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组合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149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组合支撑结构,其特点是冠梁或腰梁标高上设有传力杆、拱式箱梁和双拼型钢或钢管支撑的组合支撑结构,所述双拼型钢或钢管支撑为焊接在两端拱式箱梁的预埋件上的水平支撑,其下设有数个与拱式箱梁及双拼型钢或钢管支撑为垂直支撑的钢立柱和钢筋混凝土立柱;所述传力杆一端由活络头与冠梁或腰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拱式箱梁的预埋件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现场预制拼装,且可重复利用,工程费用低、工效高的优点。

A long-span composite suppor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组合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围护
,尤其是一种大跨度组合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深大基坑常用的支护形式基本是板式垂直支护体系+水平支撑体系,常规的支撑体系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及钢支撑,其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需养护至设计强度后才可开挖土方,施工工期较长,且支撑不能重复利用,造成一定的材料浪费,钢支撑虽然可以重复利用,但钢支撑布置间距较小,土方开挖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大跨度组合支撑结构,采用设立在立柱上的双拼型钢支撑与拱式箱梁的组合支撑结构,用于深基坑的挡土围护支撑,具有现场预制拼装,且可重复利用,工程费用低、工效高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周边环境复杂,既有建筑物多,开挖边线距离红线较近的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跨度组合支撑结构,包括支护桩与冠梁或腰梁的支护体系,其特点是冠梁或腰梁上设有传力杆与拱式箱梁和双拼型钢或钢管支撑组合的水平支撑结构,所述拱式箱梁为焊接在双拼型钢或钢管支撑两端的水平支撑,其下设有数个与拱式箱梁及双拼型钢或钢管支撑为垂直支撑的钢立柱;所述钢立柱下部插入坑底的钢筋混凝土立柱桩内;所述传力杆为型钢或钢管制作的杆件,其一端由活络头与冠梁或腰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拱式箱梁焊接。所述拱式箱梁为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制作的构件,其上设有与传力杆和拱式箱梁焊接的预埋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现场预制拼装,且可重复利用,工程费用低、工效高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周边环境复杂,既有建筑物多,开挖边线距离红线较近的基坑支护工程施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1,本技术包括支护桩1、冠梁2或腰梁3、传力杆5、拱式箱梁6和双拼型钢或钢管支撑7的支护体系,所述冠梁2或腰梁3标高上设有传力杆5、拱式箱梁6和双拼型钢或钢管支撑7组合的水平支撑结构,所述双拼型钢或钢管支撑7两端与拱式箱梁6的预埋件10焊接成水平支撑,其下设有数个与拱式箱梁6及双拼型钢或钢管支撑7为垂直支撑的钢立柱8;所述钢立柱8下部插入在坑底以下的钢筋混凝土立柱桩9内;所述传力杆5为型钢或钢管制作的杆件,其一端由活络头4与冠梁2或腰梁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拱式箱梁6的预埋件10焊接;所述拱式箱梁6为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制作的构件,其上设有与传力杆和拱式箱梁焊接的预埋件10。以上只是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凡为本技术等效实施,均应包含于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度组合支撑结构,包括支护桩(1)与冠梁(2)或腰梁(3)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冠梁(2)或腰梁(3)上设有传力杆(5)与拱式箱梁(6)和双拼型钢或钢管支撑(7)组成的水平支撑结构,所述拱式箱梁(6)为焊接在双拼型钢或钢管支撑(7)两端的水平支撑,其下设有数个与拱式箱梁(6)及双拼型钢或钢管支撑(7)为垂直支撑的钢立柱(8);所述钢立柱(8)下部插入坑底的钢筋混凝土立柱桩(9)内;所述传力杆(5)为型钢或钢管制作的杆件,其一端由活络头(4)与冠梁(2)或腰梁(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拱式箱梁(6)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组合支撑结构,包括支护桩(1)与冠梁(2)或腰梁(3)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冠梁(2)或腰梁(3)上设有传力杆(5)与拱式箱梁(6)和双拼型钢或钢管支撑(7)组成的水平支撑结构,所述拱式箱梁(6)为焊接在双拼型钢或钢管支撑(7)两端的水平支撑,其下设有数个与拱式箱梁(6)及双拼型钢或钢管支撑(7)为垂直支撑的钢立柱(8);所述钢立柱(8)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娟王建军胡宝山刘喜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