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处方图的自动化小区播种机及播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处方图的自动化小区播种机及播种方法,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小区育种是培养、推广优良农作物品种,发展良种、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基本手段。良种对于发达国家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而我国良种对于农业增产的贡献率仅为30%左右,小区播种起到了关键作用。小区播种要求在规定的长度和宽度的小区面积内,将定量的种子均匀、准确地播种到各行,小区内播种均匀一致,小区间隔道没有种子,不同小区不能存在混种现象。目前,我国小区播种主要有人工播种与机械播种两种方式。传统的人工播种作业方式,需要划区、开沟、摆种、覆土等作业,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准确率低,严重影响了育种试验的精确性、科学性。传统机械播种作业方式,先进行划线或者定点,小区播种开始作业时,需要两个人协同作业,一个人驾驶,另外一个人进行播种作业,人眼要时刻注意着起始点,在即将到达起始点时人工启动投种装置,播种时排种装置与行走速度的匹配是通过地轮控制,结束时人眼看到结束线停止,如此循环往复完成不同小区播种作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处方图的自动化小区播种机,包括机架(7)、存种装置(4)、排种装置(3)和分种装置(5),所述机架(7)包括前横梁(701)、左纵梁(704)和右纵梁(703);所述排种装置(3)包括底板(302)、运种格盘(303)、步进电机(307)和箱体(310);所述存种装置(4)包括存种机构,存种机构包括存种筒(409)、杠杆(413)、电磁阀(414)和固定架(305),其特征在于:/n所述存种装置(4)进一步包括敲击机构,所述敲击机构包括敲击驱动电机(402)、凸轮(403)、移动框架(404)、左敲击杆(407)、右敲击杆(416)、连杆(406)、第一套管(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处方图的自动化小区播种机,包括机架(7)、存种装置(4)、排种装置(3)和分种装置(5),所述机架(7)包括前横梁(701)、左纵梁(704)和右纵梁(703);所述排种装置(3)包括底板(302)、运种格盘(303)、步进电机(307)和箱体(310);所述存种装置(4)包括存种机构,存种机构包括存种筒(409)、杠杆(413)、电磁阀(414)和固定架(305),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种装置(4)进一步包括敲击机构,所述敲击机构包括敲击驱动电机(402)、凸轮(403)、移动框架(404)、左敲击杆(407)、右敲击杆(416)、连杆(406)、第一套管(417)、第二套管(418)、第一连接板(408)和第二连接板(405);
所述敲击驱动电机(402)通过敲击驱动电机安装板(401)安装在排种装置(3)的底板(302)上,所述凸轮(403)固接在敲击驱动电机(402)的动力输出轴上;凸轮(403)的工作面与正方形的移动框架(404)的内框贴合接触;所述移动框架(404)的外框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水平的移动杆;所述左敲击杆(407)和右敲击杆(416)平行于移动框架(404)的移动杆、对称地设置在存种筒(409)的左右两侧,并分别通过一连杆(406)与移动框架(404)的移动杆固接;
两组第一套管(417)对称地布置在存种筒(409)的左右两侧,并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408)与固定架(305)固接;两组第二套管(418)对称地布置在移动框架(404)的左右两侧,并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板(405)与固定架(305)固接;
所述左敲击杆(407)和右敲击杆(416)分别从一组第一套管(417)中穿过,并能够在第一套管(417)内自由滑动;所述移动框架(404)的左右两端的移动杆分别从一组第二套管(418)中穿过,并能够在第二套管(418)内自由滑动;
敲击驱动电机(402)驱动凸轮(403)旋转,使移动框架(404)产生左右往复运动,带动左敲击杆(407)和右敲击杆(416)进行左右往复运动,进而对存种筒(409)进行敲击震动,实现存种筒内种子平整;
所述小区播种机进一步包括自动调平装置(2)、开沟播种装置(8)和自动控制系统(6);
所述自动调平装置(2)包括前后倾角传感器(210)、左右倾角传感器(209)、前后调平推杆(214)、左右调平推杆(211)、左侧板(201)、右侧板(213)和支撑板(204);
所述左侧板(201)和右侧板(213)分别竖直地固接在左纵梁(704)和右纵梁(703)上;水平设置的支撑板(204)的左右两端通过沿支撑板(204)长度方向延伸的前后转动轴(202)和前后转动轴承(203)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左侧板(201)和右侧板(213)上;所述前后调平推杆(214)的一端与固接在左纵梁(704)或右纵梁(703)上的前后调平安装板(215)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板(204)的前端或后端铰接;
所述支撑板(204)的中部设有左右调平安装底座(205),左右调平安装底座(205)通过左右转动轴(207)和左右转动轴承(206)与设置在排种装置(3)的箱体(310)的下端面的箱体底座(309)相互铰接,左右转动轴(207)平行于排种装置(3)的底板(302)且垂直于支撑板(204);所述左右调平推杆(211)的一端与固接在支撑板(204)的左端或右端的左右调平推杆安装板(212)铰接,另一端与固接在箱体(310)上的拉动板(208)铰接;
所述前后倾角传感器(210)和左右倾角传感器(209)安装在排种装置(3)的底板(302)的延长板(301)上,所述延长板(301)与排种装置(3)的底板(302)位于同一平面,前后倾角传感器(210)和左右倾角传感器(209)位于播种机前进方向的中心线上;
所述开沟播种装置(8)包括安装架、提升机构和多个开沟播种单体;所述安装架为一矩形框架,包括上挂梁(817)和下挂梁(816);所述上挂梁(817)固接在机架(7)的前横梁(701)上;
所述开沟播种单体包括连接杆(815)、固定板(812)、双圆盘开沟器(813)、镇压轮(811)和落种管(814);所述连接杆(815)的前端与下挂梁(816)垂直铰接,后端与固定板(812)固接,所述双圆盘开沟器(813)、落种管(814)和镇压轮(811)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固定板(812)上,其中,落种管(814)与分种装置(5)的分种管连接;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臂(802)、滑动杆(807)、压缩弹簧(806)、左提升缸(803)、右提升缸(809)、左转动轴(805)、右转动轴(808)、左转动板(804)和右转动板(810);
平行于下挂梁(816)的左转动轴(805)和右转动轴(808),左右对称地通过轴承安装在上挂梁(817)上,多个与开沟播种单体一一对应的提升臂(802)的下端固接在左转动轴(805)和右转动轴(808)上,提升臂(802)的上端设有一水平且可转动的提升杆(818);所述滑动杆(807)从提升臂(802)的提升杆(818)中穿过,并能够在提升臂(802)的提升杆(818)中自由滑动;滑动杆(807)的下端与连接杆(815)的中部铰接;滑动杆(807)的上端和中部分别设有限位板;所述压缩弹簧(806)套设在滑动杆(807)上,且位于提升臂(802)的提升杆(818)与滑动杆(807)中部的限位板之间;
所述左提升缸(803)和右提升缸(809)的油缸端分别与两个提升缸底座(801)铰接,两个提升缸底座(801)分别固接在前横梁(701)上端面的左部和右部;左提升缸(803)和右提升缸(809)的伸缩杆端分别与左转动板(804)和右转动板(810)铰接,左转动板(804)和右转动板(810)分别固接在左转动轴(805)和右转动轴(808)上;
所述自动控制系统(6)包括机载控制终端(605)、卫星天线(601)、用于接收北斗卫星信号的卫星接收机(6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文,程修沛,王庆杰,卢彩云,何进,王超,刘俊孝,王英博,魏忠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