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34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沉淀池,在好氧池中设置有多个输送管道,好氧池的管道与球阀连接处安装有用于连接两段管道的连接机构;其中,连接机构包括壳体、旋转部、套筒、驱动部以及回复部,旋转部铰接在安装在好氧区的壳体内,套筒活动连接在旋转部内部开设的空腔内,套筒能套设于两段管道端部以连通,在壳体外伸出有与旋转部连接的驱动部,壳体内还安装有与旋转部连接的回复部,以使得在回复部作用下能阻止套筒移动,并在操作驱动部转动旋转部后能将套筒从两段管道连接处移开。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污水运输过程中能够将两段管道连通,解决了好氧池中的管道容易堵塞的问题。

A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和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各种科学、行之有效的工艺方法。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污水处理AO(厌氧好氧)工艺或AA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是污水处理的一种处理方法。具有流程简单,勿需外加碳源与后曝气池,建设和运行费用较低的优点,因此该工艺也是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最广泛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之一。现有技术中,利用厌氧池和好氧池回流进行辅助除磷脱氮,这样虽然提高了除磷的效率,但是在厌氧区和好氧区的管道中经常会导致管道被有机物堵塞,一般为污水流出设备与管道连接处的球阀遭堵塞,管道一旦被堵塞后即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效率,严重时还会发生爆管现象,发生了堵塞后操作人员一般会停机对管道进行处理,而管道上的球阀拆卸起来非常麻烦,影响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中好氧区连接有球阀处的管道容易堵塞导致的生产效率低下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沉淀池,在好氧池中设置有多个输送管道,好氧池的管道与球阀连接处安装有用于连接两段管道的连接机构;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壳体、旋转部、套筒、驱动部以及回复部,所述旋转部铰接在安装在好氧区的壳体内,所述套筒活动连接在旋转部内部开设的空腔内,套筒能套设于两段管道端部以连通,在壳体外伸出有与旋转部连接的驱动部,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与旋转部连接的回复部,以使得在回复部作用下能阻止套筒移动,并在操作驱动部转动旋转部后能将套筒从两段管道连接处移开。进一步地,所述回复部包括第一弹簧和固定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至固定在壳体内部的固定座上,第一弹簧另一端伸入旋转部上开设的弹簧腔中,以使得在第一弹簧推动下能将套筒套在两段管道外,在壳体上还安装有限位件,以使得旋转部转动后能抵在限位件上,且此时套筒中部位于两段管道接触端。进一步地,旋转部的空腔内开设有供套筒滑动的圆弧形滑道。进一步地,在旋转部外侧倾斜开设有驱动槽,驱动部包括一端部能在驱动槽中滑动的把手,所述把手伸出壳体上开设的与驱动槽对应的条形孔外,所述条形孔垂直于管道方向开设,以使得移动把手时能推动旋转部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安装部、移动套、齿轮以及转动组件,所述移动套滑动连接于安装部上,且移动套套设于两段管道端部以连通,所述齿轮安装在安装部上,且齿轮与移动套侧面的齿啮合,所述转动组件位于齿轮侧面并铰接在安装部上,以使得操作转动组件时能驱动齿轮转动以带动移动套沿着管道移动。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套、转动销、第二弹簧以及转动头,所述转动销穿过转动套,且转动销一端为位于转动套外部的操作端,另一端与能在转动套中移动的转动头连接,转动销伸入位于转动套中的第二弹簧,所述转动头一部分伸出转动套外并能卡入齿轮上的两齿中,转动套上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一端与安装部铰接,另一端与安装部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头在第二弹簧推动下伸出转动套,且当拉动转动销操作端时能将转动头拉入转动套中,以当转动套围绕铰接点转动时转动头能驱动齿轮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套横截面为矩形,且移动套侧面安装有推动件。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针对现有技术中,好氧池中的管道容易堵塞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包括的与球阀连接处安装有用于连接两段管道的连接机构,在污水运输过程中能够将两段管道连通;在操作人员发现了管道球阀处堵塞时,操作连接机构包括的驱动部可以驱动旋转部,以带动套筒从两段管道连接处移开,方便了疏通堵塞的球阀,为了使得旋转部能够防止自由转动,即使得套筒稳定在两个管道的连接处,本专利技术设计有回复部,在回复部推动旋转部使得套筒稳定设置;为了更加方便清理疏通堵塞的球阀,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连接机构的实施例,即连接机构包括移动套、齿轮以及转动组件,在转动组件固定的情况下,齿轮可以限制移动套移动,而通过转动转动组件以驱动齿轮转动,可以带动移动套沿着管道连接处移动,从而将堵塞的管道移开以对堵塞处进行清理。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污水处理设备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好氧区管道及连接机构示意图;图3为连接机构处示意图;图4为连接机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连接机构剖视图;图6为转动组件剖视图。图中附图标记依次为:调节池1、厌氧池2、沉淀池3、好氧池4、管道5、球阀51、连接机构52、壳体521、限位件5211、旋转部522、驱动槽5221、滑道5221、套筒523、把手524、回复部525、第一弹簧5251、固定座5252、安装部6、移动套61、条形齿611、齿轮62、转动组件63、转动套631、转动销632、第二弹簧633、转动头634、连接片63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调节池、厌氧池2、好氧池4以及沉淀池3,此为现有技术,故连接的方式不再赘述,在好氧池4中设置有多个输送管道5,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球阀51处的管道5直径较小,因此经常堵塞,本专利技术在好氧池4的管道5与球阀51连接处安装有用于连接两段管道5的连接机构52,将连接机构52从管道5连接处取下,即可疏通管道5。连接机构52包括壳体521、旋转部522、套筒523、驱动部以及回复部525,壳体521可以使用支撑腿或者安装架安装在好氧区中的管道5上方,壳体521两端镂空便于管道5伸入,壳体521内部为空心结构,旋转部522的侧面使用转轴铰接在安装在好氧区的壳体521内,铰接点靠近旋转部522的端部,为了在旋转部522转动时套筒523能够沿着管道5进行移动,套筒523转动设置,具体方式为套筒523两侧固定有转轴,在旋转部522开设的空腔内壁上还可以设置供套筒523滑动的圆弧形滑道5221,套筒523活动连接在旋转部522内部开设的空腔内,套筒523能套设于两段管道5端部以连通,套筒523内壁可以设置防滑层,如橡胶等物体。在壳体521外伸出有与旋转部522连接的驱动部,所述壳体521内还安装有与旋转部522连接的回复部525,以使得在回复部525作用下能阻止旋转部522转动,从而防止套筒523移动,并在操作驱动部转动旋转部522后能将套筒523从两段管道5连接处移开。如图4所示,回复部525包括第一弹簧5251和固定座5252,所述第一弹簧5251一端连接至固定在壳体521内部的固定座5252上,固定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沉淀池,在好氧池中设置有多个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好氧池的管道与球阀连接处安装有用于连接两段管道的连接机构;/n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壳体、旋转部、套筒、驱动部以及回复部,所述旋转部铰接在安装在好氧区的壳体内,所述套筒活动连接在旋转部内部开设的空腔内,套筒能套设于两段管道端部以连通两段管道,在壳体外伸出有与旋转部连接的驱动部,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与旋转部连接的回复部,以使得在回复部作用下能阻止套筒移动,并在操作驱动部转动旋转部后能将套筒从两段管道连接处移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沉淀池,在好氧池中设置有多个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好氧池的管道与球阀连接处安装有用于连接两段管道的连接机构;
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壳体、旋转部、套筒、驱动部以及回复部,所述旋转部铰接在安装在好氧区的壳体内,所述套筒活动连接在旋转部内部开设的空腔内,套筒能套设于两段管道端部以连通两段管道,在壳体外伸出有与旋转部连接的驱动部,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与旋转部连接的回复部,以使得在回复部作用下能阻止套筒移动,并在操作驱动部转动旋转部后能将套筒从两段管道连接处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部包括第一弹簧和固定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至固定在壳体内部的固定座上,第一弹簧另一端伸入旋转部上开设的弹簧腔中,以使得在第一弹簧推动下能将套筒套在两段管道外,在壳体上还安装有限位件,以使得旋转部转动后能抵在限位件上,且此时套筒中部位于两段管道接触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旋转部的空腔内开设有供套筒滑动的圆弧形滑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旋转部外侧倾斜开设有驱动槽,驱动部包括一端部能在驱动槽中滑动的把手,所述把手伸出壳体上开设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亚玲谢朝丽李海瑞涂家辉侯柯源曹灿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尚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