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温耐盐微生物发酵液泡沫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3515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温耐盐微生物发酵液泡沫体系及其制备方法。该发酵液泡沫体系由泡沫剂和起泡气组成,其中,泡沫剂由发泡剂、稳泡剂和地层水组成。所述的发泡剂为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的发酵液,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为假单胞菌、地芽孢杆菌和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所述的稳泡剂为产生物聚合物菌的发酵液,产生物聚合物菌为鞘鞍醇单胞菌、黄单胞杆菌和小核菌中的一种。所述的起泡气为空气、氮气和CO

A temperature resistant and salt tolerant microbial fermentation liquid foam syste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温耐盐微生物发酵液泡沫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三次采油
,具体涉及一种耐温耐盐微生物发酵液泡沫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油田开发程度加深,开发后期的油藏逐步进入高含水阶段,优势通道已经形成,非均质性矛盾加剧,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果。高温高盐油藏逐渐成为老油田开发的主力对象。泡沫驱油技术是油田开发后期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措施之一,具有良好封堵调剖性能及对油水的选择性。此外,泡沫驱能有效减弱粘性指进和重力分异带来的不利影响,与单一的气驱、表面活性剂驱相比,提高采收率效果显著。目前,由于泡沫流体在高温高盐地层条件下稳定性差、易破灭,达不到良好的封堵调驱效果,难以达到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制约了泡沫驱技术在油田上的推广。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封堵高渗通道,提高低渗层注水波及效率的低成本、绿色环保的耐温耐盐泡沫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耐温耐盐微生物发酵液泡沫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泡沫体系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强、耐温耐盐以及无产出液后续处理和对环境无污染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温耐盐微生物发酵液泡沫体系,其特征在于,该发酵液泡沫体系由泡沫剂和起泡气组成,起泡气和泡沫剂的比例为气液体积比5-10:1。所述的泡沫剂由发泡剂、稳泡剂和地层水组成,其组份及配比如下:组份配比,质量百分比,%发泡剂5~10;稳泡剂0.05~0.2;其余为地层水。其中,所述的发泡剂为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的发酵液,所述的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为假单胞菌、地芽孢杆菌和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所述的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的发酵液中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含量≥30g/L。所述的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的发酵液的表面张力≤28mN/m,界面张力≤0.5mN/m。所述的稳泡剂为产生物聚合物菌的发酵液,所述的产生物聚合物菌为鞘鞍醇单胞菌、黄单胞杆菌和小核菌中的一种。所述的产生物聚合物菌的发酵液中的生物聚合物的含量≥40g/L。所述的地层水为油田采出液,地层水矿化度>20000mg/L。所述的起泡气为空气、氮气和CO2中的一种。一种耐温耐盐微生物发酵液泡沫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在反应器中首先加入地层水,然后在40~50℃温度条件下边搅拌边加入发泡剂,搅拌速度为200~400rpm,搅拌时间为1~2h,接着加入稳泡剂,在60~70℃温度条件下搅拌38~48h,搅拌速度为300~500rpm,搅拌均匀得到泡沫剂。(2)在常温条件下,以1~5L/min的速度向上述泡沫剂中均匀充入起泡气,然后在搅拌速度为3000~5000rpm条件下搅拌20~30min,得到发酵液泡沫体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耐温耐盐微生物发酵液泡沫体系,能够有效封堵高渗流油层,提高低渗透油层注入水的波及体积;又能选择性地封堵水层,提高注入水在油层内的波及体积,上述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泡沫驱油藏的原油采收率,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大于15%。本专利技术的发酵液泡沫体系具有耐温耐盐性能强,耐温达到120℃以上,耐盐达到100000mg/L以上。同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发酵液泡沫体系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泡沫稳定性强、无产出液后续处理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科学、经济、绿色环保的泡沫驱油体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并参照数据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发酵液泡沫体系A的制备(1)在反应器中首先加入地层水94.95kg,然后在40℃温度条件下边搅拌边加入假单胞菌发酵液5kg,搅拌速度为200rpm,搅拌时间为1h,接着加入鞘鞍醇单胞菌发酵液0.05kg,在60℃温度条件下搅拌38h,搅拌速度为400rpm,搅拌均匀得到泡沫剂。(2)在常温条件下,以1L/min的速度向上述泡沫剂中均匀充入起泡气空气500L,然后在搅拌速度为3000rpm条件下搅拌20min,得到发酵液泡沫体系A。所述的假单胞菌发酵液中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42.5g/L、表面张力为12.5mN/m、界面张力为0.2mN/m。所述的鞘鞍醇单胞菌发酵液中的生物聚合物的含量为56.3g/L。所述的地层水为胜利油田沾3块油井产出液,地层水矿化度为25682mg/L。经室内评价该发酵液泡沫体系A的最高耐温为128℃,最高耐盐达到125000mg/L。实施例2发酵液泡沫体系B的制备(1)在反应器中首先加入地层水93.9kg,然后在45℃温度条件下边搅拌边加入地芽孢杆菌发酵液6kg,搅拌速度为300rpm,搅拌时间为2h,接着加入黄单胞杆菌发酵液0.1kg,在65℃温度条件下搅拌42h,搅拌速度为300rpm,搅拌均匀得到泡沫剂。(2)在常温条件下,以3L/min的速度向上述泡沫剂中均匀充入起泡气氮气800L,然后在搅拌速度为4000rpm条件下搅拌25min,得到发酵液泡沫体系B。所述的地芽孢杆菌发酵液中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47.2g/L、表面张力为10.3mN/m、界面张力为0.3mN/m。所述的黄单胞杆菌发酵液中的生物聚合物的含量为60.2g/L。所述的地层水为胜利油田辛68块油井产出液,地层水矿化度为56825mg/L。经室内评价该发酵液泡沫体系B的最高耐温为125℃,最高耐盐达到152000mg/L。实施例3发酵液泡沫体系C的制备(1)在反应器中首先加入地层水89.8kg,然后在50℃温度条件下边搅拌边加入芽孢杆菌发酵液10kg,搅拌速度为400rpm,搅拌时间为2h,接着加入小核菌发酵液0.2kg,在70℃温度条件下搅拌48h,搅拌速度为500rpm,搅拌均匀得到泡沫剂。(2)在常温条件下,以5L/min的速度向上述泡沫剂中均匀充入起泡气CO21000L,然后在搅拌速度为5000rpm条件下搅拌30min,得到发酵液泡沫体系C。所述的芽孢杆菌发酵液中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53.6g/L、表面张力为15.2mN/m、界面张力为0.25mN/m。所述的鞘鞍醇单胞菌、黄单胞杆菌和小核菌发酵液中的生物聚合物的含量为51.7g/L。所述的地层水为胜利油田罗801块油井产出液,地层水矿化度为37560mg/L。经室内评价该发酵液泡沫体系C的最高耐温为122℃,最高耐盐达到136000mg/L。实施例4现场应用利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3制备出的发酵液泡沫体系A、B和C,分别在河口沾3块、辛68块和罗801块进行了现场泡沫驱油试验,其中,沾3块泡沫剂注入量分别为2.5×104m3,起泡气空气体积注入量为1.25×105m3;辛68块泡沫剂注入量分别为3.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温耐盐微生物发酵液泡沫体系,其特征在于,该发酵液泡沫体系由泡沫剂和起泡气组成,其中,泡沫剂由发泡剂、稳泡剂和地层水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温耐盐微生物发酵液泡沫体系,其特征在于,该发酵液泡沫体系由泡沫剂和起泡气组成,其中,泡沫剂由发泡剂、稳泡剂和地层水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温耐盐微生物发酵液泡沫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剂为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的发酵液,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为假单胞菌、地芽孢杆菌和芽孢杆菌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温耐盐微生物发酵液泡沫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的发酵液中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含量≥30g/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温耐盐微生物发酵液泡沫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的发酵液的表面张力≤28mN/m,界面张力≤0.5m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温耐盐微生物发酵液泡沫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泡剂为产生物聚合物菌的发酵液,产生物聚合物菌为鞘鞍醇单胞菌、黄单胞杆菌和小核菌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温耐盐微生物发酵液泡沫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生物聚合物菌的发酵液中的生物聚合物的含量≥40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嫣镔李彩风吴晓玲刘涛高光军郭辽原孙刚正宋永亭林军章谭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