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疏浚物的开采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2869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疏浚物的开采分离方法,属于环保工程和建筑材料采集技术领域,以河道疏浚物为原料,包括如下步骤:S01用沙泵将原料从河道中抽出,通过管道输送至浮体;S02过振动筛将自然沙与石子进行分离,将自然沙输送到沙池;S03石子过筛后分为粒径大于4cm的大粒石与粒径小于等于4cm的小粒石;S04将大粒石和小粒石分别破碎后输送到制砂机制备得到沙子,再将沙子输送至沙池;S05将沙池中的沙子用沙泵输送到沙场。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河道疏浚物中开采分离得到了天然砂与机制砂,本发明专利技术天然砂手感细腻、承载力大,是优良的建筑用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制备不同粒径的机制砂,机制砂与天然砂均可应用于公路、铁路、水电、冶金等行业中。

A method of mining and separating dredged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疏浚物的开采分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疏浚物,尤其是一种河道疏浚物的开采分离,属于环保工程和建筑材料采集

技术介绍
我国城市河道众多,每年都开展大规模疏浚、清淤工程,产生大量疏浚物,疏浚物中主要有沙石和泥土,还有一些塑料、木屑等物质。目前,国内河道清淤疏浚的方法主要采用人工冲淤:对河道两头进行筑坝围堰,把坝内河水排干,随后利用高压水泵对淤泥层进行冲刷,冲刷后淤泥首先集中放于河道一段中,最后通过泥浆车外运处理。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许多不足:1)施工量大,成本高;2)机械化程度低,效率低;3)泥浆的处置方法主要是抛海和填埋,抛海会产生二次污染,填埋形成的土地松软,难以开发利用,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此外,疏浚物中大多不同程度含有重金属污染物,填埋也必然造成二次污染。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环保要求越来越强的情况下,河道疏浚物资源化利用是一个必然趋势。天然砂(自然沙)是由自然条件作用(主要是岩石风化)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天然砂经过水冲,砂粒自然形成,砂粒不规则,里面会含有很多细碎的砂子,所以手感比较细腻。天然砂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疏浚物的开采分离方法,以河道疏浚物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01用沙泵将原料从河道中抽出,并通过管道输送至浮体;/nS02过振动筛将自然沙与石子进行分离,将自然沙输送到沙池;/nS03石子过筛后分为粒径大于4cm的大粒石与粒径小于等于4cm的小粒石;/nS04将大粒石和小粒石分别破碎后输送到制砂机制备得到沙子,再将沙子输送至沙池;/nS05将沙池中的沙子用沙泵输送到沙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疏浚物的开采分离方法,以河道疏浚物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01用沙泵将原料从河道中抽出,并通过管道输送至浮体;
S02过振动筛将自然沙与石子进行分离,将自然沙输送到沙池;
S03石子过筛后分为粒径大于4cm的大粒石与粒径小于等于4cm的小粒石;
S04将大粒石和小粒石分别破碎后输送到制砂机制备得到沙子,再将沙子输送至沙池;
S05将沙池中的沙子用沙泵输送到沙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疏浚物的开采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1中所述浮体包括连接板(2)和固定于连接板(2)两侧的螺旋管(5),螺旋管(5)纵向与连接板(2)所在平面平行;连接板(2)两侧的螺旋管(5)的上方分别固定连接一上铺板(3)、下方分别固定连接一下底板(4),两个上铺板(3)形成平行于河面的平台;两个上铺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间隔排列的3个顶板(1),顶板(1)位于连接板(2)的上方,顶板(1)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运生曾宏司永刚李琼根罗宏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绿峰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珠海中鼎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昌江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