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显示器以及多深度的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162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头戴式显示器以及多深度的成像装置。成像装置包括分光元件、第一显示器、第二显示器、第三显示器以及透镜组。分光元件具有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以及透射面。第一显示器用以投射第一影像至第一反射面。第二显示器用以投射第二影像至透射面。第三显示器用以投射第三影像至第二反射面。透镜组设置在分光元件与目标区间。第一影像、第二影像以及第三影像分别成像在第一成像面、第二成像面以及第三成像面上,第一成像面、第二成像面以及第三成像面与目标区的距离不相同。

Head mounted display and multi depth ima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戴式显示器以及多深度的成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戴式显示器以及其成像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深度成像装置的头戴式显示器。
技术介绍
在现今的技领域中,立体影像是利用双眼的辐辏作用,使大脑认知的影像呈现于空间中,从而形成纵深的空间感。在虚拟环境中生成的两幅具有双眼视差的影像,在映入使用者眼睛的视网膜之后,视线也可以如在现实世界一样,聚焦于虚拟环境中的任意虚拟物件上。但是,在显示影像中,具有明显深度感的、前后位置各不相同的各个虚拟物件,不但没有呈现在相对应的视觉深度,反而和平面的显示影像一样,每个物件呈现在相同的视觉深度。这种现象违背了正常的视觉生理,改变了正常的视觉生理机能,会导致调节和辐辏关系的不和谐,甚至相互冲突。基于头戴式显示器发出的显示影像的光线并没有深度资讯,因此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容易产生视力模糊、眼睛干涩、眩晕复视、畏光甚至恶心呕吐等视疲劳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及其成像装置,可降低因视觉辐辏(vergence-accommodation)冲突所造成的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分光元件,具有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以及透射面;/n第一显示器,用以投射第一影像至该第一反射面;/n第二显示器,用以投射第二影像至该透射面;/n第三显示器,用以投射第三影像至该第二反射面,/n其中该第一反射面反射该第一影像至该目标区,该第二反射面反射该第三影像至该目标区,该第二影像通过该透射面以投射至该目标区;以及/n透镜组,设置在该分光元件与该目标区间,/n其中该第一影像、该第二影像以及该第三影像分别成像在第一成像面、第二成像面以及第三成像面上,该第一成像面、该第二成像面以及该第三成像面与该目标区的距离不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1 US 62/712,9871.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光元件,具有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以及透射面;
第一显示器,用以投射第一影像至该第一反射面;
第二显示器,用以投射第二影像至该透射面;
第三显示器,用以投射第三影像至该第二反射面,
其中该第一反射面反射该第一影像至该目标区,该第二反射面反射该第三影像至该目标区,该第二影像通过该透射面以投射至该目标区;以及
透镜组,设置在该分光元件与该目标区间,
其中该第一影像、该第二影像以及该第三影像分别成像在第一成像面、第二成像面以及第三成像面上,该第一成像面、该第二成像面以及该第三成像面与该目标区的距离不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该第一显示器与该第一反射面及该第二反射面的一交叉点间具有第一垂直距离,该第二显示器与该透射面的中心点间具有第二垂直距离,该第三显示器与该第一反射面及该第二反射面的该交叉点间具有第三垂直距离,该第一垂直距离、该第二垂直距离以及该第三垂直距离不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
框架,具有第一内表面、第二内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育根丁领亿陈宇恒杨博森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