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35025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及其制备方法,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包括以质量份计的下列组分:基础蜡质材料20份‑40份、增粘树脂5份‑10份、成膜剂1份‑3份、催干剂1份‑5份、复合防锈剂1份‑15份、聚异丁烯1份‑5份和200#溶剂油30‑50份。该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具有VOCs排放量低、成膜均匀致密、高温性能稳定和防护性能优良的优点。

A kind of automobile cavity protection wax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蜡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机动车空腔防护蜡用于防止机动车腐蚀,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机动车空腔防护蜡行业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在施工过程中会排放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既VOCs,是大气中一类广泛存在的气态污染物。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属于机动车用涂料的一种,为促进节能环保,自2015年2月1日起对涂料征收消费税,而施工状态下VOCs含量不高420g/L的涂料可免征,可见严格控制机动车空腔防护蜡中VOCs排放对控制新车研发成本有着巨大的作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09135305A公开了一种汽车内腔防护蜡,用于改善防护蜡易挂流、与车体附着效果差的问题,但其基础蜡质组分含量低,且溶剂用量大,VOCs排放量与溶剂的用量直接相关,尽管没有公开相应的VOCs排放量,但可以预见其VOCs排放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VOCs排放量低、成膜均匀致密、高温性能稳定和防护性能优良的一种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它包括以质量份计的下列组分:基础蜡质材料20份-40份、增粘树脂5份-10份、成膜剂1份-3份、催干剂1份-5份、复合防锈剂1份-15份、聚异丁烯1份-5份和200#溶剂油30-50份。聚异丁烯改善蜡质材料的结晶状态,提高基础蜡质材料的使用比例,使得防护蜡成膜致密、均匀,低温下不易开裂,防护效果增强。并且溶剂油的使用减少,使得VOCs排放量降低。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以质量份计的费托蜡5份-10份和聚乙烯蜡5份-10份。费托蜡和聚乙烯蜡本身具有熔点高的特点,用于改善基础蜡质成分的高温性能,使得机动车空腔防护蜡高温性能稳定。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础蜡质材料为石蜡、微晶蜡、米糠蜡和大豆蜡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增粘树脂为聚乙烯树脂、石油树脂和植物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石油树脂为C9石油树脂,既增加材料的粘附性能,提高蜡膜的附着力,另一方面其耐酸碱、耐化学药品性和耐水性良好,提高蜡膜的防护性能。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成膜剂为丙烯酸树脂、丁二烯树脂、聚氨酯、硝酸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催干剂为环烷酸盐催干剂、异辛酸钴催干剂、硫酸钴催干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复合防锈剂为石油磺酸钠、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钙、环烷酸铅、环烷酸锌、三油酸牛脂二胺、松香胺中的两种及两种以上复合而成。一种制备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基础蜡质材料、费托蜡、聚乙烯蜡和聚异丁烯投入到容器中,在N2保护下加热至150℃-180℃,并不断搅拌混合,反应2-4个小时制得A组分,冷却至室温备用;(b)将增粘树脂投入到20质量份-45质量份的200#溶剂油中,加热到110℃-140℃,溶解,搅拌均匀,制得B组分;(c)将A、B两组分混合,加热至120℃-160℃,再加入成膜剂、催干剂和复合防锈剂,并补加剩余的200#溶剂油,不断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机动车空腔防护蜡。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的防护蜡固含量高,成膜致密、均匀,低温延展性好,提升了防护性能和低温性能。进一步说,本专利技术的防护蜡高温性能稳定。再一步说,本专利技术的防护蜡采用C9石油树脂,提升防护性能。其具有VOCs排放量低、低温性能优良、高温性能好和防护性能优良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将30份石蜡和1份聚异丁烯投入到容器中,在N2保护下加热至160℃-170℃,并不断搅拌混合,反应2.5小时制得A组分,冷却至室温备用;将C9石油树脂10份投入到20份200#溶剂油中加热到130℃-140℃溶解,并不断搅拌混合,制得B组分;将A、B两组分混合,加热至150℃-160℃,再加入1份丁二烯树脂、1份聚氨酯、环烷酸盐5份、5份石油磺酸钠、5份环烷酸锌、5份三油酸牛脂二胺,并补加剩余的10份200#溶剂油,不断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实施例2将30份石蜡和3份聚异丁烯投入到容器中,在N2保护下加热至160℃-170℃,并不断搅拌混合,反应2.5小时制得A组分,冷却至室温备用;将C9石油树脂10份投入到20份200#溶剂油中加热到130℃-140℃溶解,并不断搅拌混合,制得B组分;将A、B两组分混合,加热至150℃-160℃,再加入1份丁二烯树脂、1份聚氨酯、环烷酸盐5份、5份石油磺酸钠、5份环烷酸锌、5份三油酸牛脂二胺,并补加剩余的10份200#溶剂油,不断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实施例3将30份石蜡和5份聚异丁烯投入到容器中,在N2保护下加热至160℃-170℃,并不断搅拌混合,反应2.5小时制得A组分,冷却至室温备用;将C9石油树脂10份投入到20份200#溶剂油中加热到130℃-140℃溶解,并不断搅拌混合,制得B组分;将A、B两组分混合,加热至150℃-160℃,再加入1份丁二烯树脂、1份聚氨酯、环烷酸盐5份、5份石油磺酸钠、5份环烷酸锌和5份三油酸牛脂二胺,并补加剩余的10份200#溶剂油,不断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实施例4将30份石蜡、5份聚异丁烯、聚乙烯蜡5份和费托蜡5份投入到容器中,在N2保护下加热至170℃-180℃,并不断搅拌混合,反应3小时制得A组分,冷却至室温备用;将C9石油树脂10份投入到20份200#溶剂油中加热到130℃-140℃溶解,并不断搅拌混合,制得B组分;将A、B两组分混合,加热至150℃-160℃,再加入1份丁二烯树脂、1份聚氨酯、环烷酸盐5份、5份石油磺酸钠、5份环烷酸锌和5份三油酸牛脂二胺,并补加剩余的10份200#溶剂油,不断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实施例5将30份石蜡、5份聚异丁烯、聚乙烯蜡8份和费托蜡8份投入到容器中,在N2保护下加热至170℃-180℃,并不断搅拌混合,反应3小时制得A组分,冷却至室温备用;将C9石油树脂10份投入到20份200#溶剂油中加热到130℃-140℃溶解,并不断搅拌混合,制得B组分;将A、B两组分混合,加热至150℃-160℃,再加入1份丁二烯树脂、1份聚氨酯、环烷酸盐5份、5份石油磺酸钠、5份环烷酸锌和5份三油酸牛脂二胺,并补加剩余的10份200#溶剂油,不断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实施例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质量份计的下列组分:基础蜡质材料20份-40份、增粘树脂5份-10份、成膜剂1份-3份、催干剂1份-5份、复合防锈剂1份-15份、聚异丁烯1份-5份和200#溶剂油30-5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质量份计的下列组分:基础蜡质材料20份-40份、增粘树脂5份-10份、成膜剂1份-3份、催干剂1份-5份、复合防锈剂1份-15份、聚异丁烯1份-5份和200#溶剂油30-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以质量份计的费托蜡5份-10份和聚乙烯蜡5份-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蜡质材料为石蜡、微晶蜡、米糠蜡和大豆蜡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粘树脂为聚乙烯树脂、石油树脂和植物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树脂为C9石油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空腔防护蜡,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剂为丙烯酸树脂、丁二烯树脂、聚氨酯、硝酸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玉凤于海阔郑晓平苏建曹祖斌龙文宇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