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缝合器缝合针防卡壳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682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腹腔镜缝合器缝合针防卡壳机构,腹腔镜缝合器包括手柄壳体和缝合杆,缝合杆前端具有头部,头部内固定有中间板,中间板端部上表面开有针槽,中间板上表面上活动连接有活动盖板,活动盖板与缝合杆前端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手柄壳体内具有内腔,内腔内转动连接有卸针按钮,卸针按钮一端与手柄壳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则外露在手柄壳体外;缝合杆内设有连接线,手柄壳体内腔内分别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腹腔镜缝合器缝合针防卡壳机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连接线和卸针按钮的配合,可在缝合针卡壳时,带动活动盖板后退,露出针槽,便于缝合针从针槽内脱出,解除缝合针的卡死,便于缝合器的取出操作。

Anti jamming mechanism of laparoscopic suture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腔镜缝合器缝合针防卡壳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腹腔镜缝合器
,尤其涉及一种腹腔镜缝合器缝合针防卡壳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腹腔镜手术中,通常采用腹腔镜缝合器进行缝合。通常,在腹腔镜头部具有供缝合针安装的针槽,针槽表面则活动连接有活动盖板。活动盖板通常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在腹腔镜头部的,在需要安装缝合针时,推动活动盖板并压缩弹簧,活动盖板被向侧方推动,露出位于其下方的针槽,缝合针安装完毕后,松开活动盖板,在弹簧弹力作用下,活动盖板被推动复位,覆盖在针槽上方。而后正常进入体内进行缝合操作。在缝合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存在缝合针卡壳的情况。当深入腹腔内工作时,缝合针卡死,则会造成很大的不便和困扰。需要另行从其他切口或者需要加大开口对卡壳的头部进行操作,解除卡壳。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一种效果良好的防卡壳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卡壳解除过程简单稳定的腹腔镜缝合器缝合针防卡壳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镜缝合器缝合针防卡壳机构,设置在腹腔镜缝合器内,所述的腹腔镜缝合器包括手柄(12)壳体和固定在手柄(12)上的缝合杆(7),缝合杆(7)前端具有头部(1),所述头部(1)内固定有中间板(2),所述中间板(2)端部上表面开有供缝合针(3)放入的针槽(4),所述的中间板(2)对应针槽(4)的上表面上还活动连接有活动盖板(5),所述的活动盖板(5)与缝合杆(7)前端之间通过弹簧(6)弹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12)壳体内具有内腔,所述的内腔内转动连接有卸针按钮(10),所述的手柄(12)壳体上对应卸针按钮(10)位置具有与外界贯通的槽口(14),所述卸针按钮(10)一端伸入内腔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缝合器缝合针防卡壳机构,设置在腹腔镜缝合器内,所述的腹腔镜缝合器包括手柄(12)壳体和固定在手柄(12)上的缝合杆(7),缝合杆(7)前端具有头部(1),所述头部(1)内固定有中间板(2),所述中间板(2)端部上表面开有供缝合针(3)放入的针槽(4),所述的中间板(2)对应针槽(4)的上表面上还活动连接有活动盖板(5),所述的活动盖板(5)与缝合杆(7)前端之间通过弹簧(6)弹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12)壳体内具有内腔,所述的内腔内转动连接有卸针按钮(10),所述的手柄(12)壳体上对应卸针按钮(10)位置具有与外界贯通的槽口(14),所述卸针按钮(10)一端伸入内腔与手柄(12)壳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则伸出槽口(14)外露在手柄(12)壳体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行周长林蒋丽华谢茹华刘建平洪卫兰
申请(专利权)人:邦尼医疗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