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网射水清淤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19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地下管网的清淤领域,具体涉及地下管网射水清淤施工装置,所述第一检查井和上游管道上部相连通,第二联络井和清理管道一侧端上部相连通,第三联络井和清理管道另一侧端上部相连通,第四检查井和下游管道上部相连通,上游管道和清理管道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管道隔离塞,下游管道和清理管道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隔离塞;所述第一检查井对应下部在上游管道上设置有污水泵,污水泵与污水排放管连接,污水排放管突出于第一检查井并向上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射水清淤可以使管道堵塞物随水自流,基本无污染,适用于不同管径(35‑3000mm)的管道,交通疏解压力小,工期短,有效降低成本。

Water jetting and desilting construction device for underground pipe net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管网射水清淤施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环境地下管网的清淤领域,具体涉及地下管网射水清淤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人工清淤工艺流程:现场排水→修筑临时路→清除淤泥→土方倒运→淤泥晾晒(土方围堰)→土方外运。传统人工清淤缺点:多大量使用农民工,他们对地下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近乎无知状态,经常发生中毒伤亡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人工清淤作业过程中,体力繁重,效率低下;地下雨污管道作业环境恶劣,部分地段已严重淤积和破损;人工清淤对于小管径管道基本无计可施,适用范围小,工作量大,工期长,成本高,交通占道面积大,不利于协调和缓解交通压力,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施工适用管径多大于800mm,施工进度缓慢,成本高。基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与反复的设计,并且进行了非有限次数的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办法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管网射水清淤施工装置,包括清洗车、高压管道、高压喷头、第一检查井、第二联络井、第三联络井、第四检查井、上游管道、清理管道、下游管道、排污用泵和排污管;所述第一检查井和上游管道上部相连通,第二联络井和清理管道一侧端上部相连通,第三联络井和清理管道另一侧端上部相连通,第四检查井和下游管道上部相连通,上游管道和清理管道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管道隔离塞,下游管道和清理管道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隔离塞;所述第一检查井对应下部在上游管道上设置有污水泵,污水泵与污水排放管连接,污水排放管突出于第一检查井并向上延伸。还包括第一管道隔离塞和第二管道隔离塞,所述第一管道隔离塞包括第一砌砖封堵部和第一气囊封堵部,第一砌砖封堵部和第一气囊封堵部均设置于上游管道内,第一砌砖封堵部设置于第一气囊封堵部一侧,第一砌砖封堵部靠近清理管道一端设置,第一砌砖封堵部为砌砖结构,第一气囊封堵部为气囊结构,第一管道隔离塞包括第二砌砖封堵部和第二气囊封堵部,第二砌砖封堵部和第二气囊封堵部均固定设置于下游管道内,第二砌砖封堵部设置于第二气囊封堵部一侧,第二砌砖封堵部靠近清理管道另一端设置,第二砌砖封堵部为砌砖结构,第二气囊封堵部为气囊结构。所述清洗车设置于第二联络井一侧,清洗车与高压管道连接,高压管道一端与高压喷头连接,高压管道穿过第二联络井并延伸至清理管道内,清理管道内有待清理污垢部,高压喷头端部设置于待清理污垢部一端。所述清理管道端部设有污物汇集坑,污物汇集坑对应设置于第三联络井下部,污物汇集坑上端面与清理管道下端面平齐,污物汇集坑内设置有排污用泵,排污用泵与排污管相连接,排污管突出于第三联络井上端面。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射水清淤可以使管道堵塞物随水自流,基本无污染,适用于不同管径(35-3000mm)的管道,交通疏解压力小,工期短,有效降低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清洗车1、高压管道11、高压喷头12、第一检查井21、第二联络井22、第三联络井23、第四检查井24、上游管道31、清理管道32、下游管道33、第一管道隔离塞41、第一砌砖封堵部411和第一气囊封堵部412、第二管道隔离塞42、第二砌砖封堵部421、第二气囊封堵部422、污物汇集坑5、排污用泵6、排污管6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技术,并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一种地下管网射水清淤施,清洗车1、高压管道11、高压喷头12、第一检查井21、第二联络井22、第三联络井23、第四检查井24、上游管道31、清理管道32、下游管道33、第一管道隔离塞41、第二管道隔离塞42、污物汇集坑5、排污用泵6和排污管61,第一检查井21和上游管道31上部相连通,第二联络井22和清理管道32一侧端上部相连通,第三联络井23和清理管道32另一侧端上部相连通,第四检查井24和下游管道33上部相连通,上游管道31和清理管道32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管道隔离塞41,下游管道33和清理管道32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隔离塞42,第一检查井21对应下部在上游管道31上设置有污水泵211,污水泵211与污水排放管212连接,污水排放管212突出于第一检查井21并向上延伸,具体的其上部可一直接延伸至第四检查井24入口处,从而将上游污水排放至下游管道33内,第一管道隔离塞41包括第一砌砖封堵部411和第一气囊封堵部412,第一砌砖封堵部411和第一气囊封堵部412均设置于上游管道31内,第一砌砖封堵部411设置于第一气囊封堵部412一侧,第一砌砖封堵部411靠近清理管道32一端设置,第一砌砖封堵部411为砌砖结构,第一气囊封堵部412为气囊结构,第一管道隔离塞42包括第二砌砖封堵部421和第二气囊封堵部422,第二砌砖封堵部421和第二气囊封堵部422均固定设置于下游管道33内,第二砌砖封堵部421设置于第二气囊封堵部422一侧,第二砌砖封堵部421靠近清理管道32另一端设置,第二砌砖封堵部421为砌砖结构,第二气囊封堵部422为气囊结构,清洗车1设置于第二联络井22一侧,清洗车1选用高压射水车,清洗车1与高压管道11连接,高压管道11一端与高压喷头12连接,高压管道11穿过第二联络井22并延伸至清理管道32内,清理管道32内有待清理污垢部321,高压喷头12端部设置于待清理污垢部321一端,清理管道32端部设有污物汇集坑5,污物汇集坑5对应设置于第三联络井23下部,具体的污物汇集坑5为圆形状且其直径与第三联络井23直径一致,污物汇集坑5上端面与清理管道32下端面平齐,污物汇集坑5内设置有排污用泵6,排污用泵6与排污管61相连接,排污管61突出于第三联络井23上端面。具体的排污管61与吸污车连接,吸污车选用东风145(10方)。(1)工艺流程前期排查→交通疏解→有限空间作业交底→强制通风→气体检测→下井作业审批→管道封堵→截流导排→管道清淤→验收移交。前期排查:主要为了确定管道清淤范围,判断管道淤堵情况,确定技术方案。交通疏解:主要为了保证正常清淤施工及交通运行安全。强制通风:保持自然通风,降低有毒气体对作业人员危害。气体检测:定时监测地下管道有毒气体含量,保证安全时施工。下井作业审批:严格的下井作业审批制度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管道封堵:当上游水流量较大时,需砖砌、气囊双层封堵,将需要清淤的管段上下游进行封堵,以便检测。临时导排:采用污水泵将施工段上游污水从检查井内抽出,导排至下游管内,使管道正常完成清淤。管道清淤:利用清洗车1的高压泵打出高压水,经过高压软管,利用喷嘴喷射出高压水流,该喷嘴前边带孔且能向前直射打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管网射水清淤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车、高压管道、高压喷头、第一检查井、第二联络井、第三联络井、第四检查井、上游管道、清理管道、下游管道、排污用泵和排污管;/n所述第一检查井和上游管道上部相连通,第二联络井和清理管道一侧端上部相连通,第三联络井和清理管道另一侧端上部相连通,第四检查井和下游管道上部相连通,上游管道和清理管道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管道隔离塞,下游管道和清理管道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隔离塞;/n所述第一检查井对应下部在上游管道上设置有污水泵,污水泵与污水排放管连接,污水排放管突出于第一检查井并向上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网射水清淤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车、高压管道、高压喷头、第一检查井、第二联络井、第三联络井、第四检查井、上游管道、清理管道、下游管道、排污用泵和排污管;
所述第一检查井和上游管道上部相连通,第二联络井和清理管道一侧端上部相连通,第三联络井和清理管道另一侧端上部相连通,第四检查井和下游管道上部相连通,上游管道和清理管道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管道隔离塞,下游管道和清理管道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隔离塞;
所述第一检查井对应下部在上游管道上设置有污水泵,污水泵与污水排放管连接,污水排放管突出于第一检查井并向上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网射水清淤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道隔离塞和第二管道隔离塞,所述第一管道隔离塞包括第一砌砖封堵部和第一气囊封堵部,第一砌砖封堵部和第一气囊封堵部均设置于上游管道内,第一砌砖封堵部设置于第一气囊封堵部一侧,第一砌砖封堵部靠近清理管道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林支超红谢晓欢秦文威卢旭阳张松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