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轨换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60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轨换车机构,包括:主轨,所述主轨包括第一段主轨和与所述第一段主轨呈间隔式设置的第二段主轨,其中,所述第一段主轨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段主轨的中心线相重合;辅轨,所述辅轨设置在所述主轨的其中一侧并与所述主轨呈间隔式设置;以及移动轨,所述移动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主轨和所述第二段主轨之间并能在所述主轨和所述辅轨之间进行移动以与所述第一段主轨、第二段主轨或所述辅轨对接。该多轨换车机构具有可实现主穿梭车与备用穿梭车的快速互换,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制丝车间的生产效率的优点。

Multi track chang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轨换车机构
本技术涉及物流运输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轨换车机构。
技术介绍
配方库出库系统是制丝车间主要的物流系统,其是制丝车间的第一道工序,通过物流系统的控制,调度系统下发的任务,最终将库区内的烟包分别输送到膨胀线、烤烟线以及白肋线等以供这几条生产线的正常运作。配方高架库出库由一台穿梭车以单轨直行方式实现,负责将烟包输送到制丝车间的白肋线、烤烟线以及膨胀线。基于单轨直行轨道的结构特点,轨道上只有一台穿梭车往复运行,不具备设置备份车的条件,而作为制丝车间原料供给的关键环节,一旦穿梭车出现故障将直接导致制丝车间后面的所有工序停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轨换车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单轨直行轨道的结构特点,轨道上只有一台穿梭车往复运行,不具备设置备份车的条件,而作为制丝车间原料供给的关键环节,一旦穿梭车出现故障将直接导致制丝车间后面的所有工序停产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轨换车机构,包括:主轨,所述主轨包括第一段主轨和与所述第一段主轨呈间隔式设置的第二段主轨,其中,所述第一段主轨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段主轨的中心线相重合;辅轨,所述辅轨设置在所述主轨的其中一侧并与所述主轨呈间隔式设置;以及移动轨,所述移动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主轨和所述第二段主轨之间并能在所述主轨和所述辅轨之间进行移动以与所述第一段主轨、第二段主轨或所述辅轨对接。其中,所述移动轨包括第一移动轨和与所述第一移动轨呈间隔式设置的第二移动轨。其中,所述移动轨还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其中,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轨的底壁上,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轨的底壁上。其中,所述移动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轨和/或所述第二移动轨的两端的定位件。其中,所述定位件包括螺栓、螺柱、定位杆或定位柱。其中,所述移动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轨和所述第二移动轨之间的衔接轨,其中,所述衔接轨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轨和所述第二移动轨呈垂直式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段主轨包括第一主轨部和与所述第一主轨部呈间隔式设置的第二主轨部;所述辅轨包括第一辅轨和与所述第一辅轨呈间隔式设置的第二辅轨。其中,所述衔接轨包括第一衔接轨和与所述第一衔接轨呈间隔式设置的第二衔接轨,其中,所述第一衔接轨与所述第二衔接轨之间的距离分别与所述第一主轨部与所述第二主轨部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一辅轨与所述第二辅轨之间的距离相等。其中,所述多轨换车机构包括支撑平台,所述主轨、所述辅轨以及所述移动轨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其中,所述第二段主轨包括第三主轨部和与所述第三主轨部呈间隔式设置的第四主轨部,其中,所述第三主轨部与所述第四主轨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主轨部与所述第二主轨部之间的距离。(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多轨换车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当主穿梭车发生故障时,将移动轨推送至第一段主轨与第二段主轨之间,然后将发生故障的主穿梭车从第一段主轨推经移动轨上后,再推入到第二段主轨上,以为接下来推送备用穿梭车提供让位空间。然后,将移动轨推送至辅轨的前端并与该辅轨的前端相衔接,此时,可将备用穿梭车从辅轨上推送至移动轨上,然后,再将移动轨推送至第一段主轨和第二段主轨之间,同时,使得该移动轨与该第一段主轨的尾端相衔接,以将该备用穿梭车推送至第一段主轨上进行正常工作。可见,本申请的多轨换车机构可以在主穿梭车发生故障时,实现主穿梭车与备用穿梭车的快速互换,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制丝车间的生产效率,避免因紧急维修发生故障的主穿梭车而可能存在致使制丝车间后面的所有工序停产的风险,确保制丝车间生产的连续性,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多轨换车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轨;11:第一段主轨;111:第一主轨部;112:第二主轨部;12:第二段主轨;121:第三主轨部;122:第四主轨部;2:辅轨;21:第一辅轨;22:第二辅轨;3:移动轨;31:第一移动轨;32:第二移动轨;33:衔接轨;331:第一衔接轨;332:第二衔接轨;4:定位件;5:支撑平台;200:主穿梭车;300:备用穿梭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图中示意性地显示了该多轨换车机构包括主轨1、辅轨2以及移动轨3。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主轨1包括第一段主轨11和与该第一段主轨11呈间隔式设置的第二段主轨12,其中,该第一段主轨11的中心线与该第二段主轨12的中心线相重合。也就是说,该第一段主轨11与第二段主轨12均在同一个平面内,并且该第一段主轨11与第二段主轨12还在同一条直线上呈间隔式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段主轨11是供主穿梭车200进行正常工作的运行轨道。该第二段主轨12是用于临时存放发生故障的主穿梭车200的过渡轨道。该辅轨2设置在该主轨1的其中一侧并与该主轨1呈间隔式设置。其中,辅轨2是用于放置备用穿梭车300的轨道。该移动轨3设置在该第一段主轨11和该第二段主轨12之间并能在该主轨1和该辅轨2之间进行移动以与该第一段主轨11、第二段主轨12或该辅轨2对接。其中,移动轨3是用于使主穿梭车200和备用穿梭车300在上述第一段主轨11、第二段主轨12以及辅轨2之间进行灵活切换的轨道。具体地,当主穿梭车200发生故障时,将移动轨3推送至第一段主轨11与第二段主轨12之间,然后将发生故障的主穿梭车200从第一段主轨11推经移动轨3上后,再推入到第二段主轨12上,以为接下来推送备用穿梭车300提供让位空间。然后,将移动轨3推送至辅轨2的前端并与该辅轨2的前端相衔接,此时,可将备用穿梭车300从辅轨2上推送至移动轨3上,然后,再将移动轨3推送至第一段主轨11和第二段主轨12之间,同时,使得该移动轨3与该第一段主轨11的尾端相衔接,以将该备用穿梭车300推送至第一段主轨11上进行正常工作。可见,本申请的多轨换车机构可以在主穿梭车200发生故障时,实现主穿梭车200与备用穿梭车300的快速互换,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制丝车间的生产效率,避免因紧急维修发生故障的主穿梭车200而可能存在致使制丝车间后面的所有工序停产的风险,确保制丝车间生产的连续性,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该移动轨3在主轨1与辅轨2之间的往复运动可以视为以图1所示的角度而进行的左右移动。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轨换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轨,所述主轨包括第一段主轨和与所述第一段主轨呈间隔式设置的第二段主轨,其中,所述第一段主轨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段主轨的中心线相重合;/n辅轨,所述辅轨设置在所述主轨的其中一侧并与所述主轨呈间隔式设置;以及/n移动轨,所述移动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主轨和所述第二段主轨之间并能在所述主轨和所述辅轨之间进行移动以与所述第一段主轨、第二段主轨或所述辅轨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轨换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轨,所述主轨包括第一段主轨和与所述第一段主轨呈间隔式设置的第二段主轨,其中,所述第一段主轨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段主轨的中心线相重合;
辅轨,所述辅轨设置在所述主轨的其中一侧并与所述主轨呈间隔式设置;以及
移动轨,所述移动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主轨和所述第二段主轨之间并能在所述主轨和所述辅轨之间进行移动以与所述第一段主轨、第二段主轨或所述辅轨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轨换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轨包括第一移动轨和与所述第一移动轨呈间隔式设置的第二移动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轨换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轨还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其中,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轨的底壁上,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轨的底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轨换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轨和/或所述第二移动轨的两端的定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轨换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螺栓、螺柱、定位杆或定位柱。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阳崔庆育宋江利张福新张兵郭硕达岳嘉兴刘振强葛托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