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2708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3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包括处理电路、空气波压力组件、反馈电路,所述反馈电路分别与所述处理电路、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的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的工作状态发送至所述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与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的运行。该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通过反馈电路将空气波压力组件的工作状态反馈至处理电路,完成输出压力值的反馈循环,保持设置的压力值稳定,实现性能稳定,减小误差的技术效果。

An air wave pressur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是一种医用治疗一起,可以治疗淋巴水肿、肌肉萎缩、手脚麻木或者血栓等疾病,通过对人体外周血液施加周期性变化的压力,从而实现康复治疗。现有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一般是通过单片机根据设定的压力值,从而控制三极管的导通时间,使气泵工作,通过气管给气囊充气,达到正常工作状态。目前,现有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电路方案,其压力输出不稳定,误差大,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该装置可保持设置的压力值稳定,实现性能稳定,减小误差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包括处理电路、空气波压力组件、反馈电路,所述反馈电路分别与所述处理电路、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的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的工作状态发送至所述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与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的运行。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该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通过反馈电路将空气波压力组件的工作状态反馈至处理电路,从而完成输出压力值的反馈循环,保持设置的压力值稳定,实现性能稳定,减小误差的技术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包括气泵开关、气泵、气囊,所述处理电路通过所述气泵开关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反馈电路分别与所述处理电路、所述气囊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气囊的压力,并将所述气囊的压力反馈至所述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根据所述气囊的气压值,通过所述气泵开关控制所述气泵的运行,使所述气囊充气或放气。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气泵开关用于控制气泵的工作运行,以实现气囊充气或放气;当处理电路根据气囊的气压值,判断压力值低于设定值时,则通过气泵开关开启气泵的工作时,气泵开始给气囊充气;当处理电路根据气囊的气压值,判断压力值高于设定值时,则通过气泵开关关闭气泵的工作,气泵停止给气囊充气,此时气囊开始放气。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电路包括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气泵开关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对所述气囊充气或放气;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反馈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气囊的压力反馈。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处理芯片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与气泵开关、反馈电路连接,接收反馈电路的压力反馈,并根据压力反馈控制气泵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的反馈循环,实现保持设置的压力值稳定。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电路还包括逻辑门芯片,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逻辑门芯片与所述气泵开关连接,其中所述逻辑门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逻辑门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气泵开关连接。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逻辑门芯片分别连接处理电路和气泵开关连接,可用于处理电路控制气泵开关,从而控制气泵的运行。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电路还包括停止开关,所述逻辑门芯片为与非门芯片,其中所述与非门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停止开关连接,所述与非门芯片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与非门芯片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气泵开关连接。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与非门芯片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停止开关和处理芯片的输出端,与非门芯片的输出端与气泵开关连接,通过与非门芯片,实现停止开关和处理芯片共同控制气泵开关,从而提高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的安全性。进一步地,所述气泵开关包括可控硅、光电耦合器,所述可控硅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所述可控硅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泵,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可控硅的控制端,用于控制所述可控硅的开通或关断,以控制所述气泵的工作状态。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可控硅作为大功率驱动器件,用于控制气泵的运行;光电耦合器分别连接可控硅和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从而实现处理电路和气泵的隔离,提高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气泵开关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可控硅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连接所述可控硅的输出端。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串联,并连接在可控硅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用于平抑或减少交流电源中的交流杂波干扰,从而起到保护电路,防止浪涌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导通电路,所述导通电路包括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电源,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电源,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所述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气泵开关的输入端。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导通电路通过三极管的导通功能,在处理电路和气泵开关之间传递电信号。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气管分支、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第三气管,所述气管分支通过所述第一气管连接所述气泵,通过所述第二气管连接所述反馈电路,通过所述第三气管连接所述气囊。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气管分支、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第三气管之间互相连通,因此气管分支、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第三气管之间的压力值彼此相等。进一步地,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用于检测所述气囊的气压值,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用于使所述处理电路根据所述气囊的气压值控制所述气泵的工作状态。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传感器通过第二气管,可检测气囊的气压值,从而实现完成输出压力值的反馈循环,保持设置的压力值稳定,实现性能稳定,减小误差的技术效果。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波压力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逻辑门芯片和停止开关的电路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非门芯片的运算真值表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馈电路的电路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通电路的电路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电路、空气波压力组件、反馈电路,/n所述反馈电路分别与所述处理电路、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的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的工作状态发送至所述处理电路;/n所述处理电路与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的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电路、空气波压力组件、反馈电路,
所述反馈电路分别与所述处理电路、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的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的工作状态发送至所述处理电路;
所述处理电路与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波压力组件包括气泵开关、气泵、气囊,
所述处理电路通过所述气泵开关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囊连接;
所述反馈电路分别与所述处理电路、所述气囊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气囊的压力,并将所述气囊的压力反馈至所述处理电路;
所述处理电路根据所述气囊的气压值,通过所述气泵开关控制所述气泵的运行,使所述气囊充气或放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包括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气泵开关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对所述气囊充气或放气;
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反馈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气囊的压力反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还包括逻辑门芯片,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所述逻辑门芯片与所述气泵开关连接,其中所述逻辑门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逻辑门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气泵开关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还包括停止开关,所述逻辑门芯片为与非门芯片,其中所述与非门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停止开关连接,所述与非门芯片的第二输入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普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