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支撑托换的框架柱的改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3712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支撑托换的框架柱的改造方法,特征是,设置柱临时托换结构,由上、下环形托换平台和连接上、下环形托换平台的多根托换柱构成,改造方法包括:(1)剔除原框架柱的保护层,将环形托换平台抗剪件安装到原框架柱上,安装环形托换平台钢筋及连接上、下环形托换平台的托换柱钢筋,支设模板,浇筑浆料并养护;(2)对原框架柱的改造位置保留中央区域,剔除周边区域的混凝土,对连接界面进行处理,对原有钢筋进行整理、修复,形成连接区;(3)将新增钢筋锚入连接区并固定,支设模板,进行无收缩混凝土浇筑并养护;(4)拆除柱临时托换结构,完成框架柱的改造。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无支撑托换框架柱改造,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又减少了施工工程量,降低了施工成本。

A transformation method of frame column without supporting and underpin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支撑托换的框架柱的改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改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支撑托换的框架柱的改造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大型框架结构混凝土建筑,因为建筑功能调整需要新增梁板,需要实现梁板与原有框架柱的可靠连接。新增梁板的纵筋需要锚入原框架柱内,由于梁纵筋较多,钢筋直径较大,化学植筋间距及深度均无法满足规范要求,且化学植筋耐久性难以满足50年使用要求,因此,需要将梁柱节点区域拆除,钢筋绑扎后重新浇筑。此外,近年来多次发生混凝土柱、剪力墙等因施工问题造成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事故,以及出现混凝土浇筑不密实等问题,也需要对框架柱进行改造。对梁柱节点区域进行拆除改造时,需要把节点以上柱荷载可靠地传递到节点以下或基础。采用满堂支撑将梁板荷载传递至基础,施工简单,但是在实际施工时,遇到支撑楼层较多的场合,成本较高,特别是对于楼层层高高的建筑,常规支撑搭设工期长、费用大,并且,由于没有侧向支撑,支撑难度较大,安全性受到影响。另一种方案是,在节点上下采用牛腿加千斤顶托换,这种方法无法有效传递柱的弯矩,且施工过程中千斤顶长时间受压,一旦千斤顶失效,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支撑托换的框架柱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改造的框架柱处设置柱临时托换结构,所述柱临时托换结构主要由分别位于改造位置上、下区域的环形托换平台和连接上、下环形托换平台的多根托换柱构成,改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n(1) 柱临时托换结构施工:/n剔除原框架柱与环形托换平台接触处的保护层,将环形托换平台抗剪件安装到原框架柱上,安装环形托换平台钢筋及连接上、下环形托换平台的托换柱钢筋,支设环形托换平台和托换柱模板,浇筑灌浆料并养护,实现柱临时托换结构的施工;/n(2) 原框架柱改造位置的处理:/n对原框架柱的改造位置保留中央区域,剔除周边区域的混凝土,对连接界面进行处理,对剔除区域的原有钢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支撑托换的框架柱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改造的框架柱处设置柱临时托换结构,所述柱临时托换结构主要由分别位于改造位置上、下区域的环形托换平台和连接上、下环形托换平台的多根托换柱构成,改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柱临时托换结构施工:
剔除原框架柱与环形托换平台接触处的保护层,将环形托换平台抗剪件安装到原框架柱上,安装环形托换平台钢筋及连接上、下环形托换平台的托换柱钢筋,支设环形托换平台和托换柱模板,浇筑灌浆料并养护,实现柱临时托换结构的施工;
(2)原框架柱改造位置的处理:
对原框架柱的改造位置保留中央区域,剔除周边区域的混凝土,对连接界面进行处理,对剔除区域的原有钢筋进行整理、修复,形成连接区;
(3)改造施工:
将新增钢筋锚入连接区并进行固定,支设模板,进行无收缩混凝土浇筑并养护;
(4)拆除柱临时托换结构,完成框架柱的改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支撑托换的框架柱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托换平台为矩形平台,设有4根所述托换柱,所述托换柱分别位于矩形平台的四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支撑托换的框架柱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原框架柱的边长或者直径为D,所述环形托换平台的边长为2.5D~3.5D,高为500mm~1000mm,所述托换柱的截面边长或直径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天熊尹伟顾夏英沈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固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