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式沉泥井清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195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气式沉泥井清淤结构,包括沉泥井以及分别与沉泥井两侧连通的污水管,沉泥井的井口处设有井盖,所述沉泥井底部设置有井底板,井底板上固定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至少一个充气口,每个充气口均连接有橡胶软管,橡胶软管的自由端固定在井壁内侧,气囊在未充气状态时的直径与沉泥井直径相等,气囊上表面和其两侧的井壁内侧之间构成沉积淤泥的沉泥区,当通过橡胶软管向所述气囊充气到设定压力时,橡胶气囊上沉泥区底面升高至与污水管底面齐平的高度,还包括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设置于井口附近一侧。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高压水射流清淤不彻底导致下游管网堵塞、给污水管网运行造成极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A desilting structure of inflatable mud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式沉泥井清淤结构
本技术涉及给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式沉泥井清淤结构。
技术介绍
沉泥井是专用于沉积淤泥的污水井,为保证沉泥井沉泥的效果,需定期对井底沉积的淤泥进行清淤处理,现有技术中,可采用人工或机械两种方式对沉泥井进行清淤,采用人工方法直接将井底淤泥挖出的方法效率低下,清淤时间长,难以彻底清淤;机械清淤通常利用高压水枪对准与沉泥井连接的污水管,对井中的沉泥进行冲击式清洗,该方法节省人力、效率高,但由于污水管与沉泥井底板存在50cm的高差,该区域的淤泥很难被水射流冲洗干净,导致淤泥仍堆积在沉泥井中,使沉泥井沉泥作用消失。长此以往,淤泥逐渐淤积于管道中,造成下游污水管网阻塞,给排水系统运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充气式沉泥井清淤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高压水射流清淤不彻底导致下游管网堵塞、给污水管网运行造成极大安全隐患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充气式沉泥井清淤结构,包括沉泥井以及分别与沉泥井两侧连通的污水管,沉泥井的井口处设有井盖,所述沉泥井底部设置有井底板,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式沉泥井清淤结构,包括沉泥井以及分别与沉泥井两侧连通的污水管(6),沉泥井的井口处设有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泥井底部设置有井底板(3),井底板(3)上固定有气囊(4),所述气囊(4)上设有至少一个充气口,每个充气口均连接有橡胶软管(11),橡胶软管(11)的自由端固定在井壁(2)内侧,气囊(4)在未充气状态时的直径与沉泥井直径相等,气囊(4)上表面和其两侧的井壁(2)内侧之间构成沉积淤泥的沉泥区(1),当通过橡胶软管(11)向所述气囊(4)充气到设定压力时,橡胶气囊(4)上沉泥区(1)底面升高至与污水管(6)底面齐平的高度,还包括充气装置(5),所述充气装置(5)设置于井口附近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式沉泥井清淤结构,包括沉泥井以及分别与沉泥井两侧连通的污水管(6),沉泥井的井口处设有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泥井底部设置有井底板(3),井底板(3)上固定有气囊(4),所述气囊(4)上设有至少一个充气口,每个充气口均连接有橡胶软管(11),橡胶软管(11)的自由端固定在井壁(2)内侧,气囊(4)在未充气状态时的直径与沉泥井直径相等,气囊(4)上表面和其两侧的井壁(2)内侧之间构成沉积淤泥的沉泥区(1),当通过橡胶软管(11)向所述气囊(4)充气到设定压力时,橡胶气囊(4)上沉泥区(1)底面升高至与污水管(6)底面齐平的高度,还包括充气装置(5),所述充气装置(5)设置于井口附近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沉泥井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5)为充气泵或空气压缩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峰耿震范忠保靖丹枫陈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