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从结构的窗帘电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4196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主从结构的窗帘电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主电机、从电机、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及一个联网模组,联网模组布置于主电机上,联网模组与主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与从控制器相互通信,主控制器与主电机连接,从控制器与从电机连接;用户与外部智能网络进行指令交互,外部智能网络将数据传送给联网模组,联网模组将数据发送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解析判断数据后执行运行主电机,或者发送数据给从控制器,由从控制器控制从电机运行,从而仅通过一个联网模组实现了对主电机及副电机的独立控制,也就说,主窗帘和副窗帘既可同时开合又可单独开合,另外,从电机不需要单独配置联网模组,即可实现多轨窗帘控制,节省了硬件的成本。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curtain motor with master-slav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从结构的窗帘电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居领域的电动窗帘,尤其涉及一种主从结构的窗帘电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化家居的普及率日益提高,电动窗帘在家庭中使用越来越普遍。目前公知的双轨电动窗帘控制方式,都是采用分立式的电机控制,即单电机控制单个窗帘在单根导轨上开合;这就需要每个电机配置一控制器和一联网模组,联网模组与网络平台通过无线方式通信,网络平台发出指令给对应的联网模组,联网模组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运行。现有的控制系统分别配置一控制器和联网模组与网络平台通信方式,增加了控制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系统应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主从结构的窗帘电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主从结构的窗帘电机控制系统,包括主电机、从电机、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及一个联网模组,所述的联网模组布置于所述的主电机上,所述的联网模组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的主控制器与所述的从控制器相互通信,所述的主控制器与所述的主电机连接,所述的从控制器与所述的从电机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主控制器与所述的从控制器以总线方式通信。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主电机和从电机之间用电源线连接,主电机引出电源线连接外部电路得到电力供应。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主电机和从电机连接在各自对应的窗帘轨道的一端的墙面上,通过传送带与对应窗帘本体联接,并驱动窗帘本体在窗帘轨道上移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联网模组包括底座及联网芯片,所述的底座通过滑动结构可移出或移进主电机的壳体。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联网芯片可自由拔插地置于所述的底座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底座的上表面具有一侧开放的凹陷槽,所述的联网芯片置于所述的凹陷槽内。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联网模组还包括联动部件,所述的联动部件驱动所述的底座在水平位置上限位移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底座的底部具有一联动板,所述的联动板上设有一环形槽、低位点和高位点;所述联动部件包括一摆动杆,所述的摆动杆以一支点进行摆动,摆动杆的前端在所述的环形槽内移动且可切换地定位于所述的低位点和高位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主题为:主从结构的窗帘电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户与外部智能网络进行指令交互;外部智能网络将数据传送给联网模组;联网模组将数据发送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解析判断数据后执行运行主电机,或者发送数据给从控制器,由从控制器控制从电机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仅通过一个联网模组实现了对主电机及副电机的独立控制,也就说,主窗帘和副窗帘既可同时开合又可单独开合,另外,从电机不需要单独配置联网模组,即可实现多轨窗帘控制,节省了硬件的成本。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联网电动窗帘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机控制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机控制系统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机及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联网模组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从结构的窗帘电机控制系统的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电机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电机的爆炸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电机的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联网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联网模组推入时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联网模组锁定时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联网模组退出时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联网模组的联动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联网电动窗帘,包括窗帘本体100、窗帘轨道200和联网电机300,联网电机300通过传送带与窗帘本体100联接,并驱动窗帘本体100在窗帘轨道200上移动以实现窗帘本体100的开合。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电动窗帘为多轨窗帘,其窗帘本体100包括主窗帘01、副窗帘02;相应的窗帘轨道200包括主窗帘轨道03、副窗帘轨道04,主窗帘01和副窗帘02通过滑轮对应布置在主窗帘轨道03及副窗帘轨道04上;联网电机300包括电机主体和联网模组09,而电机主体又分为驱动主窗帘01的主电机05、驱动副窗帘02的从电机06,主电机05和从电机06分别由主控制器07和从控制器08控制。也就是说,如图2、3所示,驱动主窗帘01的主电机05、驱动副窗帘02的从电机06、主控制器07、从控制器08及一个联网模组09构成了主从结构的窗帘电机控制系统,其通过电机驱动皮带使主窗帘01和/或副窗帘02在窗帘轨道200移动以实现主窗帘01和/或副窗帘02的开合。进一步优选地,电动窗帘的主电机05和从电机06连接在各自对应的窗帘轨道200的一端的墙面上。主电机05和从电机06之间用电源线连接,主电机05引出电源线400连接外部电路得到电力供应。如图2、3所示,联网模组09布置于主电机05上,并与主控制器07连接。如图5的联网模组电路原理图所示,联网模组09是将主控制器07连接到外部智能网络的电路模块,从而主控制器07可以通过联网模组09从外部智能网络的用户端获取指令。具体地,如图3-6所示,主控制器07与主电机05连接,从控制器08与从电机06连接,主控制器07与从控制器08相互通信,主控制器07可发送控制指令给从控制器08,以实现从控制器08对从电机06的控制。也就是说主控制器07从外部智能网络接收到的数据后进行解析,区分主从电机06的功能位,将控制主电机05的数据直接转化为指令控制主电机05运行,而将控制从电机06的数据传送给从控制器08,由从控制器08独立控制从电机06运行。图4为电机及控制器的电路图,其中UP和DN为信号接入端,Q1、Q2为三极管,K1、K2为正转、反转继电器、U1为控制器和电机的接线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主从结构的窗帘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机、从电机、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及一个联网模组,所述的联网模组布置于所述的主电机上,所述的联网模组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的主控制器与所述的从控制器相互通信,所述的主控制器与所述的主电机连接,所述的从控制器与所述的从电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主从结构的窗帘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机、从电机、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及一个联网模组,所述的联网模组布置于所述的主电机上,所述的联网模组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的主控制器与所述的从控制器相互通信,所述的主控制器与所述的主电机连接,所述的从控制器与所述的从电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从结构的窗帘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制器与所述的从控制器以总线方式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从结构的窗帘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电机和从电机之间用电源线连接,主电机引出电源线连接外部电路得到电力供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从结构的窗帘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电机和从电机连接在各自对应的窗帘轨道的一端的墙面上,通过传送带与对应窗帘本体联接,并驱动窗帘本体在窗帘轨道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从结构的窗帘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网模组包括底座及联网芯片,所述的底座通过滑动结构可移出或移进主电机的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东君盛凯龙缪一烽陈威王会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好易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