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3376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由按照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制备得到:预处理后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10~50份,水泥10~40份,砂料10~30份和骨料20~4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免烧砖,抗压强度指标达到混凝土实心砖(GBT 21144‑2007)》强度等级MU35.0标准,抗冻性达所有性能符合建筑用砖要求,放射性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10)的要求,免烧免蒸标准砖的浸出浓度和腐蚀性均不超标,符合《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标准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标准。

A kind of unburned brick made from waste water sludge of copper and lead zinc smelt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和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色金属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废水和废气,污染环境,但也能成为可利用资源。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的重金属(Cd、As、Cu、Cr、Se等),对环境构成极大的污染和潜在的威胁。铜火法冶炼排放的固体废物中,污酸处理系统的石灰中和渣中的主要成分为As、Pb、Cd、Zn、Cu等。因此,砷元素的安全处置是铜冶炼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铅锌冶炼过程中主要的污染源之一是废水,废水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Pb、Hg、Cd、Zn、Cu、As等重金属阳离子和F-、Cl-和SO42-等有害阴离子。因此,通过污酸系统后形成的废水处理污泥,也常常会含有Pb、Hg、Cd、Zn、Cu、As,主要成分为硫酸钙或者金属硫化物。免烧砖,又称非烧结砖,能够避免传统烧结砖严重浪费土地资源以及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燃料进行烧结,而在其制备过程中排放SO2污染环境的问题。目前,免烧砖在建筑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是针对废水处理污泥的特点及其危害性,从环境污染防治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考虑,进行固化/无害化处理,将其无害化后进行填埋处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越来越匮乏,污泥也能成为可利用资源。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以完全或部分解决铜铅锌冶炼行业废水处理污泥产生量大、污染严重、填埋成本高、占用大量土地的问题,所述的免烧砖,抗压强度指标达到混凝土实心砖(GBT21144-2007)》强度等级MU35.0标准,抗冻性达所有性能符合建筑用砖要求,放射性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10)的要求,免烧免蒸标准砖的浸出浓度和腐蚀性均不超标,符合《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标准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标准。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主要由按照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制备得到:预处理后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10~50份,水泥10~40份,砂料10~30份和骨料20~40份。优选的,所述的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主要由按照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制备得到:预处理后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13~20份,水泥15~23份,砂料15~23份和骨料27~38份。优选的,所述水泥包括选自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优选的,所述骨料的粒径为1~15mm,更优选的粒径为2~8mm;更优选的,所骨料包括石粉、碎石、钢渣和陶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优选的,所述砂料的平均粒径为0.074~2mm;更优选的,所述砂料包括建筑砂、河砂和尾矿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一种所述的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预处理后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中加入砂料进行一级搅拌,然后再加入水泥和骨料进行二级搅拌;优选的,所述一级搅拌和/或所述二级搅拌采用立式紊流搅拌机进行搅拌;(b)将步骤(a)所述二级搅拌后得到的混合料过筛,筛上物返回步骤(a)继续进行所述二级搅拌;优选的,所述过筛的筛网尺寸为5~10mm,优选的,所述过筛的装置选自滚筒筛或振动筛;(c)将步骤(b)得到的筛下物成型并进行养护,得到所述免烧砖;优选的,所述成型为挤出成型,所述挤出成型的装置选自半干式液压成型机或真空双轴挤压成型机;更优选的,所述半干式液压成型机的挤出压力为15~20MPa;更优选的,所述真空双轴挤压成型机的挤出压力为10~15MPa。在步骤(a)中,采用分散剂进行所述预处理操作,所述分散剂包括六偏磷酸盐、木制磺酸钠、特殊分散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在步骤(d)中,所述养护选自自然养护或蒸压养护;优选的,所述自然养护的温度为20~27℃,相对湿度90%~100%,养护时间≥28天。优选的,所述蒸压养护,具体包括:升温升压2~2.5小时,达到恒温恒压6~6.5小时,再降温降压1~1.5小时,降压完成后养护完成;所述恒压的压力为1~1.15MPa,所述恒温的温度为185~18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为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的处理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解决了铜铅锌冶炼企业废水处理污泥产生量大,污染严重,填埋成本高、占用大量土地,具有一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抗压强度指标达到混凝土实心砖(GBT21144-2007)》强度等级MU35.0标准,对应最大吸水率为9.1%,软化系数为0.95,干燥收缩率为0.033,相对含水率(中等湿度地区)为32%,碳化系数0.99,抗冻性(F35)强度损失率21%,质量损失率0.5%。抗冻性达所有性能符合建筑用砖要求。(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放射性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10)的要求。(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免烧免蒸标准砖的浸出浓度和腐蚀性均不超标,符合《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标准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标准。(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免烧砖的制备方法,方便、简单、易于批量化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按照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制备得到:/n预处理后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10~50份,水泥10~40份,砂料10~30份和骨料20~4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按照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制备得到:
预处理后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10~50份,水泥10~40份,砂料10~30份和骨料2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按照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制备得到:
预处理后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13~20份,水泥15~23份,砂料15~23份和骨料27~3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包括选自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的粒径为1~15mm,优选的粒径为2~8mm;
优选的,所骨料包括石粉、碎石、钢渣和陶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料的平均粒径为0.074~2mm;
优选的,所述砂料包括建筑砂、河砂和尾矿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利用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制备的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预处理后铜铅锌冶炼废水污泥中加入砂料进行一级搅拌,然后再加入水泥和骨料进行二级搅拌;
优选的,所述一级搅拌和/或所述二级搅拌采用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航李伟光赵庆朝张华申士富刘海营王琼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