设置有过滤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层的设置可将从碎石层流至散水沟的水进行一次过滤,从而可进一步防止碎石层内的小体积碎石随着水流走,不仅能有效防止碎石层出现塌陷的情况,同时能有助于防止散水沟出现堵塞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散水沟上位于其与所述碎石层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阻隔层;所述阻隔层设为其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水孔的片状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阻隔层的设置可将碎石层与散水沟阻隔,从而防止碎石层内部的碎石及砂砾随水流至散水沟,有效防止散水沟出现堵塞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散水沟的底部设为弧形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结构的设置,可提高散水沟排水的顺畅性,从而加快排水的速度,提高排水性能。进一步的,所述散水沟的折弯处均设有倒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倒角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散水沟导水的顺畅度,进一步加快散水沟导水的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排水的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设置于建筑立面上的排水管的排水口所相对的地面设置成碎石层,并在地面内设置与碎石层相接的散水沟,排水管排出的水不经过地面而直接滴落在碎石层上,并通过碎石层流至散水沟导出,由于碎石层的内部间隙大于地面的密度,使得水能更快的排出,提高排水效率,增强排水性能;(2)通过在碎石层内依次设置隔网与过滤层,并在散水沟与碎石层的连接处设置阻隔层,可有效防止碎石层内的碎石随着水流至散水沟的内部,不仅能有效防止碎石层出现断层塌陷的情况,同时能有效防止散水沟出现堵塞的情况;(3)通过将散水沟的底部设置成弧形结构,并在散水沟的折弯处设置倒角,可提高散水沟排水的顺畅度,从而加快散水沟的排水速度,进一步提高整个排水结构的排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碎石层与散水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A处剖视图。附图标记:1、地面;2、建筑外立面;3、散水沟;4、碎石层;41、隔网;42、过滤层;5、排水管;6、阻隔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照图1,一种建筑外立面排水段接结构,包括地面1与垂直设置于其上的建筑外立面2,建筑外立面2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排水管5,地面1上设置有碎石层4,碎石层4的表面与地面1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优选的,碎石的大小不一。这样,排水管5将高层建筑屋顶的水导出,并通过排水管5的出水口排出,碎石层4的设置使得排水管5排出的水不经过地面1而直接排在碎石层4上,并通过碎石层4导出,由于碎石层4的内部间隙大于地面1的密度,使得水能更快的排出,同时相比于经过地面1排出,碎石层4的自身硬度大于泥土的硬度,从而可有助于增强耐冲击能力,有助于防止地面1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有助于保护环境。地面1沿垂直于建筑外立面2方向设置有散水沟3,散水沟3的进口与碎石层4相连接。这样,流进碎石层4的水随之通过散水沟3排出,能进一步加快水排出的效率。参照图1-2,碎石层4的表面呈高度自两端至中间逐渐降低的弧形结构。优选的,碎石层4的表面设为椭球弧面形结构。这样,排水管5排出的水更易聚集在碎石层4表面的中间位置处,从而加快碎石层4的排水速度,同时该种设置方式可有助于防止排出管排出水外溅,有助于进一步保护环境,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体验度。参照2,为了防止碎石层4出现断层塌陷的情况,碎石层4的内部沿其高度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隔网41。优选的,隔网41的网孔孔径小于碎石层4中最小碎石的长度。这样,隔网41的设置可有效防止碎石层4内的碎石出现随水而出现移动,从而有效防止碎石层4出现塌陷的情况,起到保护碎石层4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碎石层4的使用时间。碎石层4的内部靠近散水沟3的一侧设置有过滤层42。这样,过滤层42可设为活性炭过滤层42。这样,过滤层42的设置可将从碎石层4流至散水沟3的水进行一次过滤,从而可进一步防止碎石层4内的小体积碎石随着水流走,不仅能有效防止碎石层4出现塌陷的情况,同时能有助于防止散水沟3出现堵塞的情况。并且,散水沟3上位于其与碎石层4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阻隔层6,阻隔层6设为其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水孔的片状结构。这样,阻隔层6的设置可将碎石层4与散水沟3阻隔,可再进一步防止碎石层4的内的碎石进入散水沟3的内部,同时可有助于防止碎石层4内部的碎石及砂砾随水流至散水沟3,有效防止散水沟3出现堵塞的情况。为了再进一步防止散水沟3出现堵塞的情况,散水沟3的折弯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立面排水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1)与垂直设置于其上的建筑外立面(2),所述地面(1)内沿垂直于所述建筑外立面(2)方向设置有散水沟(3),所述地面(1)上设置有碎石层(4),且所述碎石层(4)的表面与地面(1)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散水沟(3)的进口与所述碎石层(4)相连接;/n所述建筑外立面(2)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的出水口与碎石层(4)的表面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立面排水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1)与垂直设置于其上的建筑外立面(2),所述地面(1)内沿垂直于所述建筑外立面(2)方向设置有散水沟(3),所述地面(1)上设置有碎石层(4),且所述碎石层(4)的表面与地面(1)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散水沟(3)的进口与所述碎石层(4)相连接;
所述建筑外立面(2)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的出水口与碎石层(4)的表面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立面排水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4)的表面呈高度自两端至中间逐渐降低的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外立面排水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东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苑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