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城区巷道静压植桩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145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中管槽支护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城区巷道静压植桩施工装置,所述钢丝吊线一端与钢板桩夹持装置固定连接,钢丝吊线另一端与吊线盘固定连接,钢板桩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钢板桩夹持部、第一螺栓固定头、第二螺栓固定头、第一橡胶垫,第一钢板桩夹持部为圆弧形,第一钢板桩夹持部一端固定有第一螺栓固定头,第一螺栓固定头上贯通开设有第一螺栓固定头孔,第一钢板桩夹持部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螺栓固定头,第二螺栓固定头上贯通开设有第二螺栓固定头孔,第一橡胶垫为圆弧状并且其侧壁与第一钢板桩夹持部相匹配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可以保证压入的钢板桩较为顺直。

A kind of static pressure pile planting construction device in old city road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城区巷道静压植桩施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中管槽支护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城区巷道静压植桩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老城区巷道特点为巷道狭窄、周边建筑物较为老旧、居民居住较为密集。市政管道开挖施工前应首先对要开挖的沟槽两侧进行植入钢板桩或槽钢。传统的振动法植入钢板桩易产生较为强烈的噪音污染以及震动,尤其在老城区巷道内现状建筑物较为老旧,振动法植入钢板桩造成的振动幅度将对现状老旧建筑物影响较为强烈,且产生的噪音较大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针对在老城区巷道较为狭窄、周边建筑物较为老旧、周边环境对噪音要求较高的现实情况,采用静压植入钢板桩支护沟槽开挖的施工技术,设备运行灵活,可自由出入狭窄巷道,施工时噪音较小,不易产生污染,对老旧建筑的影响可降至最低,连续不间断的施工可以减少成本,与传统的振动法植入钢板桩相比,静压桩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①静压桩机自动化程度高,行走方便,运转灵活,桩位定点准确,桩基的施工质量高。②静压桩施工时无噪声,无振动无污染,可以不间断连续施工,缩短建设工期,从而间接降低工程造价,非常适合于市区作业。静压法植入钢板桩的施工方法通过静压植桩机底部夹住数根已压入地面的桩(完成桩),利用液压动力设备作为动力源,将其拔出时所产生的阻力作为反作用力,利用静荷载将下一根压入地面的原理,将拉森钢板桩植入地表,分别在沟槽两侧形成一道“钢结构墙体”,为后续的开挖施工及管道安装提供的安全保障。相比传统的震动法植入钢板桩,静压植桩技术更适合城市环境,静压植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喂桩及植桩:喂桩-根据现场空间以及施工区域的实际位置,合理摆放钢板桩、汽车吊以及施工人员的配置,采用汽车吊将钢板桩吊运至静压植桩机桩槽内,配置一名施工人员对钢板桩入槽进行校正,保证压入的钢板桩较为顺直。此过程中钢板桩如何能较好的进行钢板桩入槽就显得格外重要。基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与反复的设计,并且进行了非有限次数的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办法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老城区巷道静压植桩施工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老城区巷道静压植桩施工装置,包括钢板桩夹持装置,钢丝吊线、吊线盘,所述钢丝吊线一端与钢板桩夹持装置固定连接,钢丝吊线另一端与吊线盘固定连接,钢板桩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钢板桩夹持部、第一螺栓固定头、第二螺栓固定头、第一橡胶垫,第一钢板桩夹持部为圆弧形,第一钢板桩夹持部一端固定有第一螺栓固定头,第一螺栓固定头上贯通开设有第一螺栓固定头孔,第一钢板桩夹持部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螺栓固定头,第二螺栓固定头上贯通开设有第二螺栓固定头孔,第一橡胶垫为圆弧状并且其侧壁与第一钢板桩夹持部相匹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钢板桩夹持部、第三螺栓固定头、第四螺栓固定头、第二橡胶垫,第二钢板桩夹持部为圆弧形,第二钢板桩夹持部一端固定有第三螺栓固定头,第三螺栓固定头上贯通开设有第三螺栓固定头口孔,第二钢板桩夹持部另一端固定有第四螺栓固定头,第四螺栓固定头上贯通开设有第四螺栓固定头孔,第二橡胶垫为圆弧状并且其侧壁与第二钢板桩夹持部相匹配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螺栓固定头孔与第二螺栓固定头孔匹配对应设置,第三螺栓固定头口孔与第一螺栓固定头孔匹配对应设置,第一螺栓穿过第三螺栓固定头口孔与第一螺栓固定头孔,第二螺栓穿过第四螺栓固定头孔与第二螺栓固定头孔。所述钢丝吊线包括第一钢丝吊线、第二钢丝吊线、第三钢丝吊线和第四钢丝吊线,第一钢丝吊线一端固定于第一钢板桩夹持部上部前端,第二钢丝吊线一端对应固定于第一钢板桩夹持部上部后端,第三钢丝吊线一端固定于第二钢板桩夹持部上部前端,第四钢丝吊线一端对应固定于第二钢板桩夹持部上部后端。所述吊线盘为矩形状金属板,吊线盘四角分别与第一钢丝吊线另一端、第二钢丝吊线另一端、第三钢丝吊线另一端和第四钢丝吊线另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吊线盘中部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旋转座,旋转座为矩形状,旋转座中部开设有旋转凹槽,旋转凹槽内匹配设置有吊杆,吊杆呈倒“T”状,吊杆上固定有挂钩。所述旋转凹槽包括旋转底槽和旋转出口槽,旋转底槽为圆形状,旋转出口槽为圆形状,旋转出口槽直径小于旋转底槽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很好的吊装钢板桩,静压法植入钢板桩施工能够有效避免振动,其安全性更为可靠,而在喂桩及植桩过程中采用汽车吊将吊线盘吊起一定高度,选用合适长度的的钢丝吊线,将静压桩放入钢板桩夹持装置,并通过钢板桩夹持装置将钢板桩夹持装置加紧钢板桩,此时将钢板桩吊运至静压植桩机桩槽内,可以保证压入的钢板桩较为顺直。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技术,并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2所示的一种老城区巷道静压植桩施工装置,包括钢板桩夹持装置1,钢丝吊线2、吊线盘3,所述钢丝吊线2一端与钢板桩夹持装置1固定连接,钢丝吊线2另一端与与吊线盘3固定连接,钢板桩夹持装置1包括第一夹持组件11和第二夹持组件12,第一夹持组件11包括第一钢板桩夹持部110、第一螺栓固定头111、第二螺栓固定头112、第一橡胶垫113,第一钢板桩夹持部11为圆弧形,第一钢板桩夹持部11一端固定有第一螺栓固定头111,第一螺栓固定头111上贯通开设有第一螺栓固定头孔1111,第一钢板桩夹持部11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螺栓固定头112,第二螺栓固定头112上贯通开设有第二螺栓固定头孔1121,第一橡胶垫113为圆弧状并且其侧壁与第一钢板桩夹持部110相匹配固定连接,第二夹持组件12包括第二钢板桩夹持部120、第三螺栓固定头121、第四螺栓固定头122、第二橡胶垫123,第二钢板桩夹持部120为圆弧形,第二钢板桩夹持部120一端固定有第三螺栓固定头121,第三螺栓固定头121上贯通开设有第三螺栓固定头口孔1211,第二钢板桩夹持部120另一端固定有第四螺栓固定头122,第四螺栓固定头122上贯通开设有第四螺栓固定头孔1221,第二橡胶垫123为圆弧状并且其侧壁与第二钢板桩夹持部120相匹配固定连接,第四螺栓固定头孔1221与第二螺栓固定头孔1121匹配对应设置,第三螺栓固定头口孔1211与第一螺栓固定头孔1111匹配对应设置,第一螺栓13穿过第三螺栓固定头口孔1211与第一螺栓固定头孔1111,第二螺栓14穿过第四螺栓固定头孔1221与第二螺栓固定头孔1121。钢丝吊线2包括第一钢丝吊线21、第二钢丝吊线22、第三钢丝吊线23和第四钢丝吊线24,第一钢丝吊线21一端固定于第一钢板桩夹持部110上部前端,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城区巷道静压植桩施工装置,包括钢板桩夹持装置,钢丝吊线、吊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吊线一端与钢板桩夹持装置固定连接,钢丝吊线另一端与吊线盘固定连接,钢板桩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n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钢板桩夹持部、第一螺栓固定头、第二螺栓固定头、第一橡胶垫,第一钢板桩夹持部为圆弧形,第一钢板桩夹持部一端固定有第一螺栓固定头,第一螺栓固定头上贯通开设有第一螺栓固定头孔,第一钢板桩夹持部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螺栓固定头,第二螺栓固定头上贯通开设有第二螺栓固定头孔,第一橡胶垫为圆弧状并且其侧壁与第一钢板桩夹持部相匹配固定连接;/n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钢板桩夹持部、第三螺栓固定头、第四螺栓固定头、第二橡胶垫,第二钢板桩夹持部为圆弧形,第二钢板桩夹持部一端固定有第三螺栓固定头,第三螺栓固定头上贯通开设有第三螺栓固定头口孔,第二钢板桩夹持部另一端固定有第四螺栓固定头,第四螺栓固定头上贯通开设有第四螺栓固定头孔,第二橡胶垫为圆弧状并且其侧壁与第二钢板桩夹持部相匹配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城区巷道静压植桩施工装置,包括钢板桩夹持装置,钢丝吊线、吊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吊线一端与钢板桩夹持装置固定连接,钢丝吊线另一端与吊线盘固定连接,钢板桩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
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钢板桩夹持部、第一螺栓固定头、第二螺栓固定头、第一橡胶垫,第一钢板桩夹持部为圆弧形,第一钢板桩夹持部一端固定有第一螺栓固定头,第一螺栓固定头上贯通开设有第一螺栓固定头孔,第一钢板桩夹持部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螺栓固定头,第二螺栓固定头上贯通开设有第二螺栓固定头孔,第一橡胶垫为圆弧状并且其侧壁与第一钢板桩夹持部相匹配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钢板桩夹持部、第三螺栓固定头、第四螺栓固定头、第二橡胶垫,第二钢板桩夹持部为圆弧形,第二钢板桩夹持部一端固定有第三螺栓固定头,第三螺栓固定头上贯通开设有第三螺栓固定头口孔,第二钢板桩夹持部另一端固定有第四螺栓固定头,第四螺栓固定头上贯通开设有第四螺栓固定头孔,第二橡胶垫为圆弧状并且其侧壁与第二钢板桩夹持部相匹配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城区巷道静压植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螺栓固定头孔与第二螺栓固定头孔匹配对应设置,第三螺栓固定头口孔与第一螺栓固定头孔匹配对应设置,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林支超红马校珂吴旭贺金然傅岚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